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杂志读者分析

据说,茅台官网上曾经挂过一篇名为《茅台酒是怎样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的文章。这篇文章写道:“当时,身着长袍、梳着长辫的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用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

据说,茅台官网上曾经挂过一篇名为《茅台酒是怎样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的文章。

这篇文章写道:“当时,身着长袍、梳着长辫的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用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无人问津。展会即将结束,一位中国代表心生一计,佯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使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经反复品尝后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

以如今的眼光看来,这篇文章的营销套路实在是太low了。这种套路你在路边任何一家过桥米线的广告牌上都能看到。无非就是先编一段中国人如何被人看不起的情节,激发起广大读者心里“同仇敌忾”的情绪,然后再运用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略施小计,将一票洋人征服。如此一来,既显示出了我们的产品有多棒,又能体会一下智商碾压洋人的快感,于是让读者心满意足地离去。

当然,现在的你觉得这种套路low,是因为你见过的太多了。如果是在这种套路还没有烂大街的时候,你敢保证自己不被感染,而深深地为国酒茅台而自豪?现在的你在看到《战狼2》里吴京咕咚咕咚地和黑人朋友对着瓶吹茅台时,不一样也是自豪感爆棚?

后来,这个流传甚广的“怒掷酒瓶振国威”故事也的确被证明只是杜撰。实际上,这个故事最早见于1982年《旅行家》杂志上一篇《坎坷两千年,酒香飘万里漫话茅台酒》的文章,原文是“展览会开幕后,有人不慎,把摆在地上的一瓶茅台酒踢翻,结果瓶破酒流,香气四溢,轰动博览会。”而且这篇文章还说了,即便是这个平淡无奇的版本,也不保证真实,“也许只是传说。”

当然,就算茅台曾经真的用这种套路给自己的历史“化过妆”,也是无可厚非的。试问这个世界上的人,谁不想自己一出生就带有贵族血统or名门望族的光环呢?没看见现在那么多改革开放后才建立起来的高校,也非得拐着弯地给自己找一个建立于晚清XX年的“XX学堂”的祖宗么?

其实,按照目前的白酒行业格局来看,茅台大可不必为了美化自己的历史而如此大费周折。在现在的人们看来,不管茅台曾经得没得过什么金奖,上没上过国宴都已经不重要了,茅台就是“国酒”!

而正是国人达成的普遍共识支撑了贵州茅台现在在股市上的估值。

想知道一个“国酒”的名头值多少钱吗?

答案是8500亿!

当年,山西汾酒曾经和贵州茅台争过“国酒”的名号。汾酒说自己才是开国大典之后的国宴用酒,但是,汾酒争来争去到底还是没有争过茅台。汾酒落败的结果就是,茅台今天的市值突破了9000亿,而山西汾酒的市值才500亿!

不过,“国酒”名号在给茅台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以及一路走牛的股价之外,也给茅台带来了不少麻烦。

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在看到中央下决心遏制公务宴请、公务送礼之后,市场开始用脚投票,从公认为受影响最大的茅台里面出逃。在此后的2013年里,贵州茅台的股价跌去了将近40%,而当年的沪指跌幅不到7%!

2014年初,在阴跌了整整一年后,贵州茅台跌到了118.01元的价位,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茅台酒瓶在“黑市”上的价格。

此后,茅台便踏上了一路走牛的四年征途,不管是2015年的股灾,还是2016年的熔断惨案,都没能阻止茅台上涨的步伐。而且在市场抱团白马股的大环境下,茅台不仅连个像样的调整都没有,甚至还越长越快,茅台从300元涨到400元花了10个月的时间,而从600元涨到700元只用了15个交易日。这里面纵然有基数大小的缘故,但是从K线就能看出来,茅台的斜率是越来越高的。

不过,当茅台股价冲上700元之后,明星效应所带来副作用又显现出来了。新华网刊登了一篇名为《理性看待茅台的股价》的文章。

这篇文章使用了和本文开头那篇文章完全相反的套路,由先抑后扬变成了“话锋一转”。文章先肯定了茅台走牛的现实基础--诸如“茅台利用整个行业的调整期,完成了自身的市场转型”、“支撑茅台慢牛走势的基石,是茅台业绩的稳步上升”、“可见茅台的规划是稳健且有充分预计的,同时茅台的信息发布也是透明及时的,并不存在业绩突飞猛涨的理由,也不对股价突飞猛涨形成支撑”之类的论调,让人不禁回想起肖钢主席当年那句“改革牛成立,市场不差钱”的判断。

但是,文章此后话锋一转,开始批判起了市场对于茅台的追捧现象。文章称“能够坚持16年之久的慢牛,在A股市场上可谓稀世珍宝。揠苗助长的结果,必然导致不可承受之痛。短视的投机行为将对价值投资形成巨大伤害,茅台需要长期陪伴,才能给出最好的回报。”

文章还将茅台股价稳定上升到于整个A股市场稳定的高度,称“站在更高的层面而言,已经达到9000多亿总市值的贵州茅台,能否坚守慢牛意义重大,其股价的稳定,影响的不仅是自身市场形象和品牌效应,以及投资者的合理收益;对中国A股的稳定,尤其是中国的白酒还有消费板块的股价,也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连带效应。”

文章甚至直接挑明,茅台股价大涨有机构冲业绩的嫌疑,“今年股票市场不愠不火,一些机构的账面业绩不够理想,临近2017年会计年度终点,不排除有机构通过抢筹茅台来改善成绩单的可能,加上年终销售旺季或会推升第四季度业绩,茅台或许会感受到越来越大的上行压力。”

文章分量最重的一段话出现在倒数第二段:“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金融去杠杆仍如火如荼,市场情绪仍乍暖还寒,股市的箱体格局未有明显突破,一意孤行推动茅台股价高歌猛进,为一己之利,而破坏延续多年的良性格局,是否有竭泽而渔的嫌疑?

啧啧啧!茅台股价的稳定不仅与整个A股相关,甚至还有可能影响金融去杠杆的进程,试问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呢?

在央媒发出如此严正的警告之后,茅台后市会跌吗?

不知道,反正安信证券的分析师不信茅台会跌。

在新华网刊登文章后不久,茅台也发了一份警告投资风险的公告,但是这些警告都没能阻止安信证券在晚上8点召开的电话会。

安信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苏铖在今晚的电话会上就最新报告和投资者展开了交流。安信食品今日发表的研报称,贵州茅台在目前清晰的产能规划下可预估的市值有望达到1.85万亿上下。此外,安信食品继续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暂时调高目标价至900元。

究竟是什么给了安信证券分析师不顾央媒苦口婆心劝阻继续看多茅台的底气不得而知,涨停哥估摸着这哥们可能是之前受过“4000点是牛市起点”的伤,所以不太相信媒体的话了。

当然,也可能是这位分析师看到高盛给出的881元目标价压过了所有国内机构给出的目标价而不服气,所以一定要把目标价再提高9块钱,把“东亚病夫”的帽子给摘掉,就像那个讲述“哪国酒最牛X”的段子里那个喝完中国白酒后拎着板砖到处找毛的老鼠一样。

免责声明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 /分析师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好消息!凤凰股票诚招小伙伴啦!我们正在寻找若干专注国内股市、了解全球证券市场的全职编辑和实习生。只要你有才、颜值够高,我们就能给你提供一个直面千万网友的工作平台,还有一份高于业内平均水准的薪水!最主要的是,能够让你的作品有机会在凤凰网首页被万千读者欣赏!还等什么,快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报名吧!凤凰股票“天团”等着你的加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