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吃辅食的宝宝旅行
出游期间想给孩子带点辅食,选择什么样的呢?
宝宝辅食添加的原则辅食添加应遵循以下原则:适龄添加:添加的辅食必须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6个月可加烂粥、蛋黄、果泥,或薄面片汤内加
出游期间想给孩子带点辅食,选择什么样的呢?
宝宝辅食添加的原则辅食添加应遵循以下原则:适龄添加:添加的辅食必须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6个月可加烂粥、蛋黄、果泥,或薄面片汤内加碎菜、食油少许。
7~12个月可加软面条、鸡蛋羹、豆腐、馄饨、各种碎菜、鱼肉、瘦肉末等。
从谷类开始,向蔬菜水果、鱼肉禽蛋、豆类制品等过渡,也可选择一些婴幼儿营养辅食系列产品作补充。
从一种到多种:要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
刚开始时,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待尝试了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再让宝宝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增加好几种。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即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
若是吃后的几天内没发生不良反应,则表明宝宝可以接受这种食物;如果怀疑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不妨一周后再喂一次,要是接连出现2~3次不良反应,便可认为宝宝对这种食物过敏。
此外宝宝的成长,每一阶段可以适用不同口味的辅食。
比如在初期添加米粉时,细腻,润滑、容易消化的单一谷类食物,能帮助宝宝成功迈出转奶第一步。
而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选择给宝宝尝试新的口味,让宝宝体验口味多样的成长乐趣,此时什锦水果雀巢金装米粉和菠菜雀巢金装米粉就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当宝宝牙齿和咀嚼能力越强时,还可以尝西红柿牛肉营养米粉、燕麦营养米粉等更多口感和质地的米粉。
应从稀到稠: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都还没有长出牙齿,因此父母只能给宝宝喂流质食品,逐渐再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
如果一开始就添加半固体或固体的食物,宝宝肯定会难以消化,导致腹泻。
应该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过渡,即从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过渡成软饭、小块的菜、水果及肉。
这样,宝宝才能吸收好,才不会发生消化不良。
从细小到粗大:宝宝的食物的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因此菜泥、果泥、蒸蛋羹、鸡肉泥、猪肝泥等“泥”状食品是最合适的。
这不仅锻炼了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还让宝宝熟悉了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而且,“泥”中含有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容易消化。
另外,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父母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从少量到多量: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食品时,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
比如加蛋黄时先给宝宝喂1/4个,三四天后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而且在两餐之间无饥饿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稳,再增加到半个蛋黄,以后逐渐增至整个蛋黄。
不适要立刻停止:宝宝吃了新添的食品后,父母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如果出现腹泻,或便里有较多黏液的情况,就要立即暂停添加该食品,等宝宝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少量添加。
但父母们应了解,宝宝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大便可能会有些改变,如便色变深,呈暗褐色,或便里有尚未消化的残菜。
吃流质或泥状食品:通常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都还没有长出牙齿,因此流质或泥状食品非常适合宝宝消化吸收。
但不能长时间给宝宝吃这样的食品,因为这样会使宝宝错过发展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可能导致宝宝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
