峡谷旅行英文
前些日子写一篇稿,需要写到雪山飞行,所以我问元教要了他去年飞哈巴雪山的一些资料。2017年10月18日,元教登上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从山顶起飞,飞行时长43分钟,飞行直线距离20.1公
前些日子写一篇稿,需要写到雪山飞行,所以我问元教要了他去年飞哈巴雪山的一些资料。
2017年10月18日,元教登上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从山顶起飞,飞行时长43分钟,飞行直线距离20.1公里。
在整理哈巴雪山飞行资料时,勾起了我很多回忆,很是感慨。
因为飞行的故事发生在2017年,所以以下关于回忆部分,时间基准为2017年。
下面这张照片是2007年我在虎跳峡仰望天空时所拍的。
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隔金沙江相望,形成了海拔高差3000多米的峡谷,是为虎跳峡。
十年前的我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徒步经历,献给了虎跳峡。
如今看似很平常的行动,在当时却是克服了重重的阻碍。
当终于站在这峡谷深处,听着江水奔流咆哮,我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旅行对心灵带来的治愈。
甚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旅行。
从做出决定开始的那一刻起,每一步对我来讲都是跨越。
我与才相识不久的天南地北的几个人一起从丽江包车来到了虎跳峡。
丽江的司机把我们带进了上虎跳的景区里面,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与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景致完全不一样,在景区里里外外问了好多人,每个人都坚持说这就是虎跳峡,我说我要找徒步的那段路线,他们都说现在已经没有徒步路线了,与我同行的几个冲着徒步而来的小伙伴都劝我放弃寻找吧。
我执拗的掏出手机上网找给他们看,完全不一样,绝对不是这个地方。那个时候智能手机还不像现在这样普遍。
小伙伴们被我手机里的照片吸引了,于是与我达成共识,一定要坚持我们原本的徒步计划。
我去找一个角落里的摊贩买了东西,然后悄悄的向她询问,她也轻声告诉我,徒步路线在对岸。
我们要求司机带我们过桥,司机无奈,我觉得他其实人很不错,他帮我们把上虎跳景区的门票退了,告诉我们等会过桥会有人查车,记得要说是他家亲戚,不要说是来旅游,不然他会被罚(这是他的说辞,不知是否真实),他说这是地方保护,从丽江过来的游客基本上是会被想方设法截留在丽江这边的上虎跳景区。
过了桥,就是香格里拉。
一过桥,我就庆幸我的坚持,同车的伙伴们都表达对我的感谢,感谢我的坚持。
因为一桥之隔,景象截然不同。
在丽江这边看到的其实还是一番秀丽景色,过了桥,我们除了连声惊叹就没有别的词了。
在丽江的景区入口这段是看不到雪山的,既看不见身后的玉龙雪山也看不见从中虎跳开始绵延向上的哈巴雪山。所以景色平淡无奇。
(跟实际情况可能有偏差,时间遥远,此刻结合卫星地图分析的,当时连拍张照片的心情都没有,想来是不见雪山的)
这是过了桥之后见到的玉龙雪山,当时很兴奋,虽然在那之前的几天,我已经去过了玉龙雪山,但这一次是凭着自己的坚持,在香格里拉境内隔江所看到的玉龙雪山,意义自有不同。
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对岸相望,玉龙雪山我已经亲密接触过,哈巴雪山又会是怎样的呢?
