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童话 叶子的旅行

成人不宜《一片叶子的旅行》书评——徐榕(童书评论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是对于孩子,即使一片平常的树叶,也能想象和勾画出美妙的景致。普通的树叶,奇妙的旅行,《一片叶子的旅行

成人不宜

《一片叶子的旅行》书评

——徐榕(童书评论人)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是对于孩子,即使一片平常的树叶,也能想象和勾画出美妙的景致。普通的树叶,奇妙的旅行,《一片叶子的旅行》是一本用标题就能撑起整个故事的绘本。

秋天来了,一片树叶随风飘落,开始了一段旅行。故事是有生命的,秋天的落叶,在故事启动的那一刻,又一次开启了生命的旅程。苏珊·佩罗在《故事知道怎么办》一书的序言中说:“自然母亲会带我踏上故事创作的幽径。”一片叶子把我们带入故事的幽径,依循孩子般自然的心灵秩序,从孩子对世界的专注和想象中,重新觉察一片落叶在心中“鲜活”的那一刻——这样的故事,需要童心,成人不宜。

“松鼠你好!我是一片树叶,我们可以一起玩吗?”松鼠忙着搬运松果。

“青蛙你好!我是一片树叶,我们可以一起玩吗?”青蛙正在挖土。

“蜗牛你好!我是一片树叶,我们可以一起玩吗?”蜗牛赶不上树叶的脚步。

“大雁你好!我是一片树叶,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大雁要追赶雁群。

寻找和发现,探索与不同生命的联结;求证和对应,建立自我的认同和信心——这是一片叶子的旅行,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在故事的幽径里,向导是“真纯的情感”而不是“缜密的思维”,这个过程往往难以言传。发现寻常中的独特,体验大自然中的奥妙——这样的游戏,需要童真,成人不宜。

“你是一片树叶吗?”“我是一只菜粉蝶。”树叶和蝴蝶白桦林里遇见。

“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可以一起飞行吗?”知惜前世今生的缘分,树叶和蝴蝶不知不觉成了好朋友。

自由的飞舞,共同的旅行,美好的秋天,在这样的结尾中,一片落叶依循自己的天性,找到了生命中的联结、观照和印证。在成人的认知中,落叶和蝴蝶泾渭分明,无法想象彼此的交集;在孩子的意念中,落叶和蝴蝶拥有共同的特质、共同的生命符号——自由飞舞,新陈代谢。故事释放了儿童的天性、困惑和想象的魔力——这样的圆满,需要魔法,成人不宜。

在绘本中,图画是叙事的工具,是戏剧的舞台,而在《一片叶子的旅行中》,图画是儿童独特的心灵语言,是儿童独辟蹊径的想象空间。波兰画家、2017年博洛尼亚插画展入选者缇娜·修达在自我介绍中说自己喜欢画“长腿的山,会哭的猫,悲伤的岩石和云朵”,无独有偶,《一片叶子的旅行》画了一片叶子落寞、孤独的情绪,画了一片叶子真诚的倾述、执着的寻找,也画了白桦树的眼睛和凝视,画了秋天的感伤和欢欣——这些图画都是魔法的奇迹,而不是严肃的欣赏,成人不宜。

绘本《一片叶子的旅行》,来自一位八岁孩子心灵的叙述。女孩小七在美术兴趣课上遇到一个有趣的题目“一片落叶的故事”,刚刚读完《昆虫记》的小七,头脑中灵光闪现,绘就了一片树叶遇到一只菜粉蝶的画面,绘就了星空下白桦林里落叶和蝴蝶结伴的飞舞,经过一个寒假的专心创作,成就了原创绘本《一片叶子的旅行》。小七编绘的这个童话,不同于成人的绘本创作,成人创作绘本,需要回归童年,而小七就是童年的代言,无需雕琢,无需假扮,故事自然天成,色彩自然流泻。成人常常抱怨身边没有值得关注的灵感,要去远方发现美,而孩子却能先从身边发觉珍宝,绘就奇趣玄妙。这本绘本,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合,是任性与理想的协同,是自己与他者的联系,好奇的探索,心灵的图景,温暖的友谊,懵懂的好感,小七让我们看到,当自然与艺术交汇的时候,将会出现怎样的奇迹!

读到一个喜欢的童话,需要回到童年去理解,所以,这样一本由孩子创作的绘本,成人是不宜评论的。浸润在这样的文图里,我们学会摆脱认知经验的牢笼;浸润在孩子对世界的最初思考中,我们再一次体验对生命的领悟和感激;跟随一片叶子的旅行,让我们从沉睡已久的童年中醒来,拥抱内心的小孩,也把童话的信念,再一次注入自我成长的艰难行旅中。

这本书,献给和作者小七一样的所有追梦的孩子。童年引导成年,当孩子们藉由绘本找到自己的现实选择时,成人也藉由绘本接近了自己的童年梦想,因此,在《一片叶子的旅行》中,孩童和成人可以获得微妙的共鸣。

(写于2018年6月)

相关推荐

《一片叶子的旅行》

作者:小七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