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北京全景旅行

旅者第三站:大栅栏逛街。大栅栏可以说是北京中轴线上靓丽的商业风景线!晚上,刚到这民国风情的商业街,华灯之上,随处可见店家伙计们在街上热情吆喝邀客。旧制的屋檐挂着大书店名的

旅者第三站:大栅栏逛街。

大栅栏可以说是北京中轴线上靓丽的商业风景线!晚上,刚到这民国风情的商业街,华灯之上,随处可见店家伙计们在街上热情吆喝邀客。旧制的屋檐挂着大书店名的木制牌匾,在黄灯的映衬下,于热闹间透露着厚重的古色古香!街本身就很长,在一间间美食店的诱惑下更是感觉永远也走不到尽头。很多店都已成立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加上动辄几十年的经营,让老店在历史的考验下赢得买家的信任。

有时候会看到穿着古装的店家伙计,用那正宗带儿话音的口音跟你交流。如果架上一架摄影机,在这背景、这环境、这人物、这声音下,被固定的场景便是一部穿越型社会性古装剧了!而我们有幸成为此剧中的主角。

逛了半条街满足了视网膜的需求后,迫不及待地试了老字号的北京炸酱面和驴肉火烧。身体和精神都带着一份满足,忘记了寒冷,安奈不住满足的心回到住处,准备着下一天的旅程。


旅者第四站,故宫、景山公园观光。

北京的远郊下雪了。对于游客而言,一览雪中静卧的长城更甚完美;而对于野花野草野树,雪给同样给予他们来年更旺盛的生命力;不过道路中的雪,却切断了我们通往长城的纽带。

然而天气阻挡不了中外游客的热情!在北京,有无数景色值得期待,转车去故宫也很具兴致。

从天安门开始,望着举世无双巨大的皇室家门,随即回想起从小便念着唱着的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瞻仰着毛主席的挂相,心中感谢伟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和平与强盛。此时人群再也按捺不住内心对故宫的热情,在人潮拥挤之下,拍照留念后便迅速走进城门,直奔故宫购票窗口。

检过票,戴上解说耳机,掠过腾云雕龙华表,踏上汉白玉桥,午门便魁梧而至。午门旧时为紫禁城正门,为凹型感,城门巨高,左右外延!正中开三门,登城远望,可观景十里之外。红墙绿瓦,石拱木檐,精雕细琢,檐沿置以十数巧工神兽,横梁嵌入千年文化基因!故宫的每一方寸、每个数字、每个装饰、每个图案都有对皇室特定的吉意。龙颜大悦时,楼庭四处歌舞;触犯龙鳞时,午门外即可有斩首之血腥!中国人喜欢看热闹,历史上午门广场便从不缺热闹。无论凯旋、行刑还是节日庆祝。

前进,过太和门,观太和殿,每逢皇帝登基,此处必有大典。太和殿最为巨大,龙图腾无处不显现!屋檐砖瓦,匾额横梁,窗棂门槛,从殿内到中庭,从龙椅到宫灯,帝皇之黄,可谓是无处不在!黄为特有主调,非帝王之家,若有着黄穿龙之念,定被提头相见。当然,若被将士拥护,黄袍加身,也有可能是旧王朝日渐式微而被推翻之时。大殿内牌匾、对联、黄金、绫罗、美玉、奇石、家具、陶瓷……古典古韵,仍为旧制。站此跟前,如临明清,旧时影视剧中的人物、故事、景色,似乎就在眼前。

再前行则为中和殿、保和殿,宫殿多砖木,城墙上漆中国红,多一些特别,增一份喜庆。几大殿几经焚毁,或遭自然雷击,或由人为损坏,或因万物自然消残……为防火灾再临,古之君皇,置金属大缸三百有余,满装清水,以备火情之需;冬日水结成冰,则置柴火于下。缸常铜质,鎏金于外,帝王之奢,可见一斑。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朝地大物博,人员辽阔,子民勤奋有加,天下税负,滔滔不绝,帝王奢,乐观看待,也有促经济发展的一面。

