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旅行的诗词
为了七千年的灿烂文明。
“墓室逐渐展开在我面前,非凡而美丽的陪葬品混杂在一起。”1922年11月26日,沉睡千年的图坦卡蒙法老的墓室被缓缓打开,霍华德·卡特和他的助手成为
为了七千年的灿烂文明。
“墓室逐渐展开在我面前,非凡而美丽的陪葬品混杂在一起。”1922年11月26日,沉睡千年的图坦卡蒙法老的墓室被缓缓打开,霍华德·卡特和他的助手成为第一批进入墓室的人,在卡特的日记中也记录下了这历史性的时刻。
霍华德·卡特和他的助手
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使得年少的图坦卡蒙成为了埃及最著名的法老,还有那个镶嵌着宝石和玻璃的纯金面具,都成为古老埃及辉煌文明的象征。
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成了不朽的诗篇。对于古埃及人而言,最重的是死亡与灵魂。他们建造金字塔陵墓,不是基于死亡带来的困扰,相反,是出于对于永生的坚定信念和希望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强烈欲望。
所以,那些代表人们渴望永恒与重生的金字塔陵墓、狮身人面像、木乃伊、神庙和黄金棺椁等,都在那条养育万千儿女的尼罗河畔傲然矗立,在千年的时光中成为了让后世难以想象的奇迹。
百代旅行通过达人推荐,对埃及众多景点的人气指数、魅力指数、服务设施、交通便利、游览指数、安全指数等多个维度进行测评,最终评选出2018埃及必去景点百代TOP20排行榜。希望可以与您一起分享这些历经千百年岁月而幸存下来的不可替代的人类共同文化遗产。
达人推荐未完成的千年遗憾
方尖碑是埃及的一个符号,也是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之一。阿斯旺未完工的方尖碑,对于古埃及的石匠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是对于游客而言,却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景观。
方尖碑长约42米,重约1168吨,如果碑刻完工,它将是埃及最重的整块石造建筑。
方尖碑之所以未能完工,可能是因为石碑中间出现了裂缝。方尖碑至今仍然附着在古埃及人用来采挖花岗岩的北采石场 (Northern Quarries)内的母岩上。这块巨大的方尖碑上刻有一些有趣的刻痕和海豚及各种鸟类的象形符号。
来到平躺在采石场上的这座未完成的方尖碑,每位旅客一定要环绕她走一圈。在此冥想关于方尖碑还有古埃及,在漫长的时光里,留下的不解之迷。
中东地区最大的集市
汗·哈利利市场是开罗以至全埃及最著名的露天市场,14世纪起就开始营业。这里不仅是感受复古阿拉伯风情的必到之处,几乎所有的旅游纪念品也都能在这里找到。
市场中热情揽客的商贩与嘈杂的杀价声、四处弥漫的香料味与琳琅满目的小玩意,绝对会让你流连忘返。从Al-Azhar路的入口走进市场,路的两边尽是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建筑,甚至还能看到老城墙和城门。
即使不买东西,这里也是个感受当地风情和拍照的好地方。在市场入口处还有一处著名的费沙维咖啡馆(Fishawi Cafe),不妨坐下来喝一杯传统风情的阿拉伯茶。
现代埃及人的伟大工程
阿斯旺大坝位于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是苏联帮助纳赛尔总统建造的。弧形拱桥式的大坝高111米,高坝出平湖,大坝用的石料要比胡夫金字塔多17倍,下底宽180米,顶部宽40米,长3830米,当初建成时则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湖。
走在大坝上,大坝就像是铺在大湖上的一条宽广的公路,周围无边无垠大野阒然,可以感受到清风带来埃及沙漠少有的湿润空气。站在大坝边,极目远眺浩瀚飘渺的纳赛尔水库湖光山色,白鹭像在西塞山前群飞、帆船点点、波光粼粼。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旺大坝上有埃及警察守卫,某些位置不准进入,也不准拍照。如果在非游客拍照地拍照,会被警察制止,所以,拍照时可以观察一下周围是否有警察。
第十七名:锡瓦绿洲拥有传奇神谕的富饶绿洲
在撒哈拉沙漠东北部的沙丘和山脉之中零星分布着肥沃的绿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锡瓦。
