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美国公路旅行的由来

方案论证、技术会商、课题攻关……王飞雪每天忙得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王飞雪:逐梦北斗耀苍穹 ■解放军报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方案论证、技术会商、课题攻关……王飞雪每天忙得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王飞雪:逐梦北斗耀苍穹

■解放军报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谭 芳

"核心关键技术引不进、买不来,唯有自主创新、大胆突破,才能让中国北斗闪耀苍穹。"--王飞雪

方案论证、技术会商、课题攻关……王飞雪每天忙得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

" 虽然忙,但充实而快乐。"他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刚刚进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建设招标中,他所在团队又一举中标了10多个重点项目。眼下,他正率领团队打响一场新的攻关战斗。

作为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飞雪与"北斗"结缘22年,日子几乎都是在只争朝夕的攻关中度过的。

1995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王飞雪,得知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工程地面设备研制遇到重大技术瓶颈。他与2名同学主动请缨,创造性地拿出一套全数字快捕精跟技术方案,"冒昧"地闯进我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中科院院士陈芳允的家中,请求承担攻关任务。

这个曾被一些专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技术方案,被他们历时3年一举攻克,成功研制出北斗一号全数字快捕与信号接收系统,突破了长期制约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工程的瓶颈,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4月,我国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后,遭遇强烈电磁信号干扰,无法进行正常通信。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即将组网的10多颗卫星将无限期推迟发射,已发射的卫星也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面对困境,王飞雪迎难而上,率领团队用3个月打造出卫星电磁防护"盾牌",使卫星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

2015年3月,我国北斗全球系统首颗试验卫星成功发射。王飞雪率领团队承担了总体设计支撑和星地设备研制任务,取得导航系统体系仿真、新型卫星载荷和先进地面站架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为北斗全球系统导航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领域深耕20多年,王飞雪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成为全国青年五四奖章、"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获得者,荣立二等功一次。

初审编辑:

国庆假期不知不觉中即将画上句号,大部分人很快就要正式投入到学习、工作当中。也许还有些人觉得假期没有休息够,没心情上班,甚至还有茶饭不思、身心俱疲等状况,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马上回归工作的你,也有过这种情况吗。[详细]

10月8日,青海省境内循化至隆务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唯一一个撒拉族自治县--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建设者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反复比较和分析,最终以长短桥隧结合的方案施工。[详细]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7日报道,美国一对小两口在旅行中度过了很多愉快的时光,更令人惊羡的是,跟他们同行的还有他们的两只爱犬。这对夫妻表示,从爱犬身上看到了快乐和自由。[详细]

张骜】俄罗斯卫星网10月9日援引《意大利晚邮报》消息称,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在索契向自己的朋友、俄罗斯总统普京祝贺生日,并向他赠送一套手工绣花被罩。卫星网还将贝卢斯科尼称作"欧洲少有的完全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的政治家之一"。[详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