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自由行旅行团
两棵菜,讲述他们的首次欧洲自由行人物:花菜 、西兰花跨越:巴黎、瑞士、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历时:30天人均:2.5W RMB/人文Ⓒ / 花菜摄影Ⓒ / 西兰花编辑排版Ⓒ / 花菜、西兰花阿
两棵菜,讲述他们的首次欧洲自由行
人物:花菜 、西兰花
跨越:巴黎、瑞士、西班牙、意大利、希腊
历时:30天
人均:2.5W RMB/人
文Ⓒ / 花菜
摄影Ⓒ / 西兰花
编辑排版Ⓒ / 花菜、西兰花
阿斯塔纳航空的飞机餐真的让人蛮有食欲的,昨晚18:00点吃的老北京火锅已经消化光,凌晨3点居然飞机加餐,有点意外。
吃饱喝足后拉开窗帘,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第一次在天际观赏到从黑夜跨越白天的奇观!我掏出手机拍下今生看到最美的“日出”
因为空座很多,大家基本上一个人一排地躺着。我始终还是因为紧张兴奋睡不着,只能不停地喝水吃东西上厕所。秒睡功能NO1的西兰花被我出出进进惊醒很多次,随后又以惊人的速度秒睡。
几个小时后,西兰花醒了,开始陪我看最新的《奇葩说》。
漫长的N个小时后,终于,飞机降落在哈萨特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纳——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
第一次出亚洲,感觉整个脑袋都是晕的,下机后,我在阿斯塔纳的机场内厅站了足足3分钟,不知道该去哪。
此刻,突然有人拍我的肩膀,扭头一看,原来是一对中国小夫妇,他们问我在哪可以吃东西,我摇了摇头。不远处一个阿斯塔纳的女工作人员突然走了过来,问我们为什么一直站在这儿。
半晌,没人吭声,老公看向我,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进入角色,一时懵逼磕磕巴巴地说我们转机去巴黎,问她应该往哪儿走。
她指了指墙边的扶手电梯,要我们去安检。我没转过机,不知道转机还要再次安检,以为她没听懂,就把哈萨特斯坦到巴黎的机票掏出来给她看。她很坚定地指着电梯,要我们上去先安检。我又问上面有没有吃的,她说有。
原来转机也是要重新安检的,丢人了~~我红着脸假装镇定地对旁边的中国夫妻说转机的乘客要先去二楼安检,餐厅全在上面。他们一边感激我一边说,会说英语真好。我汗颜!
刚上电梯就看到一个中国男孩和安检老外在争论,也许是哈萨特斯坦人民没见过鸭脖子,一直怀疑这个鸭脖子有问题要扣下来,中国男孩很激动地解释This is duck neck. Chinese food…巴拉巴拉。安检老外示意我们先,让我们出示机票和护照,还问我们为什么在这转机,我说cheaper。他感觉有点难以置信,扁了扁嘴。
总而言之,我们很轻松地通过安检。不一会,那个和安检老外争论的中国男孩带着他的包也过来休息区,我们好奇地问他刚刚怎么回事。
他无奈地笑了笑,说,无非是看到我带了烟,想找个借口捞几包烟罢了,国外烟很贵的,送了他一包就放我进来了。
我讶异无比…心想,这TM才踏出国门就看到这么负面的一幕?
因为等待的时间实在很长,陆陆续续地几个中国小伙伴开始一个个聚在一起,大概有7、8个中国人。
转机的七个小时里,大家各自分享着经历。七个小伙伴中,除了被安检要烟的小伙子要回俄罗斯工作以外,剩下的全是去巴黎在此转机的。当中出国经验最丰富有三位大神:西班牙留学的女孩MO,来过巴黎无数次,趁着假期来巴黎找同学玩;刚回国探亲完的新西兰籍中国女孩Cle,也是接着机会来欧洲玩;还有一个独自背包游世界的大姐蓝莓,旅行阅历极其无比丰富(后来飞机上小觑得知,已去过小100个国家)。再剩下的就是像我们一样第一次来欧洲的菜鸟鸟。
一整个下午,我和西兰花膜拜地听着三个大神分别分享她们在巴黎、西班牙、意大利和新西兰的经历,羡慕不已!
