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航空旅行的态度

眼看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春节了,回家的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的抢购也已经拉开了序幕。也就在这个时候,1月17日,东航和海航宣布搭乘航班旅客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

眼看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春节了,回家的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的抢购也已经拉开了序幕。也就在这个时候,1月17日,东航和海航宣布搭乘航班旅客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随后,南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等多家航空公司也随即跟进,宣布自家公司解除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禁令。

各大航空公司宣布开放使用手机

去年9月19日,中国民航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以下简称《规则》)第五次修订版,将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否在飞机上使用的"审批权"下放给各航空公司。大家也纷纷猜测手机禁令不久后就将接触,但是仅仅4个月后,航空公司就在春假前夕突然爆出消息,抢占春节的先机,吸引客户,着实让人惊喜。终于,手机上的飞行模式不再是一个摆设了。

找回存在价值的“飞行模式”

就这样一个似乎每个人都欢迎的好政策,却也是另一个小行业的毁灭打击。

南方航空Gateway

没错,就是各类的航机杂志。

相信经常乘坐飞机出差或者旅游的朋友们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航机杂志是不会陌生的,在漫漫的飞行中没有手机,缺乏娱乐的产品。除了一部分人会自带图书,或者听音乐、睡觉的选项,会有不少人选择打开随机的航机杂志打发时间。据调查,航机杂志日常的阅读几率在5%到10 % 左右。

不知道大家还是否记得之前华为入住英国地铁,让英国人改变地铁读书习惯的新闻。原来英国人在乘坐地铁时,总会准备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来打发地铁上的乘坐时光。在华为进入英国后,完善提高了地铁系统的wifi覆盖率,原本的书籍与报纸变成了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同样的情况,由于封闭的机舱环境与屏蔽无线信号,航空旅行杂志占尽了优势,广告业务自然是风生水起。传统纸媒江河日下,而航空旅行杂志却似乎风景这边独好。

飞机上的阅读

早在航空旅行刚刚开始的年代,航机杂志就已经出现在飞机上服务出行的乘客。 早期的航机杂志主要罗列了旅行目的地商品和可提供的商品, 夹带着航空公司的自我宣传和航班咨询、乘坐须知等信息。之后, 陆陆续续出现一些介绍航空技术,飞行中的故事之类的专栏等等。

而到了航空旅行走进了更多大众平民的当下,航机杂志越来越陷入内容同质化的泥潭,缺乏原创内容,可读性不高,虽然印刷越发精美,广告的版面却越来越多。俨然成了广告中插内容的局面。

以业内知名的航空旅行杂志《南方航空Gateway》为例。南航集团公司将文化传媒产业定位为骨干支柱产业。集团旗下的中国南航集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更是改制上市。足见南航对文化传媒的重视。不论是发行量与杂志的整体质量,《南方航空Gateway》都是佼佼者,但是这份杂志相对传统纸媒的杂志,依然纯在着广告篇幅占杂志大量的篇幅,大量的广告布局缺乏设计感,杂乱的分布将文章内容严重割裂等的缺陷。

南方航空Gateway

哪怕是几年前,互联网新媒体的压榨也已经是初见端倪,虽然ipad、各种平板等的使用,机组人员早已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今彻底的放开管制,开放wifi,对航空旅行杂志的打击就不可谓不大了。互联网新媒体已然不可逆转,如果航空媒体依然抱着自己是高端平台的态度等钱来,不为适应市场而改变,也许航机杂志的严冬即将悄悄降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