从开罗出发,经过绵长的沙漠地带到达位于埃及西北部靠近利比亚边境的锡瓦绿洲,茂盛的绿色植物、清澈的盐湖一扫沙漠带来的荒凉与视觉疲劳,难怪有人说这里是沙漠中的伊甸园。
在那里一座古老的柏柏尔城镇里的破旧泥砖城墙可以追溯到13世纪,著名的访客从亚历山大大帝到陆军元帅欧文·隆美尔。所以,来到锡瓦,除了欣赏沙漠中的这一汪碧波,和那望不到边际的橄榄树和棕榈树林之外,不妨在这里呆上两三天,在锡瓦绿洲感受无时无刻不在的埃及文化和悠久历史。
埃及末代国王的避暑行宫
来到亚历山大必须要去这个埃及末代国王法鲁克的行宫——蒙塔扎宫,又称“埃及夏宫”。
蒙塔扎宫位于海滨大道东端,是以前的国王及王室成员避暑的行宫。宫内陈设无比奢华,多个房间与卧室亦保持着原貌,供人参观。宫殿俯瞰着幽静的海滩,周围被枣椰树林和花园环绕,建筑融合了佛罗伦萨与土耳其风格。
现在的蒙塔扎宫更像一个公园,包括一座博物馆、几段海滩浴场以及餐厅和设备齐全的旅游中心。其中视野最好的建筑是建立在一块高地上的哈拉姆利克宫,已经改建为一座奢华的酒店。
第十五名:爱资哈尔清真寺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
位于开罗老城区的爱资哈尔清真寺是开罗第一座清真寺,也是最富盛名的清真寺。1000多年以来这里一直是埃及的精神中心,到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神学中心。
如今爱资哈尔清真寺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而是经过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扩建的结果。清真寺与哈利利市场仅一街之隔,从市场来到清真寺,周围马上安静了下来。清真寺有8座大门,每座都带有不同朝代的时代烙印。在清真寺外,不妨先细细品味一下它那装饰极为精美的外墙,你会感觉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
庭院主门右侧有建于1469年的一尖塔,其旁矗立着一座建于1514年的双尖塔,它是该寺最壮观美丽的尖塔。
第十四名:康翁波双神庙埃及最流行的两大神明
康翁波在古埃及语中意为"金城"。和别的神庙一样,它也有高大的石柱和因残破而显得苍凉的庙殿,但与众不同的是,同时供奉着鹰神荷鲁斯和鳄鱼神索贝克,因此康翁波神庙又被称为"双神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进大门开始,会发现左、右两边无论是建筑还是雕刻都自成体系,互不相干。康翁波神殿中,处处都有相关的鹰首神与鳄鱼神的壁画。
鹰首神(Horus)是埃及九大主神之一,在人间的地位至高无上,象征神圣的王权,历任法老都被看做“活着的Horus”。
古埃及人相信鳄鱼是索贝克神(水神)的活化身,它的神力很高,也是法老权威的象征。在古埃及神话里,鳄鱼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凶残、危险的象征,另一方面又是亲切的保护者。当一位法老死去,祭司会下令制作鳄鱼木乃伊引导他到达冥界之神面前。
第十三名:萨拉丁城堡统治埃及600年
萨拉丁城堡也叫开罗城堡,位于开罗东郊的穆盖塔姆山上,从13世纪到19世纪,埃及被这个城堡所统治。城堡高高在上,萨拉丁将军为抵御抗击十字军东侵而建造,萨拉丁在1711年取代了最后一个法蒂玛王朝统治者。
城堡占地面积非常大,非常雄伟,城墙高2米,城堡分内城和外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遗迹,古水渠和尤素夫井、纳赛尔·穆罕默德清真寺、国家军事博物馆、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等都是值得一看的古迹。尤其是著名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它是埃及最大清真寺,也是来埃及旅行的游客必到之地。
埃及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法老的陵墓
哈特谢普苏特是开创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18王朝法老、是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唯一的孩子。她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威严无比,这就是古埃及最有权力的女法老的一贯装束。极少有人见过她本人,她的真实相貌和她的传奇故事一样神秘。
