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旅游资源
酒泉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肃州区,邮政编码:735000,电话区号:0937。 整个酒泉市行政区域东接甘肃省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酒泉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肃州区,邮政编码:735000,电话区号:0937。
整个酒泉市行政区域东接甘肃省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
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万1200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
城区面积 76.4 9 平方公里(不含嘉峪关),城区规划总面积273平方公里(不含嘉峪关规划的260平方公里) 全省第二大。
酒泉市人口合计110万(2010年)其中城市人口70万,城镇化比率64%。
在全省14市中排名第3,前2名依次为:兰州 、天水、接下来是酒泉。
酒泉城区人口40万人,在甘肃仅次于兰州,天水。
全区共辖肃州区、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代管敦煌市、玉门市,市政府驻肃州区。
全区有汉、蒙古、哈萨克、回等24个民族。
酒泉人在浩漠奇山里创造了新时代壮美画卷:酒泉大地拥有15万公顷耕地、466.3万公顷牧草地。
在48个矿种的572处矿床中,举世无双的矿产令人惊心羡慕,其中塔尔沟钨矿为亚洲第一大钨矿,老君庙则是我国最早的天然石油基地,黑沟铁矿被酒泉的铁山精神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并与酒钢之魂一齐写在了共和国的工业史上。
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古老的西、氐、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先后在这里游牧狩猎,互争雄长。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大败匈奴后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阳关、玉门关),修长城,设亭障,移民屯田,发展农耕,开通丝路,掀开了这里开拓发展的新篇章。
从此,在这片神奇的绿洲上,孕育发展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关隘要塞、长城烽燧、大漠驼铃、画工青灯、石窟佛陀,悲壮的征战、开拓的艰辛、传奇的故事、豪迈的诗篇,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各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张骞“凿空西域”后,这里成为汉朝经营河西、开拓西域的重要基地和战略前哨。
绵延起伏的汉、明长城,立守千年的阳关、玉门关、肩水金关,为雄伟的长城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两汉、魏晋、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延伸、扩展、繁荣,作为“华所交”之地,这里成为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必经通道和重要中转站,为促进中西两大文明的广泛交流,互相吸纳,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全区境内分布着一千余个独具魅力的西部文化胜迹。
以莫高窟、榆林窟为代表的古代石窟艺术;以瓜州城、桥湾城区、玉门关、阳关、汉、明长城及100余座烽燧为代表的古长城、关隘遗址;以酒泉钟鼓、白马塔、金塔为代表的古建筑艺术;以敦煌祁家湾、酒泉下河清等为代表的古墓群遗址,加上火烧沟文化遗址、赵家水磨道遗址以及被誉为本世纪文史资料第五大发现的“悬泉置”遗址等,都向人们追述着酒泉地区昔日的风采。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辉煌的历史文化为酒泉留下了丰厚的资源。
纯朴、勤劳的人民也为酒泉创造了解优越的经济、文化环境,集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形成了特有的三大资源优势: 一是丰饶富庶、开发便利的水利的水土资源。
全区有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积雪区的三大河系、16条河流,地表水年径流量33亿立方米,其中可供工农业开发的27亿立方米。
地下水总补给量29.7亿立方米,可开采利用的水能蕴藏量22万千瓦解。
总耕地面积226万亩,森林81万亩,草原6689万亩,还有宜农宜林荒地478万亩。
二是得天独厚、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
全区矿藏种类多,储量大,品们高。
已探明的5个成矿带共有矿点572处,其中经国家地矿部门勘察认定,构成矿床的92处,矿种48类,均分布在走廊南北的山脉中。
金属矿藏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锰、钨、铬等,其中位于肃北县塔尔沟的钨矿储量居亚洲第一,大道尔吉铬矿储量居全国第三,黄金开采量居甘肃省首位。
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油、石棉、菱镁、萤石、芒硝、煤炭、大理石、花岗岩等。
其中石棉储量居全国第三,菱镁储量居甘肃省第一。
石油资源也十分丰富,是全国最早开发的石油工业基地。
三是绚丽多姿、闻名遐迩的旅游资源。
全区境内遗存着大量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胜迹。
已查明的文物景点有1153个,其中国家级文物景点14处。
省级208处。
目前,已开发利用98处。
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矗立千年的阳关、玉门关,神奇的鸣沙山、月牙泉,别具一格的民谷游、庙会、狩猎等旅游项目,吸引着海内外旅游观光者,是古丝绸之路上旅游黄金地段。
由于该区地处亚欧内陆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形成了四大优越的环境: 一是农业开发环境优越。
全区海拔1100—1500米,年日照时数3033—3316小时,年平均气温3.9—9.3℃,昼夜温差13.9—16.4℃,有效积温1755—3611℃,平均无霜期118—159天,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发展农牧业。
耕地大部分由雪山融水自流灌溉,农田水利设施成龙配套,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目前已种植粮食局、棉、油品种500个,林果、蔬菜品种300多种,养殖农畜、家禽20多种,鱼类十几种。
其中锦丰梨...
