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社取消出行违约

(北京时间记者 杨凤临 报道)今年2月,张女士一家计划去马尔代夫旅行,不料马尔代夫国内突然进入紧急状态,张女士取消行程后起诉旅行社要求退全款4.62万元。旅行社称已将费用支付

(北京时间记者 杨凤临 报道)今年2月,张女士一家计划去马尔代夫旅行,不料马尔代夫国内突然进入紧急状态,张女士取消行程后起诉旅行社要求退全款4.62万元。旅行社称已将费用支付给当地地接社,只能返还利润3000元。法院一审判决旅行社返还张女士一家3000余元,张女士夫妇不服,提出上诉。8月1日上午,一中院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现场

张女士一家三口计划春节前夕去马尔代夫旅游,并于2017年12月26日与北京四海顺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签订了《团队出境旅游合同》,约定旅行社为张女士一家三口提供6天4夜的马尔代夫旅游服务,出发日期是2018年2月6日,结束日期是2月11日。

自从签订旅游合同后,张女士夫妇就开始关注马尔代夫的情况,以便提前做好旅游攻略。张女士回忆说,出发前几天她注意到有新闻报道称因为游行示威导致马尔代夫政局陷入动荡,2月 2日,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提醒中国公民近期应谨慎前往马尔代夫。5日,外交部就建议暂勿前往,到了6日外交部再次提醒暂勿前往,而且建议取消行程,提醒有效期截至2月28日。

张女士说她从2月2日起就开始咨询旅行社旅游是否有危险,是否有必要取消,对方的答复是:“没有危险,你自己看情况决定是否取消。”经过一番纠结,2018年2月6日凌晨3点左右,预定出发当天,张女士通过微信联系旅行社人员要求退出旅行。“我们预订的旅行时间刚好就在当地局势动荡期间,有孩子在,不敢冒险。”张女士说。

2月6日,国家旅游局曾提醒中国游客暂勿前往马尔代夫旅游

取消行程后,张女士一家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旅行社退全款,而旅行社称已将费用支付给当地地接社,只能返还利润3000元。协商未果后,张女士将旅行社诉至法院,要求退还旅行费4.62万元。

旅行社辩称,按照旅游合同,去马尔代夫的航班于2月6日凌晨6点55分起飞,此时相关政府部门未对马尔代夫提出旅游预警信息,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时间是当天中午11点12分,晚于出行时间。旅行社还称,已将4.3万余元付给地接社,且已告知张女士机票是团队票,不可退改签。旅行社与航空公司和酒店沟通过,均不同意退钱。但旅行社可将利润3000元退还。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张女士在出行的当天通知旅行社解除合同的理由为马尔代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未能提供证据。法院判定,旅行社返还张女士旅游费3000元,驳回其他诉求。

张女士一家不服提出上诉。张女士一家认为马尔代夫局势紧张属于不可抗力,故解除旅游合同。今天上午一中院开庭审理此案。

庭上,张女士提交新证据,说明当时改签退票的规则等。还提交协助证明,证明目的首航机票、水上飞机总共2万余元已经由地接社全额退款给旅行社。“旅行社说4.62万服务费里,除了机票、水上飞机,剩下的2万余元全是酒店费用,酒店不可能这么贵,而且我们没有入住为什么不能退款?”张女士仍坚持要求旅行社退全款。

对此,旅行社称,官网发布公告是在起飞之后。地接社退回的2万余元及3000元利润可退给张女士,而2万余元的酒店费用,是酒店拒绝退还,旅行社只是中介机构无法返还。旅行社还辩称,如果完全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出发前当天取消行程属于违约,只能返还旅游费用的10%。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后,此案未当庭宣判。

庭审结束后,被告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天乘坐同一架航班赴马尔代夫旅行的总共有60人,除了张女士一家三口临时取消行程外,其他人全部按时出发。“他们都很顺利的按照原计划旅行,没有遇到任何危险。”该负责人还表示,一审时航空公司、水上飞机项目拒绝退款,所以他们只能返还张女士一家3000元利润。“7月26日,二审开庭前,航空公司和水上飞机项目突然同意破例退款,这笔钱已退回旅行社,我们会如数退给张女士,但酒店方目前仍拒绝退款,我们也无能为力。”

北京时间记者查阅公开报道发现,今年2月,马尔代夫国内进入紧急状态期间,很多早已签了旅游协议、计划赴马尔代夫旅行的中国游客不得不取消行程,不少游客在向旅行社或者旅行网站申请退款时遭遇退款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