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的青蛙网络不好

大半个月之前,一款极其轻量级的日本手游《旅行青蛙》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公众视野。经历过短暂的发酵后,这只可爱的呱呱迅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新贵,不但屡次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就

大半个月之前,一款极其轻量级的日本手游《旅行青蛙》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公众视野。经历过短暂的发酵后,这只可爱的呱呱迅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新贵,不但屡次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就连在APP STORE榜单上,也长期霸占着免费榜榜首的位置。

随着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手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日益根深蒂固,口碑传播、病毒式传播等宣传方式,越来越成为厂商们最为看重的营销手段。过去在推出一款游戏后铺天盖地砸广告的效果,在现如今可能往往只是一个对产品进行品牌包装的手段。而下面这些游戏,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国内通过社交媒体让玩家们的眼球避无可避,最终成为了红透半边天的爆款产品。

凭什么这些游戏一夜之间就红了?!远的不说,我们就来回顾下去年到今年一月游戏圈的风云变幻,看看这些人尽皆知的爆款游戏,究竟“有毒”在哪?

绝地求生:新玩法、新思路、明星带动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一句顺口溜式的话语成为了去年下半年游戏圈最为闪耀的风向标,“吃鸡”竟然也成为了一种新式玩法的代名词,国内各大厂商疯狂入坑抢占先机,端游、手游多平台同时跟进,生怕落后一着满盘皆输。

按理说FPS游戏市场盘就这么大,CSGO、CF、COD之流早就把射击类用户沉淀的差不多了,为啥吃鸡又火了起来呢?

绝地求生本质上依旧保留着FPS战术竞技的内核,但是把养成性和随机性的游戏体验引入进来之后,完成了1+1>2的质变。和敌人之间的对决,不再完全局限于枪法的高低,装备、补给、地形、毒圈,甚至是第三方势力的干扰,都会打破原有对局天平的平衡。你敢开枪狙击别人,就得承受暴露自己位置给其他敌人的风险。所以在绝地求生中取得击杀成绩时所获得的快感,要远远大于其他游戏中的类似体验,更别提淘汰对手后那令人愉悦的舔包环节了。

当然,绝地求生真正火爆起来的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首先,绝地求生脱胎于H1ZI,两款游戏的制作人都是布伦丹·格林,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抄袭。H1Z1早些时候已经吸引到一波关注,当然它真正得到大众关注的原因现在看起来有些荒唐可笑,竟然是因为广大外国友人疯狂在游戏中嘶喊着“Saonima”来对抗国内玩家组成的红衣军,画风可以说是相当清奇。H1Z1吸引到一波热度之后,升级改造后的绝地求生自然映入了不少玩家的眼帘,而且经过对游戏玩法的改善,绝地求生对新手玩家的友好度也是直线提升,为游戏可能获得的巨大用户体量打好了基础。

国外主播舌战红衣军

随着绝地求生在玩家和直播平台上日益火爆,它也吸引到不少爱打游戏的明星大咖们,陈赫、鹿晗、林更新,包括一直投身电竞行业的王思聪等人,全都投入了吃鸡浪潮中,自身携带的吸睛能力,迅速带动了全民对于这款游戏的认知,随后的火爆也如水之就下一样顺其自然了。

热衷吃鸡的陈赫甚至自己组建了一支吃鸡战队

王者荣耀:沉淀后的疯狂生长

严格来说,王者荣耀长期在手游圈霸榜并成为现象级的产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这款已经运营两年多的产品,直到它真真正正成为国民游戏之前,从首测算起也已经上线了一年多的时间。

王者荣耀问世早期,浑身都充斥着英雄联盟的影子,让不少LOL玩家诟病不已。但随着游戏的逐步改善和调节,这款游戏最终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无论是英雄玩法,还是手机平台操控性的改良,都让它有了自己的特色。

玩竞技游戏的用户人群中,仿佛都隐约存在着一条鄙视链:玩星际的瞧不起玩魔兽的,玩魔兽的瞧不起玩DOTA的,玩DOTA的瞧不起玩LOL的,玩LOL的又瞧不起玩王者荣耀的。我们稍微研究下就会发现,这条鄙视链不仅仅只是随着时间推进而得来,他们在游戏操控性上也是越来越简便,简而言之就是玩起来更简单。而出现在手机平台上的王者荣耀,简便化的操作是顺应市场迎合大众玩家的必要举措。