并没有顾上去想太多,因为这一次的目标是虎跳峡徒步,是下到谷底,近距离看金沙江。
江边巨石上的人群如此不显眼。
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硬生生的给江水开了一道石门。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啊,达到了此行顶点,把一切的烦心事全抛之脑后了。
在出发来云南之前,我真的是连跳楼的心都有了,强烈的窒息感。偌大一个上海,所有的人行色匆匆,周末与朋友聚餐饭桌上聊的话题我完全没有兴趣,唯一给自己寻到的逃离方式就是偶尔穿着轮滑鞋围着一处足球场旁边的速滑道一圈又一圈的滑行。
我总是看着天空,想象远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可是太多的东西束缚着我,工作的忙碌,情感的羁绊等等。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这里,一路的崖壁上,多是英文的指示标记。
一群老外坐在石头上,原来这就是他们的远方。
也是此时此刻,我的远方。
毕业快十年了,自18岁开始的初恋一直在一起。他是我最大的阻碍,他给我写过一封长长的信,信的标题就是《我们18岁在一起……》,他是为了阻止我的一次出行计划,他说他知道一旦我出了这趟门,我就会因而上瘾,从此之后,他只能去我去过的地方寻找我的影子……
那封长长的信阻止了我的步伐,没有人捆住我的手脚,毕业之后我就全心投入工作,几乎没有过假期,我不差钱。可是那封信太沉重了,似乎我一旦出了这趟门,他的一生就会从此毁掉,而我就是那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这封信成为了一个无形的枷锁,锁得我快要死掉。
最终,我来到了这里,听着江水的声音,虽然内心依旧悲伤,但却看到了某种希望之光。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
——恐惧让你沦为阶下囚,而希望才能让你重获自由。
今早听英文节目,听到的这句分享,来自《肖申克的救赎》。
我很喜欢!
所以,我要去挑战天梯!
但这段凿在山壁里的路,我是真不敢,看一眼我的腿都哆嗦,其实我是有恐高症的,我当年第一次在广州白云山坐缆车,差点没吓哭,而这一次坐缆车上玉龙雪山,下山后,大家都讨论在缆车上看到的山上开的杜鹃花,可是我一朵也没看见,因为我不敢朝下面看,我一直目不斜视抬头盯着山壁,要么就干脆闭上眼睛。
向导说他曾带一个徒步者从这里走,徒步者脚一滑差点摔下去,是他拉住了他,徒步者的相机包就这样落入了滚滚江水中,他说徒步者向他磕头谢救命之恩。
徒步回来后,晚上躺在床上,迷糊中都会梦到自己脚步一滑,听见石头落下去半天还没有声音,惊醒……
同行的小伙伴有一对是情侣,女孩子下虎跳峡时一路都是在向导与男友的保护下胆颤心惊的走,这个天梯是死活都不肯爬。
这在当时,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大胆最冒险的事,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抓着只是用铁丝简单绑着的梯子,身后没有任何依靠,只能靠着双手紧紧的握住梯子,假如铁丝松了,我也就随梯子一起落入金沙江,粉身碎骨,幸运的话会有部分鲜血流入大海。
还好,我安全的通过天梯的试炼。
腿都软了,平时在上海,逛个超市回来夜里都会因为小腿酸胀无法入睡,这一次的徒步,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对我来讲都很不容易。
所以最后一段路,我终于没有经受住马夫们的诱惑,爬上了马背。
这是那时的道路情况,不知道如今是怎样。山上一直有碎石滚落,推土机来回不停的把石头推到江里去,保持道路通畅。
回望我没有走完的这段路,左边是哈巴雪山,右边是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究竟是什么样子?下虎跳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峡谷底下遇到一老外小伙子,他背包徒步,他说他要去下虎跳,然后要去哈巴雪山,要去山上露营。
对于第一次出门旅行、第一次徒步的我来讲,这一切听听就好。
但哈巴雪山成为了某种象征。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没想到十年之后,我的朋友圈里传来了元教登上哈巴雪山,并且从哈巴雪山飞下来的消息。
刚刚从朋友圈翻到了元教在飞哈巴雪山结束一个多月后,分享的动态。
那时我应该正在乘坐机场大巴去昌北机场,准备赶第二天一早的航班,开始我的尼泊尔天空之旅。
雪山之巅,白云之上的飞行会是怎样的呢?
想知道,那就等着下一篇吧!
至于元教是谁,先看这一篇了解一下吧。
金犀牛奖飞越四姑娘山的滑翔伞国家队教练元林朝以及黄山宏村基地
回到现在,元教在哪里呢?
他在浙江金华武义大斗山国家航空基地。
因为2018滑翔伞国家队首次集训正在进行时,元教是国家队教练,4月国家队就将奔赴泰国沙拉武里参加第1届亚洲大洋洲滑翔伞定点锦标赛,8月参加亚运会。
希望他们取得好成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