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莲子用什么旅行

自夏至以来,全国都开始持续的高温天气,酷暑难耐,人人都躲在空调里不肯出来,听窗户外面不知疲倦的蝉鸣,总是会不自觉的很珍惜午睡的时间,这就是夏天。年年都有四季,都有酷暑寒冬,很难

自夏至以来,全国都开始持续的高温天气,酷暑难耐,人人都躲在空调里不肯出来,听窗户外面不知疲倦的蝉鸣,总是会不自觉的很珍惜午睡的时间,这就是夏天。

年年都有四季,都有酷暑寒冬,很难想象没有空调古人是怎么应付这气温高达38度的炎炎夏日。不用担心,老祖宗的智慧无穷无尽,并且这些智慧在空调没被发明之前,一直传承了好几千年。只是因为科技的发展,逐渐消失在大家眼前,变成了稀罕物件,很多90后都没有见过这些东西,今天二师兄就带大家去看看古人在夏天用什么好办法消暑,也能在炎炎夏日,美美的做一个仲夏夜之梦。

大力出奇迹——后羿射日

最牛的消暑方法,当然是射日了。但是这是深化,所以这里不谈,了解一下就好。消暑的方法大概是,天气太热了,请个勇士把太阳射下来吧。后来温度就降下来了,从50度降到了38度。

人人都爱的消暑爆款——竹夫人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竹夫人,长的有点像抓龙虾的笼子,用竹蔑编成,可别看它其貌不扬,这可是古人消暑的重要神奇,可以说居家旅行必备也不为过。竹夫人的构造巧妙,而且功能顾名思义,夏天睡觉的时候抱着它,既能满足单身汉的内心空虚感,获得宛如肌肤一般冰冰凉凉的美妙触感。最关键是当风吹过来时,竹夫人均匀镂空的构造,能让风在竹夫人中用物理原理放大,增大空气的流动并均匀的带走身体部分的热气,达到清凉的效果。据说古代即使贵为皇帝,夏天睡觉也少不了这竹夫人,必须死夜夜抱着睡才能做个好梦。只是皇帝的竹夫人,都是用最高贵的龙鳞竹做的。《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去,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就是竹夫人了。

著名的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曾拿竹夫人当成礼物来送人,一点不丢面子,可见竹夫人的社会地位之高。

送竹几与谢秀才

宋·苏轼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不是每个人都用的起的冰箱——冰鉴

其实这就是冰箱了,里面装有冬天的时候保存在冰窖里的冰,到了夏天的时候从冰窖里取出来的冰为了不化掉,就装在冰鉴里。所以冰鉴对制作工艺的要求非常的高,必须保证密封性和厚度。先不说普通百姓哪来的冰,就是这冰鉴也不是百姓买的起的。所以这种冰箱,只有古代的王公贵族,达官巨富能用的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以想象古代贵族夏天串门,进门第一句就是:热死了,给我一晚冰镇酸梅汤了。

战国青铜冰鉴

掐丝珐琅”冰箱“

玉石消暑法——冰冰凉凉的各种石头

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诗中有记载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里面的玉枕就是玉石做的枕头,当然不一定是玉,有钱用玉,没钱用表明光滑的石材就好了,瓷器等都可以。

除了枕头,古人还用表面冰凉的玉材石材,来做床,垫子,席子,凳子等等。可见玉石消暑在古代也是很流行的。据说清乾隆皇帝就很喜欢睡瓷枕,他曾题诗云:“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白地黑花人物纹枕

风俗——大树底下好乘凉

顾名思义,找棵大槐树的树荫底下,下会棋,打个小盹,唱个小曲儿。都是古人比较惬意常见的消暑方式,一直到现在也是经常可以看见,而且这种消暑方式大大的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有凉一起乘。也是凉友了。

水凉法——浇地,水房

水蒸发需要吸热,可以带走大量的热烈,这是很常见的物理知识,古人不懂物理,但是对这个知识的运用也是有自己独到的地方。

普通平民人家,到了夏天会在自己的院子里,房间里浇上水。院子和房间的温度一下就降了下来。这种场景在农村还是很常见的。

但是王公贵族就不简单的能满足浇地这种平民的方法了。

他们会利用小的沟渠把水引入房子里,或者绕着房子流动,这样既满足了风水先生的风水要求。又能通过流动的水,夏天给屋子带走大量的热量。有些要求更高的,甚至在屋子里做水帘,水幕,再通过手摇的风扇把水的凉气送到面前。不过这样的做法太过奢侈,并不多见,

清凉时装——“开裆裤”和“半臂装”“坦胸装”

这个二师兄就不多说了,大家自行脑补。

《北齐校书图》中身披透明纱衣的学士们,内穿布裙

《簪花仕女图》春夏间的仕女纱衣下微微露出的玉臂

竹衫

手动清凉——风扇

天太热不能干等着,受不了还得要靠自己手动清凉,扇子大家都见过了,历史上最会玩扇子的就是诸葛亮先生了。他的扇子似乎有冬暖夏凉的效果,反正是四季不离手的。扇子可能是古代最常见,最普遍的消暑方式了。

扇子

美味冰淇淋——冰酪

冬天藏冰,夏天来用,冰水,冰酒,冰糖雪梨,冰莲子羹,冰酸梅汤等等,这些古人早就有了。

可是冰激凌竟然也是中国首创,元朝的时候,蒙古人,为了符合自己的饮食习惯,夏天常常把冰和奶制品混合在一起。竟然发现除了冰凉消暑,味道还出奇的好。这也是最早的冰激凌了,真是脑洞大开。感觉什么哈根达斯都弱爆了。

自我安慰法-心静自然凉

假如什么都没有,就像现在38度的夜晚突然停电怎么办?

心静自然凉。下下象棋,常常歌,练练书法,画会画,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喜欢请关注的二师兄,二师兄每天都会持续根据时事热点写下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并送上自己的拙见。通古所以晓今。杯中窥人则曲,镜中视人则虚,以史识人,可以知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