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旅游研学旅行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5月23日,阳光灿烂,微风徐徐,梨香阵阵,在这充满生机的喜庆日子里,湖南衡阳市石鼓区人民路小学二、三年级的600多名参加研学实践的师生,以及人民网、中新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5月23日,阳光灿烂,微风徐徐,梨香阵阵,在这充满生机的喜庆日子里,湖南衡阳市石鼓区人民路小学二、三年级的600多名参加研学实践的师生,以及人民网、中新社、湖南日报、科教新报等十余家媒体单位,共同见证了一场盛大的开园仪式——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中心研学旅行衡阳项目部的“衡阳市金甲梨园研学基地”正式开园。这意味着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中心研学旅行衡阳项目部迈出了新的步伐,开始谱写新的篇章,也意味着湖南研学旅行市场更加规范和科学。
据悉,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科教新报》社作为承办衡阳研学旅行试点单位,委托衡阳研学旅行项目部,在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打磨后,不仅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而且在规模和体系上也逐步成熟。伴随党媒公益责任的履行,该项目部进一步挖掘全域旅游丰富内涵的同时,也在竭尽全力地助力湖湘研学旅行的发展——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走出了校园,学习了社会实践知识,感受到了湖湘乃至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

“全域旅游+研学”新模式
湖南地大物博,钟灵毓秀,英雄辈出,人文荟萃。行中去悟、实践中学、学以致用的理念,早就在湖湘人心中埋下了种子。
2017年1月,湖南日报社整合旗下媒体资源,成立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中心,开始了向全域旅游市场领域的进军,创造收益的同时,推动全域旅游成为撬动湖南省旅游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支点,并强势助力湖湘旅游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8月,与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作模式的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定位湖南全域旅游立体服务商,推广锦绣潇湘,深耕文旅市场。
2017年10月,在响应中央11部委号召、回应教育诉求的立场上,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有限责任公司集结湖南报业集团旗下的优质教育类媒体资源,聚合传播、策划、旅游、教育界等行业专门人才,成立研学旅行项目部,开始了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景区等相关层面进行整体联动的“全域旅游+研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全域旅游+研学’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是对全域旅游概念的完善,对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国民休闲旅游纲要》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研学+旅游”的目标和要求,湖南省内相关部门也就如何做好湖南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与公众意见征集,2018年1月,湖南省教育厅等11家单位联合下文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立徳树人,心怀天下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科教新报》社衡阳片区负责人、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中心研学旅行衡阳项目部负责人凌友国,仍然记得2016年11月30日那天,国家教育部、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他看到该文件后非常激动,连续三个夜晚都没有合眼:“少年强则国强,研学旅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凌友国表示,研学旅游有助于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我认为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截至2016年底的数据显示,湖南省中小学生数量已超过835万人,在一系列政策的催生下,旨在立德树人的研学旅行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在这样的契机下,凌友国决定选择助力湖湘研学,着手筹办研学项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2017年4月24日下午,根据衡阳市相关领导的批示,衡阳市政府组织召开了衡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联席会议,会议明确,委托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科教新报》社作为衡阳市研学旅行活动的承办试点单位,暂定委托期限为一年,从2017年9月1至2018年8月31日。
“作为党媒旗下的项目部,我们一直依法依规,注重对‘旅游+研学’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引导,围绕研学旅行的‘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四项原则,依托自身已形成的文化资源优势与湖湘旅游产品的丰富特色,继续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让学生们在湖湘大地的走读中获得成长。”据统计,截至5月底,这个“零事故,零差评”的研学旅行项目部已经承办了衡阳市研学旅行活动60场次,全省研学旅行活动近100场次,发团人数超四万人次。“为了促进旅游与研学深度结合,我们的研旅主题精品课程和线路都是经过多次深入研究和精心定制策划而成的。”今年,该项目部根据不同梯度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带学生去外省研学,获得了师生、家长以及社会的一致好评,今年5月10日至14日的研学之旅“小记者探访深圳文博会”,更是成为了业界的学习模板。不仅学生对这次研学之旅欢欣鼓舞,就连一向要求严格的老师都忍不住大加赞赏。来自衡阳市南岳完小的李平老师如是说:“学生们参加文博会,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渊博的同时,也领略到了现代文化的高科技,既给了孩子们民族文化的自豪,又让他们有了利用高科技去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信心。”
农村娃出身的凌友国,对贫困有着深刻体会。“小的时候,我家很穷,母亲体弱多病,我们五口之家是由父亲一个人艰难地扛起来的。”由于贫穷,成绩优异的他,在中考后放弃了读高中,而是选择了去“不需要生活费,毕业包分配”的中专就读。或许因为这一份情怀,在研学项目部建立至今,他一直秉承公益的原则。“每一次研学,我们都会在学校选取一些优秀的贫困生免费参加研学。据不完全统计,免费的学生人数早已经破百了。”
南岳实验中学初二的黄同学是众多免费参加研学旅行学生中的一员,她怀着感恩的心情说道:“我很感谢衡阳研学项目部给我这么宝贵的机会,在研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学,对我来说都十分重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