几大殿中常议之事,多关乎国计民生,好坏优劣、精明荒颓,后世史家自有定夺。只可怜苍生,泯于洪流。

往左走,慈宁宫、康寿宫、慈宁宫花园都在同一片地方。宁静清幽,工整洁净,宫内多供有佛像,为人母者皆慈爱,为上位者多残忍!自佛教传入中国千年,皇太后也随着在佛殿佛像前为江山、为儿女求了上千年。

回中轴线,过乾清门,览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帝王之寝室,也蔚为壮观。帝王居豪宅之中,长忘乎所以,衣则绸缎、食则山珍、玩有园林、行有轿铺。若帝王为民勤政,则为社稷之福,康乾盛世,百姓皆乐;若帝王颓废丧志,好色荒淫,则宦官当道,官贪吏污,他国来侵,沦为属国,生灵涂炭,分崩离析。

往前方左右,均为三宫六院住处。皇上与三宫六院有着很多历史上的风流趣闻。耳机里讲解着明朝清朝古都里,东宫西宫一个个故事。自古以来那些分流韵事,最乐人听闻。现在也如是矣,看那新闻头条,置最上者,八卦绯闻十常八九。娱乐至死、好逸恶劳也渐成主调,悲乎?如今,在那个后院亭园,黄屋檐下,暖塌旁,只有精美的黄花梨家具和古老的器物亲历了那段过往。可惜桃木不言,不能转述那东宫西宫曾上演过那么多宫斗故事。东宫里住的贵人,似乎名气盛些,越往深闺也没被冷落的感觉;而西宫则与之相反。那些搬上荧屏的故事,看得多少人惊心动魄,也感叹伴君如伴虎,也感叹后宫城府深,长处宫中,免不了大智大慧或装作大智若愚。

除游者看到按明清时期摆设的宫殿外,其他各馆已变身文物展览馆,武英殿成为书画馆,文华殿成为陶瓷馆,慈宁宫成为雕塑馆,皇极殿成为珍宝馆等等。故宫藏物,从商周至近现代,从中土至西洋,从儒道至神佛,从金银至玉石,从青铜至钢铁,从泥板至碑帖,从雕塑至书画,从陶瓷至钟表,从甲骨到笔笺……藏品规模,国内无出其右。多少国之重宝,价值连城;多少历史考据,皆出其中!它们将中华乃至世界文化浓缩于器物之中,向游者、向后世诉说中华文明的璀璨。在展览馆中,瞬间便可了解到大量知识,看到初高中课本中的插图原件,看到真正的岁月风霜,这是多么幸运;同时也感知识之浅薄,没能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及文化,没有更深刻的体会书于笔墨。

往后走到御花园,紫禁城之行进入了尾声。御花园假山假水各布,亭台楼寺四立,帝王妃嫔,少不了在此游乐嬉戏:或歌或唱、或棋或弈、或书或画、或舞或思……环绕一圈,似乎有南方园林的身影,可能当初的工匠,南北皆有。也可能中国园林建筑,都有共通吧。

故宫这座城,细细看,一天的时间是看不完的!所以人们都很贪婪,怕走过了这,就错过了后一段。宫殿都匆匆而过,却不忘所有都驻足摄影留念,不知在晒一晒赞一赞之后,有多少会再翻一翻。

时间流逝得飞快,往北,走出神武门,即暂别了故宫,此时不尽感叹,世之园林再无与之右者,故宫归去,再无园林。

出神武门,过隧道访景山公园。景山,就大胆粗略理解为看故宫全景的小山吧。当初蒙古铁骑,定大都燕京。京城就在故宫以北,兴许就是景山公园处。元朝被推翻,宫殿焚毁,明朝建紫禁城,将沙土覆盖其上,便将现今公园处堆出小山。

小山至高处,有一亭,站亭沿南望,可观故宫全景,是为摄影留念胜地。砖石、城墙、宫门、故宫博物馆牌匾、石板路、宫殿、树木、玉桥、屋顶,皆可一一细数。

景山公园其实有许多可供游玩可供了解的地方,奈何离故宫太近,便不得细看。世事皆如此,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那登月球第一人,纵使千年之后,依然为世人皆知;可怜了那第二第三,又得谁人挂念?

景山归去,日已西山,又将移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