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r旅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赛车场依旧是欧洲人的天下时,日产就凭借着R32一举夺下了东望洋大奖赛的冠军,打了傲慢的欧洲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同时也为亚洲汽车行业正了名,战神之路由此便开启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赛车场依旧是欧洲人的天下时,日产就凭借着R32一举夺下了东望洋大奖赛的冠军,打了傲慢的欧洲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同时也为亚洲汽车行业正了名,战神之路由此便开启。

在拥有此般实力、如此口碑,甚至因为过于变态而被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与Group A拉力赛驱逐的前提下,日产推出了GTR-R33,而发布两年后,日产宣布GTR-R33停产。

OK,对于“战神”这个头衔,这款车型是一个败笔。甚至当时在国外有阴谋论的车评表示,R32已经是日产的巅峰作品,而R33的出现是为了衬托即将发布的GTR-R34所做的铺垫。对于这种说法一直有所保留,这一点需要从“GTR”这个名称来解析。
G(Grand):宏伟、超级;
T(Touring):能够长途驾驶的车;
R(Racing):适合用来比赛的车;
这是“战神”一贯的传承,但是到了R33这一代,当时的设计人员们应该认为,“野”够了是时候把重心放在家庭上了。于是,在当时的设计上,R33采用了比R32更加圆润的设计,并且,为了营造舒适感,长宽高也分别递增了120、25、20MM。

虽然看起来大了一圈,但是在空气力学方面,却要比R32优秀得多,转弯时下压力以及风阻系数都要优于R32。而初期1万多量的销量也足以看出,大家对这辆车的期望值不低。那么,人们便把这口锅甩在了另外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了——性能以及操控。

R32的成功导致当年听闻GTR大名的车主在购买完R33后,通常都会进行剧烈的驾驶。但是R33的底盘却承受不住,经常性地损坏。原来这辆车的底盘代号中,BCNR33的c是comfort(舒适)的意思。并不是传闻中公爵王的底盘,而且它在纽北的成绩并不差,R33还以7分59秒的圈速,成为了第一辆在纽博格林北环跑进8分的日本车。只是长轴距加上偏舒适的调教,导致它后来的下场。

但在卖点上,日产把R33沿用了RB26这款金漆招牌的发动机。让车主心安理得的激烈驾驶,导致后来越来越多出现底盘损坏的迹象,最后这款车最后只能草草了事结束了生涯。


其实脚叔(头文字D神之脚)说的有一番道理,只是立场不同罢了,作为漂移为主题的漫画人物,要的就是R32那种能够极致操控的感觉。总结下来就是,R33的设计师想把这一代GTR设计成能够一家人齐齐整整出门旅行的性能车,试问谁会在一家人齐齐整整出门时漂移呢?而由于R32如此之高的成绩导致车主们都想激烈的驾驶R33,从而扭曲了这款车的初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