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版纳
旅行小札-风情版纳,柔情傣乡2017.10.28 呼吸着高原的空气,沉浸在香格里拉梦幻般的世界里,来到香格里拉机场······飞机落地后,我们将要踏在异国情调热带雨林——西双版纳、
旅行小札-风情版纳,柔情傣乡
2017.10.28
呼吸着高原的空气,沉浸在香格里拉梦幻般的世界里,来到香格里拉机场······
飞机落地后,我们将要踏在异国情调热带雨林——西双版纳、那片神奇的热土上。
40分钟后,班机降落在西双版纳景洪国际机场。清纯秀丽、风姿可人的傣家少女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们的秀美让我由衷的感叹!虽然张扬着丽的明艳,却不失大雅的风采,美的让人陶醉,美得让人忘乎所以!
坐在大巴车上,连绵起伏的小道上,感觉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窗外的椰子树、橡胶林、茶山仿佛绿色的童话林。群山高耸,雄伟壮观,美丽富饶,让我如醉如痴!错落有致的傣家竹楼与郁郁葱葱的各类植被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美不胜收!
入住茶马古道起始驿站的酒店,这里算是版纳的高原了,海拔1000多米,称得上是热带雨林中的避暑山庄了。
躺在床上,窗外柔柔的风儿摇曳着椰子树枝头,淡淡的月光下,傣族风格的建筑群落犹如帝王的皇冠,神秘而尊贵······
这是一个做梦的夜晚,西双版纳,这个令我向往多年了的地方,曾是我一度遥不可及的旅行目的地,可一朝达成却毫不费力,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当梦醒来的时候,我们就要融入这片风情版纳,柔情傣乡了······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终年温暖,四季常青,素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仅分两季,雨季和旱季。
西双版纳面积19582.45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左右。下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这里散落着傣族、哈尼族等十几个民族,其中傣族85万,汉族25万,其他25万。边界线全长1069千米,与缅甸、老挝接壤。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 勐巴拉纳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西双版纳是十二千亩粮田的意思。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从世界地图上看,会发现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都是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或戈壁。唯有这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镶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格外耀眼。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
从梦中醒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开始了异国情调的浪漫版纳之游-------
大巴车缓缓地行驶着,热带雨林的潮湿空气扑面而来。
太阳爬到椰子树梢的时辰,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起始驿站景点,茶马古道是一条“因茶而盛,为马而生”的古道。从古到今谜一般让人着迷、令人不断探索。触摸着古道的历史,寻找古道往日繁华的记忆。
这个景区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线,古街、渡口、驿站、普洱茶科研基地为展示内容,向游客再现了当年的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沧桑和壮观。
走出古道景点,四周就是云茶园,这里是云南省的普洱茶科研基地,四周玉树环抱,鸟语花香,荷塘悠悠,与高低错落、或整齐划一的茶圃浑然天成,
几位傣家少女头戴艳丽的头巾,迎着晨曦的露珠,纤细的手指像是在弹奏着悦耳的旋律。哦!采茶女,这样的景致似曾唯有电影中才能看到······
此时,采茶女、采茶舞曲久久挥之不去,一直萦绕在脑际-------
车子继续前行,下一个景点是前往位于勐海县打洛镇的中缅国界线。
到达景区,办理通行证手续,通过安检,在傣家女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中缅两国国门的缓冲区,站在这里,哈哈!都不知在哪个国家的国土上了,心想:原来出国也是很容易的事啊!呵!出境了可没入境。
镇定后,举目仰望,中国的国门就是简单的大理石墙体,方方正正的也到壮观,可缅甸的国门就彰显神秘而别致,透露着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差异。
向两侧稍走远一点,可以看到在绿树环抱中的南菇河将两个国家自然分开,不时有缅甸当地市镇的人挑着各种农产品穿梭在两国国门之间,两旁几个缅甸女孩脖子上缠绕着巨大的蟒蛇,让我们毛骨悚然。
离开打洛口岸,车子又行驶在茫茫的绿海中-----
导游说:下一行程游览傣家村寨,在那里干饭(云南方言,吃饭的意思),观赏傣家寨子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一言既出,一派欢腾!傣家的民俗文化一直是大家牵挂和向往的事儿呢。
游客们疾步跳下车子,只见寨子路口两旁几位老年人正在弹奏着傣家古曲,他们使用的各种乐器都是自制的,大家都叫不上名来,导游说:他们演奏的是“迎宾曲”他们用最淳朴的民族情感热情接纳着远方的客人。
走进寨子,踏上竹楼见到的老人较多,其中一个中年哨哆哩(傣家女人的称呼,在这里人家夸你好“哨(sao)”,你一定不要生气,那是夸你漂亮呢)给我们倒茶,招呼大家用餐并不时介绍各道菜的用料及口味特色,这一桌菜兼顾了泰国、缅甸菜系,哈哈!大家都齐呼:过年了啊!(说实在的,一路走来,这顿饭感觉要好于年夜饭)。
从这一侧面就说明了版纳的物产丰富,热情好客!