女王陵墓放弃了传统的陵墓布局,完全按山崖谷地环境的需要把整个建筑设计成叠升的三层。因此这座位于底比斯山下的神庙,刚好沉浸在阳光的阴影下,这正是建筑师的匠心独到之处。入口处有一排狮身人面像直达大殿,大殿分为3层,中间是斜坡走道。廊柱建筑是神庙的一大特色,不过最不可错过的是里面精美而又恢弘的壁画。
神庙第一层廊柱左侧描绘的是古埃及人使用船只,把方尖碑从阿斯旺运到卡纳克神庙的过程;第二层左侧廊柱的左墙的浮雕,描绘了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从红海远赴庞特的过程,右侧的浮雕描绘的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出生时候的情景。
第十一名:埃德夫神庙天空之主被供奉于荣光之中
埃德夫神庙又称作荷鲁斯神庙,是位于埃及尼罗河西岸城市埃德夫的一座古埃及神庙。它是继卡纳克神庙后最大及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神庙,除了用作供奉鹰头神荷鲁斯之外,神庙亦作宗教祭祀活动。
在入口处有许多巨像,描绘着荷鲁斯、其他神明和一位正在摧毁其敌人的法老。
整座神庙有137米长,前端有79米宽,神庙大门高36米,并不很大,只有一座主要神殿,殿外有荷鲁斯的鹰头雕像。内部与其他神庙都类似,外间是一间巨柱大厅,内间为石室,里面有一条罕见的鳄鱼木乃伊。
此外,庙内墙壁的铭文也为学者提供了不少古埃及于希腊罗马时期在语言、神话及宗教方面的资料。
世界上首选的潜水度假天堂
埃及有太多绝美与震撼的景色在吸引我们眼球,以致我们常常忽略了红海,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首选的潜水度假天堂。实际上在众多潜水爱好者的心中,红海一直带有其传奇神秘的色彩,无愧于其世界主要水下景观之一的称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就红海的名字而言(红海实际上是深蓝色的),在语源方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红海得名于其周围的红色岩石山脉,另一种说法认为其得名于红海里周期性的海藻花,这些海藻花将海水染成棕红色。当然,无论是因何种缘由,古代水手们都因此得到灵感,赋予其红海(MareRostrum)的美称。
在这片位于海边的背包客天堂,你可以摆脱连日里奔走于神庙的疲劳,让身体得到彻底恢复。淌洋在如此深邃的蔚蓝之间,来上一口水烟,一瓶冰爽的啤酒,谁又为在意这些天是不是又晒黑了许多这样的无聊烦恼。
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卢克索神庙主要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公元前1380年—前1352年)与拉美西斯三世(公元前1279年—前1213年)修建的。卢克索神庙的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亚历山大大帝,后来进驻的罗马人曾将神庙作为军队营区。13世纪的时候,卢克索神庙旁边兴建了代表伊斯兰教势力的阿布赫格清真寺,伴随着卢克索神殿看尽人世的悲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年奥佩特节时(5月底—6月)都会在此举行盛大的祭典。神庙前是以狮身人面像名字命名的斯芬克斯大道,原本可以一直通往卡尔纳克神庙,但现已中断。无论你是白天去,还是傍晚去,都一定等到晚上再返回,因为当神庙的灯光亮起的时候,光影交错,浮雕和柱廊呈现在一种怪诞的氛围当中,别有一番情趣。
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自我
拉美西斯二世是所有古埃及统治者中最强大的法老之一,一些历史学家鉴定出他就是《出埃及记》里记载的那位法老,这段文献描述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的事迹。人们认为他自公元前1279年起,在位长达66年。
拉美西斯二世留存下来的塑像比其他法老都要多,尤其是在努比亚的阿布·辛拜勒山腹中,他为太阳神修建的以四个巨大的头戴王冠、身居王位的法老雕像而闻名。这些雕像直接在岩石上雕刻而出,占据了神庙的正面,高度超过20米,被形容为“石头的巨大自我”,门口上的小立像则是太阳神,是炫耀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所以法老面部塑造得庄重威严,具有写实性。