老实说在MO没有介绍巴黎多么多么值得一去之前,我对巴黎印象真的只有shopping和铁塔而已。都说浪漫巴黎,有多浪漫?构成浪漫的元素到底是什么?去之前我是完全体会不到的。现在想想无非是没见过世面时的自以为是罢了。
虽然整个下午大家一直在聊天,转机的七个小时还是特别难熬的。因为阿斯塔纳的候机室实在是太TMD的小了,几乎没什么逛的地方,休息区更小,就几张铁板凳,还没有WIFI。就算想蹭餐厅的WIFI也因为手机卡没激活不能接受验证码短信。(我们的手机卡只有到欧洲才能激活,准确说是西欧)
关键是没吃饭肚子饿得慌,等几个小伙伴们聊天聊到忘形后才想到去找吃的,可时间又尤其尴尬了,后悔泡面放在行李箱里托运,忘记随身携带。有两个小伙伴由于在上一班的飞机上一直处于入睡状态,凌晨的那餐饭也没吃成,为了保险起见,大家也只能守在检票口吃着包里的干粮和水。
就在我们几个肚子快饿扁的时候,终于宣布检票。
再次登上飞机的时候已经疲惫得完全没了兴奋之情,还要继续坐整整八个小时的飞机,即便又加强了晕车贴还是抵挡不住脑袋的眩晕,可怕的是整个行程我依旧睡不着。
没想到大牛之一的蓝莓姐跟我们坐一排,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职业是老师,一到寒暑假就会一个人出来旅行,目前为止已经独自旅行过小100个国家了。
每次旅行她都是穿最破的衣服,背最旧的包包。说实话,她的那身行头普通的简直不要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安全行走世界”她诚恳地说。
她说我们去的五个国家里,罗马、巴黎是治安最差的,小偷特别多,尤其是景区和商圈附近,守着点搞中国团,治安最好的是瑞士、威尼斯和圣托里尼。
(转机时的伙食)
她还分享了我们一套安全秘籍:
不要穿名牌,不要露富,让自己看上去尽量像本地生活的穷学生或者穷人,逛景区的时候多跟白人站在一起,由于中国团在国外出事几率很高,在景区时尽量避免和中国团走得太近。像黑人、吉普赛人等主动打招呼,千万不要去理,很多吉普赛人抱着小孩,或者单独一个小孩都很有可能是骗纸。
(由于我们去的时候碰上法国大选,街道治安管理特别严,上下三张图源自网络)
其实,欧洲本地人素质都比较高的,犯罪的多是非法移民过来的有色人群,像黑人、阿拉伯人、吉普赛人…他们本身没什么文化,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加上欧洲本身等级划分就极其严重,穷人区、富人区、移民区等区域划分得特别鲜明,种族素质差异,社会遗留问题加上生活所迫,这部分人更容易滋长犯罪。
为什么中国团在国外老是会列为抢劫目标?
你想想,一群亚洲人举着五颜六色的小旗子在欧洲大街上走,目标能不大吗?加上跟团免不了购物,有些黑心导游为了吞汇率差价,提前就跟客人换很多欧元现金,很多国人并不知道在欧洲,提着购物袋,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是极其容易被“盯上”的。
犯事的老外抢几次中国人就知道中国人喜欢购物,身上会带现金,所以成群守在购物区,瞄准中国团,瞄准中国人,一抢一个准。
提到这,我真的觉得中国人挺可怜的,很多老外觉得在景点被抢的中国团人傻钱多,很多中国网民吃着瓜酸酸地的说谁让他们出国,有钱出国就料到被偷被抢!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真正的有钱人会跟团吗?不会的,他们有私人飞机,有私人导游,有私人司机...
报团主要是哪些人呢?主要是那些活了半辈子才有时间和存款走出国门看一看的退休大爷大妈,还有被工作和家庭压榨得实在抽不开身,只能趁假期图个便利的工薪阶层。
他们睡在郊区的酒店,每天早上六点被叫醒,坐着摇摇晃晃的旅游大巴晃三个小时才到市中心,旅行社留给他们最多的自由时间不是尽情游玩景区,不是体验当地文化,而是购物!他们被关在购物区,不逛到规定时间不能离开。每天跟赶杀场似的赶行程,一天换一个酒店,换一个国家,就当自己环游了世界。
他们拽着半辈子的积蓄,看见国外的名牌打折,恨不得把这辈子的本都捞回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辈子没用过好东西,没怎么用名牌啊!就连本地人都不会到老佛爷、香榭丽大街上扫货的,来扫的大部分都是谈不上太有钱的中国人。他们看见稍微便宜的名牌就跟逮到似的。
“好不容易出趟国,眼前这个打折的东西不在这儿买就亏了。”这是他们的普遍心理。
深究下来,都是可怜人。
我不太同意笼统的去评价外国安全或者不安全,欧洲乃至美国很多社会问题是基于民族问题,种族素质差异。国人间贫富差距再大,不会写在脸上,但在国外,肤色和出身是那些人永远无法遮盖的贵贱标记,对于他们而言生存在这样的世道会更加艰难!
我想表达的是,差异源于社会历史遗留问题,无所谓好坏,每个国家都有负面的东西,也有正能量的一面。纵然每个国家生活法则不同,尽可能地去适应他们的规则,提前做好的准备,从而规避风险,才是出门在外的我们应该做的。
最后,偷也好抢也好,其实都是出国旅行碰到的极端案例,只要按照每个国家的规则走还是挺安全的,两棵菜在整个30天欧洲行程里,从头到尾都非常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好几次旅行过程中碰到困难都有好心的老外主动出手相助,还有太多太多国际友人之间的暖心事件,这些都留给以后相关章节再说吧....
本章总结:
1、烟这玩意在欧洲卖得特别贵,防止不良事件发生,最好提前办托运。
2、尽量把自己打扮得跟本地人一样、没事不要在街上拿着地图晃悠、不要在景区东张西望,不要表现得自己像个游客。
3、景区的时候多和白人站在一起,拍照时避开旅行团,尤其是中国团,以免太显眼成为猎物。
4、不要戴名牌,不要拿着名牌包装袋在街上走,出门少带现金,不要亮出大额欧元,购物完立刻拆掉包装袋塞进包里。
5、尽量不要单独出门,晚上减少外出,少管闲事,警惕主动找上来的有色人群。
6、切忌把护照带在身上,最好锁在酒店保险箱,护照只带上复印件就好。(PS:有朋友的护照就在巴黎地铁上被偷过,要补办临时护照,耽误好几天行程,真的很麻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