辅食不要替代乳类:有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吃上丰富的食品,在宝宝6个月以内便减少母乳或其他乳类的摄入,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因为宝宝在这个月龄,主要食品还是应该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其他食品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食品。
添加的辅食要鲜嫩:父母在给宝宝制作食物或购买市售辅食时,不要只注重营养,而忽视了口味,这样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味觉发育,为日后挑食埋下隐患,还可能使宝宝对辅食产生厌恶,从而影响营养的摄取。
辅食应该以天然清淡为原则,制作的原料一定要鲜嫩,可稍添加一点盐或糖,但不可添加味素和人工色素等,以免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
如购买市售米粉,就要购买国际化大品牌、正规厂家生产的米粉,如雀巢金装米粉,其营养性、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对宝宝也是有利无害的。
让宝宝愉快“进餐”:父母们都很重视宝宝从辅食中摄取的营养量,却往往忽视培养宝宝进食的愉快心理。
父母在给宝宝喂辅食时,首先要为宝宝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进食环境,最好选在宝宝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时候喂食。
宝宝表示不愿吃时,千万不可强迫宝宝进食,因为这会使宝宝产生受挫感,给日后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带宝宝外出需要准备哪些食物
出行前的准备:需要考虑什么?春天到了,不少家长都想着要带宝宝出去踏春,因为带着一个不满2岁的小宝宝,必须做好提前的准备,最好妈妈不要单独带宝宝出门,能和家里人一起。
除此之外,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出行多少天?带些什么东西?出行前的准备:出行时间、时机一般建议短途1~2天宝宝还是能够适应的,长途3~5天也就足够了。
请尽量避开雨天、雪天等不良天气出行,以免宝宝着凉感冒。
如果您已经提前预定好了路程,如果可以选择不带宝宝还是建议让宝宝在家,如果一定要出行,请做好保暖措施。
即使是晴天、阴天出行,也请记得带伞。
出行前准备:目的地怎么选?因为要带着小宝宝出门,需要带的工具很多,大包小包都是宝宝的东西。
如果您的宝宝年龄小,需要背在身上;如果您的宝宝已经会走路了,可是小小年纪的他们经常会求抱抱。
而且对于小宝宝而言,长途跋涉也会觉得很辛苦。
因此,我们需要尽量选择轻松一点的路程,爬山、探险十分不推荐。
请尽量选择周边游、古镇、农家乐、海滩、草地、动物园、公园、儿童乐园等不需要消耗太多体力,可以轻松步行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宝宝也愿意自己走,即使要抱,您也不会觉得很辛苦。
到了目的地,小宝宝也能比较畅快的玩耍。
出行前准备:交通工具怎么选?一般而言,不推荐特别长途的旅行,比如带着不满两岁的宝宝出国,因为这只是大人能玩,小宝宝并不知道自己玩得如何。
小编建议离家近的可以选择自驾游,请不要让宝宝坐在副驾驶座位,更不要忘了给宝宝准备安全座椅;如果稍远建议您乘坐火车,火车的平稳及宽敞的空间,让您感觉舒适,也能让宝宝自由奔跑,而且如果宝宝拉臭臭了,火车上也有卫生间可以更换,非常方便。
出行前准备:宝宝出行工具必不可少如果是乘车,为了安全,请一定给宝宝准备安全座椅!您的宝宝月份还小,请给您的宝宝准备婴儿背带,“绑”在身上,能让您的宝宝觉得安心,也能让您腾出双手;如果您的宝宝稍大,请带上婴儿推车,因为你不知道小家伙什么时候就会发脾气不肯走路。
出行前准备:宝宝的吃食如果您的宝宝是母乳宝宝,恭喜您,出门只要妈妈在身边,一切都OK;如果您的宝宝喝奶粉,请您在保温包里备好一杯温度适宜的奶粉,随时可以堵上可能“嚎叫”的嘴;如果您的宝宝断奶吃辅食,建议您购买一些袋装的米糊,这样吃起来会比较便捷;如果您的宝宝开始吃小零食了,小饼干、小馒头、水果条、袋装水果泥是非常好的选择;宝宝的餐具别忘了:喝水杯、吃饭的小碗、叉子、勺子等。
夏季带宝宝外出旅游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选好旅游目的地。
这大概是很重要的一步。
对于像我们这样并不是资深驴友,只是想一家人出去玩玩的普通家庭,又是带小宝宝出行,旅游目的地一定要选好。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倾向于选择城市类的旅游目的地,比如桐桐14个月的时候第一次真正的旅行,我们选择的是厦门。
因为城市相对配套服务较为完善,无论住宿、饮食,或者万一出现意外情况,都能有较好且快捷的解决方式。
虽然九寨沟风景绝美,但如果到了那里发现连婴儿常用药都买不到,那怎么办?所以还是选一些经济发展程度较好的城市更为稳妥。
江浙、厦门、港澳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路途上的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
初次带小宝宝出游,应考虑行程的便捷性,尽量减少旅途时间,因此尽量选择直飞可以到达的城市,飞行时间越短越好。
