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小学四年级科学研学旅行

三堂小学四年级下册大连研学旅行观后感300字
美丽的回忆 夜里沉寂的微笑,陪伴我走过的每一段路,始终没有终点。我睁着眼,默默然地想起了那些从前…… 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个黑

小学四年级科学研学旅行

三堂小学四年级下册大连研学旅行观后感300字

美丽的回忆 夜里沉寂的微笑,陪伴我走过的每一段路,始终没有终点。

我睁着眼,默默然地想起了那些从前…… 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个黑黑瘦瘦的女孩;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个破破旧旧的小屋;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串串银铃般无惧前方的笑声…… 那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到了广西的一个小部落里面,穷乡僻壤得叫不出名字的小山村,我在车上嘟囔着:“不是放假了吗,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可大家都说,“你应该体验一下了!” 到了下午一点钟的时候,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松了一口气,想着乘车一路颠簸那么辛苦,总算有些好吃的了。

想不到住的地方就是当地居民的房子,准确来说不算房子,实在是太破旧了。

那吃的,更是让我没有了胃口。

当我正在嘟囔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女孩,后来才知道她的名字就叫莎里,那个女孩冲我笑了笑,塞给我一个果子。

我想也不想就把它扔到地上了,女孩怔了一怔,跑了出去。

到了傍晚,我一个人在门前玩着狗尾草,看着周围的群山,这里的人、这里的事,一切都是那么朴素,就想大山一样,永远地坐落着,保佑着村民。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今天早上的事,我不知道那个女孩跑去哪里了,我不知道这样做对她是有多大的伤害。

夜色又深了一些,莎里的爸爸妈妈都...

小学四年级研学旅行的作文市楼观台和农博园350字左右

我小时候听奶奶讲:孙悟空偷吃了仙丹,被太上老君抓住以后,关在炼丹炉里七七四十九天,练成了火眼金睛的故事。

奶奶哄着我玩,可我却把它当真,真想有一天能遇上一个神仙,跟他一起腾云驾雾,一起上天庭看看。

没想到2006年的春天我来到了周至县的楼观台旅游,在秦岭山上,我真的看到了真正的炼丹炉。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全家乘公交车来到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楼观台。

下了车,我们沿着笔直的道路向前走去,道路的两旁,生长着古老而粗壮的松柏,有的活了600多年,有的活了300多年,甚至还有活了1000多年古树。

大约走了1里多的路,我们来到了山脚,周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以及新长出来的竹笋。

,旁边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是山上的积雪融化后流下来的。

游人在这里留影,观赏。

小溪唱着欢快的歌,绕过山间,从我们的身旁流向远方。

沿着这条小溪我们向前走去,我们攀着陡峭的山峰,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最后终于气喘吁吁的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炼丹炉。

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炼丹炉不在天上,就在人间。

...

三堂小学四年级下册大连研学旅行观后感300字

美丽的回忆 夜里沉寂的微笑,陪伴我走过的每一段路,始终没有终点。

我睁着眼,默默然地想起了那些从前…… 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个黑黑瘦瘦的女孩;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个破破旧旧的小屋;想起那个小山村里,一串串银铃般无惧前方的笑声…… 那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到了广西的一个小部落里面,穷乡僻壤得叫不出名字的小山村,我在车上嘟囔着:“不是放假了吗,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可大家都说,“你应该体验一下了!” 到了下午一点钟的时候,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松了一口气,想着乘车一路颠簸那么辛苦,总算有些好吃的了。

想不到住的地方就是当地居民的房子,准确来说不算房子,实在是太破旧了。

那吃的,更是让我没有了胃口。

当我正在嘟囔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女孩,后来才知道她的名字就叫莎里,那个女孩冲我笑了笑,塞给我一个果子。

我想也不想就把它扔到地上了,女孩怔了一怔,跑了出去。

到了傍晚,我一个人在门前玩着狗尾草,看着周围的群山,这里的人、这里的事,一切都是那么朴素,就想大山一样,永远地坐落着,保佑着村民。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今天早上的事,我不知道那个女孩跑去哪里了,我不知道这样做对她是有多大的伤害。

夜色又深了一些,莎里的爸爸妈妈都...

