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飞猪旅行 老大

作者:云掌财经/王新荣尽管在很多专业人士眼中,携程目前仍是国内能够提供最好服务、最优价格的在线旅游平台。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关携程的用户投诉频繁爆发,多次演变为大小不

作者:云掌财经/王新荣

尽管在很多专业人士眼中,携程目前仍是国内能够提供最好服务、最优价格的在线旅游平台。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关携程的用户投诉频繁爆发,多次演变为大小不一的舆论事件,这让携程的口碑与品牌在大众层面节节败退。

2017年对携程而言是黑暗的一年,捆绑销售和亲子园事件使其内外声誉均受到严重影响,进入2018年,麻烦并未终结,用户投诉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个案对携程品牌及口碑的减损仍在继续。

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系列资本运作使得携程成为了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但在享受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增长红利的同时,携程也付出了相应代价。一系列看似偶发的舆论事件,不仅引发了用户对携程的普遍质疑,也暴露了携程当前增长模式的困境和局限。

图片来源:网络

外部舆论压力带来的危险如今已经转化成实际的数字呈现在携程的掌舵者面前。

最新发布的一季度财报中,携程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9%;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亿元(约合1.70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200万元,上一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50亿元,同比增幅达20倍。

但隐忧同样存在:一季度,该季度携程交通票务服务营业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1%。

作为携程两大营收来源之一,交通票务营收同比持平、环比下跌绝对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而在行业规则改变的背景下,这块营收占比举足轻重的业务盈利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

此外,就在携程发布一季度财报一周前,美团旅行大力对外传播其酒店间夜量首次超越携程系总量的消息。根据美团方面提供的信息,2018年3月,美团酒店以2270万的单月间夜量首次超过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的总和。同时,2018年第一季度,美团酒店以5770万的订单总量,位居行业第一名。

美团将自己的胜利归结为两点:用户年轻化,三四线城市用户增长快;美团点评“吃住行游购娱”平台优势明显。

携程没有回应美团这次的单方面“挑衅”,但在双方此前的多轮隔空对话中,盈利能力薄弱一直是携程攻击美团酒旅业务的重要依据。

对于携程近年来遭遇的舆论问题,一位拥有多年经历的旅游圈资深人士认为,看似偶然的事件实则反映出携程忙于收割市场,未能基于当前的行业地位提升整个行业发展水平的事实。

这在携程的传统优势业务酒店上体验尤为明显。

从事酒店分销业务的何强对此有深切感受,“携程吞并艺龙和去哪儿后,内部系统打通,议价能力更强,肆无忌惮,酒店非常被动。”

“如今整个酒店行业都在为携程打工。”何强如此感叹。正因如此,竞争对手如飞猪、美团推出的新产品和策略受到了酒店业的欢迎。

并非所有人都不认同携程的做法,在王京看来,携程的做法是商业竞争下的合理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从资本的角度能否持续给投资人回报,“中国现在的社会是赢者通吃,所有的东西不断地变大,不断地给股东回报,换成你是携程的老板,在这样一个算法面前,你能做什么?我觉得你基本上也没有自己的能力要做什么了。”

高效运转保障了携程通过规模优势维持了持续增长和盈利,这是携程骄傲的盔甲,但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它的软肋——尽管被携程攻击盈利能力薄弱,但这恰恰也是美团得以在酒店业务上向携程发起猛烈进攻的原因。

去年12月,原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地上交通CEO陈刚被任命为去哪儿CEO,原CEO谌振宇将升任去哪儿网董事长。一位携程内部人士告诉《深网》,这次调整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严格管理去哪儿的收支,过去几年去哪儿的亏空太大。

在携程的大盘子里,去哪儿这家原先信奉大投入、大产出,以激进的市场策略高举高打的公司,如今被缚住了手脚,投入产出比成为更加重要的考量。这是携程止血的必然选择,带来的后果则是为美团猛攻三四线城市的中低端酒店提供了绝佳契机。

上述人士表示,“去哪儿的人现在不知道该做什么,庄辰超时代在中低端酒店业务上积累下的线下优势,正在被美团追赶甚至反超。”

处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老大的位置上,携程的处境却被用户体验和竞争需求卡在了尴尬的位置上,进退维谷。一时的调整或者妥协终究是缓兵之计,携程需要找到真正的解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