因为神庙面向东方,所以太阳光一年两次照进神庙,照亮里面的神像,是该神庙的神秘特色之一。传说傍晚立于神庙前,会听到法老呜鸣的声音,更为其增添了几丝神秘色彩。
曾被水淹没的世界文化遗产
菲莱神庙是现在保存最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庙宇之一,是为古埃及神话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伊西斯而建。神庙原位于阿斯旺大坝南面的尼罗河中的小岛上。1962年建设阿斯旺大坝时,淹没了菲莱岛,游客也只能乘着船观看露出水面的神庙庙门和石柱。1980年,埃及政府决定将岛上的古迹转移到菲莱岛以北500米的艾格里卡岛上,从重新建,还其原来面目。
菲莱神庙里有目前发现的最后的象形文字碑文,以辉煌而奇特的建筑、宏伟而生动的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话故事而闻名,被称为“古埃及国王宝座上的明珠”。
当你探访菲莱神庙时,不妨在傍晚时分坐摩托艇来到这里,夕阳下的神庙有一种光影交错、时空变换的美。
养育埃及的生命之河
“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因为每年的大水使得尼罗河沿岸非常富饶,而且这个富饶绵绵不绝。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种植小麦、棉花、水稻、椰枣和谷物,为其居民提供食物,也为其创造举世闻名准备了基础。
尼罗河两岸的绿洲养育着埃及儿女
尼罗河长6853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因此尼罗河是埃及人的“母亲河”以及“生命之河”。
尼罗河的标准景色就是清澈的河水、沿岸的绿洲和远处的沙丘。想要欣赏整个尼罗河的美景,一般选择的浏览方式就是坐游船,最常见的路线是在阿斯旺乘游船,沿尼罗河北上到卢克索,整个过程中不仅能在游轮上欣赏尼罗河的日出与日落,还能驻足尼罗河两岸有名的景点,如菲莱神庙、阿布辛贝神庙、国王谷,卡尔纳克神庙,哈齐普苏特女王神庙等。
世界人类文明的遗物宝库
埃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63年在开罗北部的卜腊设计建造的。这里收藏着古埃及时期至古罗马统治时期的30多万件遗物,是世界上必去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的一楼按照埃及古代历史发展顺序展出,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从古国王时期到公元五、六世纪的罗马统治时期的珍贵文物。有卡夫拉王坐像、盘腿书记坐像、拉赫梯普国王及王妃民费雷特坐像等。
二楼是以专题陈列室的形式展出,且展品也比一楼更为珍贵,这里最受关注的要数图坦卡蒙法老的展示间。在此你可以亲眼目睹法老金碧辉煌的黄金葬礼面罩、黄金棺材、黄金宝座等。
而二楼西南角的木乃伊陈列室是埃及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这里安放有20余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虽然有的木乃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仍保存完好,有的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头发和脚指甲。
埃及最大的神庙建筑群
卡尔纳克神庙在开罗以南700公里处的尼罗河东岸,是古埃及规模最大的神庙建筑群,是底比斯最古老的庙宇。神庙占地逾100万平方米,多达10座的塔门拱卫着20多座殿堂。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共有50多位法老参与建造。直到公元前3世纪,这座文明人类史上建造时间最长的神庙终于竣工。
在整个神庙里可以看到很多壁画、雕像、柱子都是用泥土和石块将支离破碎的古迹重新复位、粘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卡尔纳克神庙从开始建造至今已有4000多年,建造完毕至今也有2000多年。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神庙曾经是面目全非。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和多少考古人员的心血才将目前的卡尔纳克神庙展现在世人面前。