敦煌行政区划图
敦煌市是酒泉市下辖县级市,下辖9镇。
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东经92°13′至95°30′,北纬39°40′至41°40′。
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
总人口20万人,城市化率达57%。
总人口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回、蒙、藏、维吾尔、苗、满、土、哈萨克、东乡、裕固等27个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2.2%。
敦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原原始部落自原始社会迁涉之词,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市属甘肃省直辖,酒泉市代管。
现辖9个镇,分别是: 1、沙州镇 地处敦煌市中心地段,是敦煌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总面积8.7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人口6万余人,全镇辖北街、红当、北台、南街、文庙、梨园、古城、桥北共8个社区。
2、七里镇 地处敦煌和青海油田“两城”之间,国道215线、省道314线穿境而过,是典型的城郊乡镇,更是敦煌的“西大门”。
全镇辖7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6平方公里,6.3万人(石油城5万人,镇区1.3万人)。
3、肃州镇 位于敦煌市城郊,东连市区沙州镇,西连青海石油管理基地,南靠白马塔旅游风景区,敦煌城区主干道阳关路横穿东西,新城区古城路南北贯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镇域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398亩,辖10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5920户,21087人,是敦煌市的人口大镇、土地大镇和发展重镇。
4、莫高镇 地处敦煌市东郊,由原三危乡、五墩乡合并成立,因毗邻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而得名。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交通运输便利,是敦煌市重要的交通节点,素有“敦煌门户”的美誉。
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30448亩。
辖8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万人。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交通运输便利,国道313线贯穿全镇,机场、火车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均坐落于此,是敦煌市重要的交通节点,素有“敦煌门户”的美誉。
5、转渠口镇 地处敦煌市北郊,素有敦煌“北大门”之称,国道215线呈南北向纵贯全境30公里,敦格铁路、瓜敦高速和城市北外环路呈东西向横穿过境,是2002年省批的建制镇,2006年原吕家堡乡撤乡并入转渠口镇,是敦煌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镇之一。
现辖9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5024户,18551人,区划面积108.7平方公里,耕地5.3万亩。
6、阳关镇 距市区64公里,全镇辖5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1260户,5500人,葡萄定植面积达到20000亩,是敦煌市“一镇一业”、“一镇一品”葡萄生产专镇。
7、月牙泉镇 因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而得名。
月牙泉镇地处敦煌市南郊,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全镇总面积2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475亩,辖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2529户,9510人。
8、郭家堡镇 位于敦煌市区东北11公里处,属党河灌区下游绿洲地带,总面积16.8万亩,东与青海石油管理局农场相连,西、南与莫高镇毗邻,北与转渠口镇接壤,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现辖六号桥、前进、大泉、梁家堡、七号桥、土塔村共6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8878人,耕地29102亩,人均3.3亩。
9、黄渠镇 位于敦煌市东北部,距市区约20公里,现辖5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2747户,10271人,区划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33717 亩。
参考资料 敦煌市人民政府网站 《美丽敦煌》 网页链接
嘉峪关在哪里?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8°17′,北纬39°47′。
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嘉峪关市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距省会兰州776千米;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