打造“走读湖湘”品牌
“思则变,变则通。”该项目部以打造“走读湖湘”品牌为目标,不断地创新、改革、求精、上进:在单次研学人数上寻求突破,从破百到破千;不断摸索研学地点,从衡阳、岳阳、长沙,到江西、广东;随学生不同的年龄和需求,将研学主题划分出梯度和差异,有自然农耕、人文历史、国防军事、科学技术,以及励志教育等……一次次的研学之旅,让学生们在自然风光中流连忘返、依依不舍。在实地触摸中感受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一项项陈列物中与革命先辈爱国奋斗的崇高品质产生共鸣......有位校长由衷地说:“它在我们广大师生心中已经是品牌了,它的活动丰富多样,精心设置了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活动,让学生们的视野得到拓展、知识得到丰富,既加深了他们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了学生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还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有独特且流畅的研学工作流程,不仅有脑洞大开的开营仪式(让孩子带着问题去研学),还有公平公正的结营仪式(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测评成绩由随团的教官、老师、校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共同打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未来,该项目部在继续打造“走读湖湘”品牌的基础上,还将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积极向外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凌友国说:“以衡阳为先锋,现在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已着手湖南部分市州落地研学旅行,预计到今年年底时,将继续再往岳阳、益阳、常德等地发团。”
工作人员风采
黄宇:总教官 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拓展培训师
“安全大于天”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安全防范措施必须科学缜密。在每次研学活动前,我们都会开一次会——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我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学生的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财产安全——我们都要兼顾,毕竟安全大于天。每次带队研学,我的神经几乎是24小时都保持紧绷,哪怕是学生晚上睡着了,都不能放松,因为要通宵查寝,一个小时查一次。
我们教官队总共有48人,每个人都有研学导师证,而且在上岗前,还必须参加2个月的培训,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会被淘汰。
在研学中,我看到了太多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这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常宁合江中学的一次感恩主题的研学旅行。在研学路上,我们给孩子们播放了一个名为《20年后的父母》的视频,现场很多学生都看哭了。孩子们回家后,我们收到了很多家长的反馈——孩子越来越懂事,有了行孝的举动:知道心疼父母赚钱不易,学会了节约;知道父母上班辛苦,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朱晓东:随队医生 衡阳县疾控中心临床执业医师,全科医生方向
“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我们随队医生团队一共有四人,全都有执业医生资质,其中不乏主治医生。研学旅途中的队医和医院的医生不一样,因为在这里我们面对的不是“病人”,而是 “紧急状况”:学生晕车、中暑、小擦伤、蚊虫叮咬、过敏等。
在如今这个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背景下,我在这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前不久,我收到了衡阳市人民路小学一位班主任的表扬信:我们班一个孩子,前一天发高烧39度,第二天,为了不失去和同学老师一起研学旅行的机会,带病坚持参加活动。一路上,朱队医一直照顾他,鼓励他。这个孩子也特别坚强,一直坚持到最后,丝毫没有退却,这不正是主办方组织研学活动所宣传的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精神吗?孩子的父母也特别感动,他们都自惭形秽地说,自己都没有像朱医生那样细心周到地照顾过孩子。
每当看到师生和家长的点赞,我都格外开心,我觉得任何辛苦都是值得的。
探营 不负日光不负韶华
金甲梨园研学旅行基地美如画
众所周知,在衡阳市珠晖区有一个湘南地区最大的早熟梨基地——金甲梨园,因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中心研学旅行项目部的“金甲梨园研学基地”。5月23日,笔者和参加研学的600多名师生,一起走进了梨园这幅美丽的画中,尽情地感受了一番大自然给予的无限美丽和遐思。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漫步在梨园,给人以轻松、安宁、舒适的感觉,让心理和眼睛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据悉,金甲梨园是衡阳力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的生态农业体验园,总面积为6000亩,计划投资4.682亿元,以原生态、休闲和体验为建设理念,分为入口接待服务区、蔬菜种植产业区、果园观光示范区、生态畜牧养殖区、农业科技展示区、农耕体验休闲区六个区域。
这一次,金甲梨园结合自身的特点,为学生们精心策划了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母亲’”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剪窗花、梨园采风、户外拓展、森林寻宝、种植玫瑰等。丰富多彩的研学内容,学生们大呼过瘾:“这里景色好、空气好,活动也好。”“哇,你看我剪了一个多么好看的窗花啊。”“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藏——三个鸭蛋!”
据衡阳力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苏胤介绍,以后梨园研学基地的研学活动还会进行完善和补充,比如赏万树梨花、下田地插秧、采摘梨子等;看麦咭人偶,听非遗戏剧(衡阳花鼓戏和祁剧),享乡土美食;乘坐热气球和滑翔机赏衡阳美景等等。
“金甲梨园的田园风光很美,学生在这里既亲密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还观察、学习了植物的种类。”二年级的班主任廖艳群这样说:“参加研学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它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另一面,他们在大自然中释放了天性。”
二年级的年级组长罗慧君提着学生们寻找到的一大袋子宝藏说:“学生在这个第二课堂,学到了课本以外的东西,比如如何坚持、如何与同伴团结协作等。另外,我和学生们都增长了知识,来到这我们才知道原来梨子小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没成熟的梨子这么小,我们都误以为它是杏子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