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分手旅行 刘小顺

这里是刘小顺的不正经旅行和生活研究所。近段时间,因为机票“搭售门”和亲子园“虐童门”等危机风波,作为国内在线旅游“老大哥”的携程频繁地陷入舆论漩涡,尤其最近几天闹得沸

这里是刘小顺的不正经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近段时间,因为机票“搭售门”和亲子园“虐童门”等危机风波,作为国内在线旅游“老大哥”的携程频繁地陷入舆论漩涡,尤其最近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虐童门”,触及了许多人的心理底线,显然已经造成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各种声音甚嚣尘上,有责怪携程的,也有替携程喊冤的,而我既不是法律专家,更不是亲子教育的专家,关于这件事,该说的话大家都说了,带情绪的或者不带情绪的,我已经提不出什么新颖的观点,也就不拾人牙慧了。

我想来说一说,自己曾经在上海携程总部工作过的不长不短的两年经历,或许从我这么一个携程的普通老员工曾经所经历的故事能从侧面让大家更加了解,携程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2016年年初,我从携程离职,成为一名旅游行业的自由职业者,办好离职手续的那一天,我最后一次从携程在上海凌空SOHO的总部大楼走出来,拍了上面那张夜景图,并配上一段文字发在了朋友圈:“所有爱恨情仇,从此烟消云散。”这句话可以说是我在携程工作两年多的一个真实写照。

了解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是一个旅行的狂热爱好者,2011年从传统媒体行业辞职之后,我自己满世界背包旅行了将近三年时间,没错,纯旅行,啥都不干,那时候没什么自媒体,写了文字拍了照片不知道往哪里发,反正发哪里都不赚钱,后来因缘际会地出了几本书,可这年头出书也不赚钱啊,毕竟我的书又没有大卖,所以真的是纯粹为了旅行吃了三年苦,也没什么实际的目的。

后来到2013年年底,我从新西兰打工旅行回国,一方面是长时间旅行造成了严重的身心疲劳,一方面是身上的钱该花的都花得差不多了,再不赚钱就只能喝西北风,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为什么到上海来?还不是因为我在上海有朋友,可以先借住在他家沙发上?

都知道在上海竞争压力大,像我这样职业生涯已经“中断”了三年的人,想找工作肯定难上加难,我那时候给了自己三个月时间,如果三个月找不到工作,我就离开上海。

没想到还挺顺利,仅仅一个月左右我就入职了携程,说起来也“巧合”,曾经我在上海办过几次旅行分享会,分享会上认识了几个工作人员,其中有一个人就在携程工作,她内部推荐了我去携程面试,我便很顺利地通过了。

当然,携程作为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招聘流程很严谨,并不是只要有人推荐就能进去,既然携程招了我,肯定是因为我身上有某些资质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后来我想想,他们之所以把我这样一个“非典型”的职场人招进去,主要原因是携程的业务转型给我带来了契机。

携程从做商旅起家,哪怕到现在,很多人一提到携程,还是觉得携程的主要客户人群是商旅用户,但随着旅游消费升级,越来越大的自由行市场让携程不得不重视,然而,携程没有自由行的基因,也没有自由行的相关人员配备,怎么可能开展自由行的业务和开发自由行的旅游产品呢?

于是像我这样有着大量自由行经验,并且在自由行过程中认识了大量同样有着自由行爱好的“潜在客户”的人,就被“不拘一格”地招进了携程工作,负责的正是管理和运营现在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的旅游自媒体人,由此引导自由行旅游产品的消费。

问题是,像我这样的人在携程显然属于“非典型”员工,早前我的旅行经历基本上是穷游,跟商旅起家的“高端”携程搭不上边,我在进入携程工作之前都几乎没用过它,而且我在进入之后才发现,自己差不多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周围没什么人懂自由行,也没什么人懂自由行的消费者,甚至,都没几个同事真的像我一样热爱旅行。

我虽然很感谢当时携程在我最需要工作的时候“解救”了我,但可惜我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职场人,再加上我自己热爱旅行,对这份工作存在着许多理想主义,也就慢慢地感觉在这家公司里越来越不适应。

首先,携程是一家在线旅游的互联网公司,这实际上说的就是,携程本质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只不过它正好做的是旅游,对大多数员工而言,他们做的就只是一份互联网工作,区别只是携程正好在做旅游罢了,对他们而言,做不做旅游无所谓,反正都一样,这跟我的理念不太吻合,也就使得我想推动一件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没人愿意帮我,领导也不支持,我要么不做,要么就一个人去做。

然后,因为公司足够庞大,流动又非常快,每个员工都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缺了谁都照样转,而且大团队“作战”,成功了不一定是你的功劳,失败了也不一定是你的责任,因此很多人都只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60分,无功无过就好,毕竟做到60分和做到90分拿到的钱都一样,我何苦为难自己?除非我做到90分能给我拿到相应的奖金,于是,像我纯粹因为理想和兴趣要把事情做到90分的人,就会引起很多不满,也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还会让领导不舒服,后来我也不知不觉地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只求做到60分就好,来适应大环境。

再者,大公司都有的“通病”,那就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不太懂这些,也不想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这种事情上,但问题是,你必须得站队啊,或者被人贴上标签强行归队,不管是站错队或者归错队,你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这跟你的工作能力强不强其实关系就不大了。

所以最终,我选择了离开携程,这是我自己的决定,就像男女朋友分手一样,只有合不合适,没有谁对谁错。

但说到底,都是因为,我发现,我自己在携程工作的那两年多时间,我居然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爱旅行了。

【敬请关注】

微博:@刘小顺

更多信息,请在网上搜索关键词“刘小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