大家都在等待着傣家女孩的出现,终于,一个婀娜身影翩翩而至,姑娘端上了几盘水果,漂亮的衣裙带走了所有人的目光。
之前都是远距离看到三两为伴的傣家女孩,今日近看,身材窈窕,挽着整齐的发簪,发簪一侧戴着一朵鲜花,神态悠然,身穿傣家齐脚筒裙,她完美地表现了傣家女孩的身材,说也奇怪,在版纳五短身材的女孩实属难寻,男人也显单薄。我们一般身材的北方男子在她们眼里也称为高大魁梧呢!我感觉傣家女是特希望她们的猫哆哩(傣家男子的称呼)强壮、高大的身材的。听说,傣家女孩一生有两条银腰带,第一条是八岁开始束腰,第二条是丈夫带来的嫁妆,这下明白了,为啥傣家女孩皆有着婀娜的身材呢!
说起男人的嫁妆,话就长了呢-------
傣族是“女尊男卑”的民族,女人承担起全家繁重的重任,农活、赚钱都是女人的分内事儿。男孩叫小龙仔,8岁都要出家当小和尚,在寺庙修身养性,学礼仪、学文化,也可以喝酒、吃肉(傣族信奉小乘佛教的缘故),等到12、3岁时还俗,就可以出嫁了,当小龙仔看好了哪家小龙英,晚上就去用竹竿捅小龙英的竹床(小龙英的床特意安放在竹楼楼梯口处,是为了这项工作不影响大人休息),要是小龙英喜欢这个小龙仔就约会,然后谈婚论嫁。此时小龙仔的苦难日子也就开始了:三年的苦力,第一年要砍柴把楼下的柴房填满;第二年要夜里2点钟起床去砍香蕉树;第三年要去学银匠手艺,为小龙英精心打造一生的第二条银腰带,反正一年比一年苦。要是一年的苦力女孩家不满意可将男孩退回娘家。要是男孩三年修炼通过的话那可就幸福了,在家做做饭,赌赌钱、斗斗鸡,每天还有30元的零花钱呢!
再就是傣家是一个重视知识的民族,如果男孩是戴眼镜的呢,可将3年的苦力减至一年半或3个月,呵呵!想去版纳找小龙英的男仔们,可别忘记戴上眼镜,没度数的也可奥!不过,绝对不要戴墨镜的,傣家人感觉戴墨镜的男仔不是好龙仔哦!
边吃饭,傣家女导游一边给我们讲解傣家民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民俗的形成有他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就说女人产后7天就要下地插秧却没有患上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月子病吧,其原因就是女孩一生束腰的银腰带,原来999银有排毒功效,男孩精心打造的银腰带不但塑造了傣家女的婀娜身姿,也呵护了傣家女的身体康健。
都说傣家女美,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们的心酸呢?纤细的腰肢要承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
时值1987年,8万知青毅然决然离开西双版纳,西南边陲这颗璀璨的明珠上,不知留下了多少傣家女孩的眼泪,西双版纳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宁静。很多知青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骨肉,于是电视剧《孽债》中,西双版纳遗留知青子女到上海寻亲的故事原型就取材于此······“西双版纳那么大,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这么大,可哪里是我的家······”听来使人凄然泪下,酸楚不止。不知有多少女孩终日以泪洗面,孩子去上海找了爸爸,去找了后妈······只留下憔悴的孤身独守竹楼、孤灯相伴,了却余生。
大巴车驶入景洪市,入住酒店。
景洪市是西双版纳的中心市镇,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驻地。导游反复提醒:这里是边陲重地,各种情况复杂,晚上最好不要单独外出。
可晚餐后,躺在床上,翻看着无聊的电视节目,望着窗外迎风摇曳的椰子树,便和儿子不某而合。儿子说:要想融入傣家风情还是走到他们中间去。百度景洪地图:4路车到达市区最繁华地段----孔雀湖。呵呵!
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候车棚,不一会,车子缓缓停在我们面前,车上儿子跟一个傣家男孩攀谈起来,了解本地的一些相关知识,依偎在傣家男孩身边的女孩不时眨着水旺旺的大眼睛,也许是在猜测我们是哪的人,也像我们一样感觉对方具有着异国差异吧!
景洪城镇不大,仅一个街道办事处。
马路也不宽却温馨怡人,两旁耸立的椰子树,中间躺着圆圆的椰子,树棵不高的芒果树,诱人的芒果静静地依偎在树杈,还有宽大叶子的各种陌生热带植物。呼吸着透过棕榈树飘来的微风,懒懒的,潮潮的······心全然被融化。版纳的异国情调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淋漓尽致,静静地坐在孔雀湖边的石凳上,望着平静的湖面倒映出的异国仙境,内心久久无法平息:远在2000多公里之外----西南边陲西双版纳的感觉就如梦幻一般。
沉醉间,一缕香味随风而至,儿子看到了湖边不远处有烧烤摊,呵呵!要饱口福了!听说,版纳的烧烤是很有名的了,那就开吃吧!哈哈!
品尝着风味独特的肉串,柔柔的风儿不时地轻抚着我们的脸颊,不时还会传来优美动听的葫芦丝旋律······
图文:W S T
读书和旅行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