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刘禹锡研学旅行

2017年5月19日,奉节旅游局在白帝城景区进行诗词文化进景区的启动仪式,以探索研学旅游、展示奉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靓丽的自然风光的特质,打造一系列“诗词文化旅游线路”。2018

2017年5月19日,奉节旅游局在白帝城景区进行诗词文化进景区的启动仪式,以探索研学旅游、展示奉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靓丽的自然风光的特质,打造一系列“诗词文化旅游线路”。

2018年1月8日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研学”,可见,研学在当代旅游中,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种“旅游”趋势!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学生而言,利用假期来一场研学之旅,可谓求知和游玩两不误。

在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的奇山秀水间追寻先人足迹, 品读古今墨客骚人留下的优美诗章。寄学于游,将课本中的枯燥文字知识借助旅游置换成鲜活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文化旅游中感知奉节优秀的诗词传统文化。

走进白帝城瞿塘峡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研学旅游主题活动

在学习中旅行

学生们在参观白帝城内的明良殿、武侯祠和托孤堂时,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对“刘备托孤”这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学生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述了解了三国时期的文化历史。

学生们看见了雄伟的夔门,知道了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是中国第一批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三峡的起点,是三峡之巅景观群的核心部分。

走在风雨廊桥上,学生们知道了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陆游等都曾登白帝山,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在风雨廊桥上,学生们齐声吟诵《早发白帝城》诗歌。了解历史能为研学旅行增加长度,那么融合诗词文化便是为研学旅行增添了宽度。学生们在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

学生们表示,奉节的历史和诗歌文化让他们感到自豪。他们要好好学习诗歌,把奉节的诗词文化传承下去。

孩子们在景区的合影留恋

走进夔州博物馆

在行走中学习

夔州博物馆是一座集保管、展示、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整个展出以奉节历史为主线,利用馆内所藏文物和高科技手段向孩子们展示了奉节的历史与优秀的文化面貌。

瞧!同学们对博物馆的陈列物品多有兴趣,听得可认真了。

参观夔州博物馆之后,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夔州历史文化的灿烂与厚重,深刻的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研学旅游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游对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素有“中华诗城”美誉的奉节

钟灵毓秀、山川瑰丽、人文荟萃、文化灿烂,

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游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重庆奉节研学旅游

一定让你学游兼得

主办方:奉节县旅游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