神庙由砖墙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它是献给太阳神阿蒙(Amon)的。左侧的是献给蒙图(Montu)神的,而另一个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形为秃鹫的穆特(Mut)女神,但现在尚未发掘。
第二塔门前立着两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一为行走状,一为站立状。
在通往卡尔纳克神庙塔门的神道两旁,有两排狮身公羊头的雕像。据说,历史上这条由羊首狮身像护卫的神道,一直通往3公里外的卢克索神庙。
第三名:帝王谷和图坦卡蒙墓万代法老之大墓地
在埃及,除了蜚声世界的金字塔外,还有一处令无数旅游者向往的地方,那就是“帝王谷”。帝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距岸边7公里,可以从底比斯卫城北端陡峭的环山公路到达。这里一共有63座帝王陵墓,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因此被称为“万代法老之大墓地”。
从公元前16世纪起,这些法老们使得埃及成为了一个帝国的心脏以及古代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即便辉煌如此,但这里的坟墓几乎都遭到盗墓贼的劫掠,但是有一座却几乎完好无损,那就是图坦卡蒙墓。
1922年11月26日,霍华德·卡特和他的助手打开了图坦卡蒙法老的墓室。在卡特的日记中也清晰地记录着当时的情形:“墓室逐渐展开在我面前,非凡而美丽的陪葬品混杂在一起……”墓室中大量精美的陪葬品,包括著名的黄金面具、黄金棺椁、珠宝首饰、生动的壁画、雕刻精美的宝座等,使得图坦卡蒙成为最著名的埃及法老。而9岁继位,却在几年后离奇去世的历史谜团,更是让图坦卡蒙充满传奇的神秘色彩。
千百年来埃及精华的表征
“我所在沙漠的沙尘已覆盖我,请拯救我……”狮身人面像前的记梦碑铭文写着这样的话。记梦碑在狮身人面像的双爪之间,描述了图特摩斯四世在反对声中修复雕像。
公元1885年,狮身人面像的脖颈一下的部分从沙中被挖掘出来,成为埃及文明的精华的表征。
被风沙淹没的狮身人面像
希腊人用“狮身人面兽”(shpinx)指称古埃及神话中长着人类的脸和狮子的身体的生物。在埃及的信仰中,狮身人面兽守卫者门槛和神圣物,被视为等同于皇家权利和太阳神。
位于吉萨的哈夫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长57米,宽6米,高20米,是埃及最大的一个,其面部是法老本人的肖像。千百年来,它静静地面对着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看见过超过一百万次的日出,无声的诉说着远古的辉煌时光。
哈夫拉金字塔与前面的狮身人面像
第一名:吉萨金字塔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仅存的一个
位于吉萨平原上的吉萨金字塔是一个金字塔群的总称,而不是一座单独的金字塔,它们分别建造于公元前2600年至2500年,是古埃及文明的代名词,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吉萨金字塔中三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三座金字塔的排列是按照猎户星座而排列。
其中,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9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40层大厦高。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至今发现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本来被一层白色的石灰岩覆盖着,那使他能在太阳下闪烁光芒。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也是埃及国家的象征和埃及人民的骄傲。被漫漫黄沙覆盖的吉萨平原一望无际,拔地而起的金子塔群在烈日中更加耀眼。不管是作为埃及之旅的第几站,吉萨金字塔都值得你去用心瞻仰和赞叹!
所以,为什么要去埃及。我想最好的答案就是给自己的灵魂一次穿越。穿越七千年的时光,在古埃及人的死亡、陵墓、神庙和壁画中中,学会敬畏文明与生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