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意大利团队旅行
米兰CityLife如果你想要去意大利旅行,那么在米兰则有了一个新去处,那就是2017年12月初开幕的 CityLife商业区。它不仅地铁直达,也有着一应俱全的功能--尽管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
米兰CityLife
如果你想要去意大利旅行,那么在米兰则有了一个新去处,那就是2017年12月初开幕的 CityLife商业区。它不仅地铁直达,也有着一应俱全的功能--尽管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这些都已成为了大型商业区的标配。不过,作为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米兰所带来的可不止这些。
© CityLife
CityLife商业区于2004年启动,是欧洲城市复兴运动的最大项目之一。这片由欧洲的保险业巨头忠利集团(Generali Group)带头开发的城市综合体区域,为著名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和矶崎新(Arata Isozaki)所联合设计。
CityLife商业区效果图
而 CityLife的标志,当之无愧就是这三栋摩天大楼。首先,由扎哈·哈迪德所设计的忠利大厦(Generali Tower)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其随着楼层递增而逐渐扭转的楼体,至顶端则最终面向城市中心的米兰大教堂;在地面层按规整几何轴线布置,并通往 CityLife的商业购物区和米兰地铁系统。
忠利大厦 © Zaha Hadid Architects
忠利大厦 © Zaha Hadid Architects
商业区开幕后,忠利大厦凭借着其流畅的轮廓和特别的造型,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而说到它的设计师扎哈·哈迪德,中国人应该更加熟悉。她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是广州大剧院,而后位于北京的银河SOHO和望京SOHO,都成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标性建筑。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1950-2016)
对全世界建筑界而言,这是一颗巨星的陨落。她几乎影响了所有做建筑类设计的人。学建筑的知道“扎哈在建筑界相当于居里夫人于物理界”,甚至认为“她就是天才的代名词”,她的建筑让我们看到城市生命力的喷薄和流动。
她有着“曲线女王”之称,就算你再不喜欢她的风格,也不得不被她那惊人的曲线震撼。她执迷现代主义、新未来主义,任由想象力在严谨的数学和几何学土壤里野蛮生长,留下那些美轮美奂的作品,让我们领悟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广州大剧院 © Zaha Hadid Architects
银河SOHO© Zaha Hadid Architects
望京SOHO© Zaha Hadid Architects
她的作品还包括北京新机场航站楼、以及最近投入使用的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King Abdullah Petroleum Studies and Research Centre)。这些建筑物都充满了不规则线条与超现实主义色彩。这一点还体现在 CityLife住宅区中的七栋公寓楼上。
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 © Zaha Hadid Architects
三年前,在商业区还未完工时,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一部分住宅区就已经敞开了大门。其独特的建筑元素包括蜿蜒的弧形阳台和屋顶的轮廓,以及大片木质结构在外立面上的应用。
CityLife住宅区© Zaha Hadid Architects
CityLife住宅区 © CityLife
CityLife住宅区 © Zaha Hadid Architects
而在购物区内部,同样由该团队设计,竹制地板、竹制天花板和竹制柱子为游客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环境,带来温暖的触感。这些竹子经过精细处理,有着良好的耐用性,并经树脂涂层以及五轴CNC切割机打磨出柔和的形状,最后由手工进行整理和装配。天花板和柱子之间的衔接也显得十分自然。
CityLife购物区 © Zaha Hadid Architects
CityLife购物区 © CityLife
CityLife购物区 © Zaha Hadid Architects
另一方面,丹尼尔·里伯斯金的作品在这里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包括三座摩天大楼之一的C座--里伯斯金大厦(Libeskind Tower)。这座大厦高175米,共有28层楼,底层设有一个三层高的大厅,也可从向下通往购物区和地铁站。不过这座建筑2015年才开工,目前进度只有20%,想要一睹其真容还得再耐心等等了。
里伯斯金大厦模型 © Libeskind
里伯斯金大厦的造型同样令人期待,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圆顶建筑。它有着两个特别的元素,一个是内凹的角度变化,另一个是顶部皇冠状的结构。大厦顶端部分的特点是帮助完整描绘整个建筑物形态的玻璃结构几何线条,它对于总体曲线的闭合让设计理念能够更好体现。从功能角度来看,这部分结构中隐藏了冷却塔、电梯以及相关的维护系统,可以通往建筑的外立面。
里伯斯金大厦(左一)效果图 © Libeskind
而目光转向住宅区,除了扎哈·哈迪德所设计的一半,另一半的住宅楼则是由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显然我们能发现从整体视觉效果上来看,里伯斯金的设计要显得比较柔和,线条也比较规则--尽管棱角分明,但是视觉冲击力相比要小不少。不过这两边的色彩都相差不远,同样都在外立面上添加了大型木制垂直面,看得出来这两边都是一个小区。
CityLife住宅区 © Libeskind
CityLife住宅区© Libeskind
剩下一栋由Andrea Maffei与日本建筑师矶崎新所共同设计的安联大厦(Allianz Tower),外部造型灵感则来源于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Brâncuşi)的《无尽柱》(Endless Column),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设计了跨越六层楼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稍微弯曲的立面。
安联大厦
安联大厦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无尽柱》
以《无尽柱》为概念的建筑其实不止这一座,据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称,其设计的南京金奥中心的大厦结构体系被命名为“无限柱”,同样是在向雕塑《无尽柱》致敬。
南京金奥中心
摩天大楼在意大利并不算多见,如今却有三座在米兰相伴矗立,也算是一道新的风景。随着功能完善的 CityLife开幕,想必这里会成为当地人和游客的新据点。
©CityLife
本文部分文字编译自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YT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