沉淀一年后的王者荣耀在业绩上屡屡冲高,并在2017年春节期间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巨大BUFF加成。你突然发现身边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外甥侄女都可以围坐在一起玩两局“农药”,即使不能一起游戏,好歹也能充当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过去叨叨扰扰喋喋不休的熊孩子,立马可以变成自己身边最值得信赖的队友,陪玩的过程中自己也可以娱乐娱乐,简直是双赢。

我们简单的从百度指数中就能看出,春节寒假对于这款游戏的“巨幅加成效果”了。随后的王者荣耀顺风顺水,在17年整个上半年的游戏圈中呼风唤雨。不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数怼王者荣耀引发的社会负面影响,也让腾讯和王者荣耀团队在公关工作上废了不少功夫,但在媒体舆论的监督之下,这些负面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恋与制作人:宅女游戏也有春天

一个来自江苏的游戏开放团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针对女性向细分市场制作的手游,竟然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把自家游戏中的4位男角色全都捧上微博热搜榜了。

什么给白起花式庆生啊,在高楼大厦上给李泽言打尻啊,刹那间那些看似只有宅男才会做出的中二疯狂举动,全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传染给了小姐姐们。每天打开朋友圈,不是“男神怎么还不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就是“哇哇哇,我被男生壁咚强吻了!”。你看嘛,二次元的威力不是只有我们男性玩家无法抵抗,你们从来不玩手游的女玩家们这次也被降维打击打懵逼了吧。嗯,这下女同胞们中也终于懂得了给纸片人氪金是种什么样的愉快体验。

学不来,学不来

其实要说女性向游戏,早些年《奇迹暖暖》之流的老前辈们,早就把女性用户的市场疆土给开拓了一遍。《恋与制作人》也只是借助此番东风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较为闪耀的一颗新星而已。短期内的爆发虽然让大众把焦点都快速聚集到《恋与制作人》这款作品上,但是喧嚣过去之后,究竟能挽留住多少实实在在的玩家,相信大家心里都有定数。

恋与制作人短期爆发后,近期已呈现疲态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种让玩家自发帮游戏炒话题带来的作用,估计早就达到了大多数厂商都可望而不可及的运营效果。想必对于《恋与制作人》制作方而言,这笔买卖早就跨越了赚不赚钱的初级阶段,剩下的就是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好更多的、让玩家满意的良(pian)心(ke)活动吧。

旅行青蛙:佛性游戏为啥就火了

既然前面说到了《恋与制作人》,那么就不得不再提下这款开头提到的《旅行青蛙》。

不负责任的援引一张网络传播的对话截图,具体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先暂且不提,但是《恋与制作人》在风口之上飞的不亦乐乎之时,确确实实就是被这只佛性小青蛙给拽住了后腿。

这个在国内没有任何代理方的小品级游戏,直到现在就连日本制作人也搞不懂它为啥就在中国大红大紫。据悉,《旅行青蛙》目前在iOS上的下载量已经突破千万,而日本、美国等下载占有量居然还不到5%,剩下95%左右的下载量全部都来自于中国地区。弄的日本各机构都在全力研究这一现象,想想如今出现这般场景也倒是非常有趣。

按时下最为流行的说法,《旅行青蛙》是款彻彻底底的佛性游戏,不氪不肝,游戏中处处充满的,那都是爱……喜欢这款游戏的蛙爸蛙妈们,都是心中有爱的善良人士。每天收收草,给娃儿子准备好行囊,就希望它在外面能玩的开心点,能多见点世面。如此简单纯粹的游戏体验,或许真的能给浮躁的心灵带来一些安慰剂吧。

上面列的几款游戏,游戏风格迥异,游戏理念亦千差万别,但是他们都通过社交需求的原因在短期内吸引了太多目光注意力,从而实现了全民皆知的大爆发。除了吃鸡带来的变革式体验之外,其他游戏能如此走红也是事前无法预料到的事情。那么各位看官又“被迫”玩过哪些有毒的游戏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