这样在飞机上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最小。
我们去年选择去厦门也是考虑了这个因素,当时在选择出行目的地的时候,我们按飞行时间在1个半小时以内的画了个圈,再从中进行选择。
1个半小时的飞行时间对14个月的桐桐来说毫无问题,下了飞机后,机场到酒店也就是20来分钟,基本不存在麻烦的转车问题。
第二,根据宝宝作息时间制定行程。
这大概是和二人出游最大的不同了。
没有桐桐之前,我和桐爸出去玩,选好一个地方,飞过去之后就是想去哪里去哪里,玩到几点是几点。
但带着桐桐出行,这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桐桐每天下午都要午睡一会,这应该是所有2岁以内宝宝的共性。
我个人觉得应该尊重宝宝这个习惯,如果出游4、5日,偶尔有一两日时间偏差一点没关系,但最好不要每天都像旅行团一样带着宝宝赶路。
因此,我们在制定行程的时候尽量考虑了这个问题。
比如这次去贵州,周六我们计划前往黄果树,我们把从贵阳前往黄果树的时间订在了午饭后,这样上车后桐桐就可以睡觉了,2个小时左右的高速公路路程,刚好够桐桐睡一觉,到地方了,桐桐也睡醒了。
从黄果树回来的那天由于赶了一个景点,但也是在3点前上车,这样虽然比平时晚了1个小时多一点睡,但一上车就睡到下车,还是睡了2个多小时。
晚上我们一般是不安排行程的,吃过晚饭最迟8点半就必须回到酒店,要给桐桐洗澡,这样才能保证她和平时一样的睡觉时间。
第三,大概是最复杂的一项了,就是准备宝宝出游需要的用品。
本来是想单独开一篇来介绍桐桐出游的用品的,这里先简单说吧。
0-2岁宝宝出游其实东西还不全一样。
先说吃的。
0-6个月的宝宝出游基本不需要额外带吃的,母乳最好,母乳不足的带奶粉、奶瓶以及奶瓶刷等系列用品。
所以还是母乳好,省事啊。
6-12个月的宝宝开始加辅食了,除了奶粉外还要带米粉,那么就还要带碗、勺子等系列用品,个人觉得这个阶段是比较费事的。
1-2岁的宝宝吃饭成为主要能量来源了,但这个时候的宝宝还不适合全部吃外面的食物,我家的解决办法是带电饭煲。
我在网上买的最微型的电饭煲,比保温饭盒略大一点点,煮一个人的粥饭没有问题,然后再带一套保温饭盒,方便把煮好的粥饭放包里,中午在外面的时候吃。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要带点米。
我家一般只带米,菜、鸡蛋啥的,可以到当地超市买。
保温饭盒一般可以当碗用,所以碗可以不另带了,勺子要带至少2个,万一掉了一个还有个备用。
另外在定行程的时候也要考虑吃饭问题,比如计划中午去吃什么,那要事先了解一下那里有没有适合宝宝吃的,如果没有就提前煮好粥饭带过去,如果有,那就让宝宝也尝尝当地特色美食好了。
穿的大家都会带,没什么好说的,穿的最好多带点,孩子贴身的东西临时买了也不方便用。
一般如果带桐桐外出4天3晚,以目的地20度左右天气为例,那我们至少带3-4套贴身衣服(可当内衣,可当睡衣),外衣5-6套(以出行天数+1、2为参考),考虑可叠穿和单穿的组合,这样一是利用率高,二是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弄脏了衣服也可以换。
另外,注意必须要带的是宝宝拖鞋。
到了酒店,一般都会提供大人拖鞋,但不会提供宝宝拖鞋,为了洗澡方便,为了宝宝舒服一点,一定要带双她自己的拖鞋。
其他用品这个比较杂,我家一般会带这些东西: 纱布巾2-3条,这个是以前桐桐的包被,现在出门带上,睡觉的时候可以搭一下盖肚子,洗完澡可以用来擦身子,晚上睡觉还可以叠起来做小枕头,总之万能型的;专用毛巾2-3条;清洁用品若干,包括纸巾、湿纸巾、消毒洗手液,尽量以小包装为主,这样到了酒店之后,每天出门只需要带一点点就够用了;尿不湿,这个各家有各家的情况,我家出门还是会带,以防万一,尤其是晚上住酒店;舒服的尿布垫至少一张,怕万一某天晚上她吵着不肯穿尿不湿,要有个预备;宝宝专用的洗发水沐浴露一小瓶,这个可以在屈臣氏买那种专用的旅行小瓶子,几块钱一个,把家里平时宝宝用的灌进去带上就可以了。
座便器一个,就是那种扁扁的一个圈的座便器,用大袋子装起来放旅行箱里也不太占地方,我自己觉得自从上次去武汉我带上了这个,以后无论去哪里旅行我都会带上,这样桐桐也觉得舒服,还干净,我们大人也省事轻松得多,必备吧。
保温杯一个,容量越大越好,早上出门灌上一大瓶,保证一家人随时有热水喝,...
1岁宝宝能吃辅食吗
正常来说,宝宝在5-6月的时候就该吃辅食了。
因为半岁之后,宝宝会逐步开始长牙,且母乳的营养成分和免疫因子都在下降,需要让宝宝的肠道尽快接触未来要吃的食物,及时适应,并通过食物摄取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但需要注意的是,增加辅食时,一定要有顺序,循序渐进。
千万不要一次给宝宝吃过多种类的辅食,一是因为那样的话,一旦出现过敏,不容易找寻过敏原;二是因为宝宝的肠胃菌群需要慢慢适应不同的食物,一下子进来太多种,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便秘。
我家宝宝就是6个月开始增加辅食,顺序如下:1. 米粉糊。
因为米粉基本是淀粉做的,比较单一,适合起初让宝宝适应母乳以外的食物;2. 根茎类,如土豆、白薯等。
一个是因为这里面大多也是淀粉,宝宝已经适应,同时里面还有其他营养成分,可以继续让宝宝适应。
同时,薯类有竹排便,防止和缓解因刚加辅食宝宝肠胃菌群调整引起的便秘;3. 水果,如苹果等。
不要给过甜或过分上火的水果,以常用水果且含水分较高的水果为主,防止宝宝果糖摄入过多;4. 蔬菜,最好是含粗纤维的绿叶菜。
目的还是有助排便。
另外,成人都建议多吃绿叶菜,这对宝宝来说也是一样的;5. 最后加蛋类和肉类等蛋白质食物。
因为蛋白质是不太容易消化的,吃了这些以后,宝宝便便就会发臭了。
所以一定要等宝宝完全适应了,再加入这种“横”食物。
希望我们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