我的研学之旅作文400字是去合肥。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以新的精神面貌跨进新的学期。

在这个学期里,我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首先,上课的时候,我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要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其次,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做到一丝不苟。

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要按时独立完成。

第三,要做好语文课的课前预。

对于预习字词,成语,要先查字典把它认会,弄懂意思;还要学会给课文分段,用最简短的语言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对于每篇课文的课后题,要先试着去做;对于课文和课后题不理解和不会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书上划下来或记下来,第二天上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讲,还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

第四,要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继续参加奥数、英语,多读课外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要挤出时间,多干事。

总而言之,在新的学期里我要更加努力,争取每门功课都取得好成绩,当一个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学生。

湖北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余海航关于新学期新打算的作文:新学期新打算_550字 又是一个新学期了,没办法,一想到学习计划,我脑中浮现的就是“新学期”这三个字。

经过了小学六年的学习,我想我对于学习的压力已经有了很大的适应,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也改掉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最大的一点就是开始知道什么才算得上是认真学习。

首先,我认为,学习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像我——理解能力还可以,老师讲的东西不是不懂,但却总出错(用家长们的话说就是不认真),而且对于一些死记硬背才能学会的东西总觉得不耐烦,因此,在这点上,我希望自己能在新学期里对待学习更认真,更有耐心。

其次,我觉得,在学习中,确定学习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更是能催人奋进。

反之,没有目标的学习,就是对时光一种极大的浪费。

所以,我暂时的目标就是先进入全班前10名,而对于我较弱的英语我会努力,让它也有所进步。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科学安排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

所以,在新学期里,我最要学会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要把每一点一滴宝贵的时间都抓紧。

计划写完了,我想,按照惯例,似乎还应该加上几句鼓励的话,但我觉得,有一句话会胜过许许多多鼓励的语言,那么,我就以它作为我学习计划的结尾吧,那就是——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行。

黑龙江省将研学旅行纳入必修课意味着所有学生都得参加吗?

据报道,日前,四川省多部门联合发文,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对此专家表示,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

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研学旅行主要趋势是不同学科的课程融合,需要旅游行业和教育行业共同商讨、研究制定研学旅行的课程标准。

谨防研学旅行中不懂教育规律简单化的伪课程。

同时,研学旅行导师培训需要具备综合素养。

而且刚刚开始起步的研学旅行让很多旅行社嗅到了商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研学旅行既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国家认可的研学旅行导师的情况下,研学旅行将会混乱很长一段时间。

希望相关的标准可以早日出台!...

学校456年级组织研学旅行要带什么东西

教育部在其官网上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下简称《指南》),给游学市场做了不少细致的规范,特别提到“学”的部分至少要占一半以上行程。

虽说今年的游学线路大多已经成行或者成型,但家长们多了解些《指南》中提到的细则,对于以后给孩子们选择游学产品,还是会有不少帮助。

“学”至少要占一半行程 《指南》中提到一些很细致的规范,例如带队教师人数、教学内容占比、协议规定事项、行前培训等具体内容。

1、《指南》指出:境外研学旅行一般以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为主体,赴境外研学旅行团组的带队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10,即一位老师最多带十名学生;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一半。

另外,明令禁止学校及其工作人员从组织本校学生参加境外研学旅行活动中牟取经济利益。

2、具体时限上,一般小学生不宜超过3周,中学生不宜超过6周;每次活动安排不宜超过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参访城市不宜超过4个。

除非特别需要,不宜组织跨国多地的境外研学旅行活动。

针对《指南》中带队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10、游学时“学”的比例不得少于一半等两项规定。

目前正规游学主要由学校发起,旅行机构负责执行。

学校往往与结对的境外学校,针对“学”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在时间比例上会有要求。

另外,对于游学或者亲子团,《旅游法》中规定不得加上购物、自费等项目。

3、2012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的主办单位应是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对外教育交流机构或者共青团、少先队与妇联组织,可以委托国家旅游局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承办。

学校提出游学需求,然后委托具有出境资质的旅行机构来执行,这种游学相当于定制,比较有保障,是学校与旅行社结合各自优势设计出来的,比如学校本身有境外对口学校,在“学”上有保障,旅行社在“游”上则有自己的长处。

这类游学,需要办理正规的游学签证,对监护人有严格要求。

4、而另一类所谓的“游学”则是以营利为目的,少数旅行机构看中了这块大蛋糕,设计各种“游学”路线,其实主体还是玩,到了当地就是带着孩子游玩、购物,真正学的内容很少,最多搭了一两处当地山寨学校的“学习”,或者在学校门口看一眼就算完成任务,而学生家长却要为这种假游学付出比普通出境游价格贵上一两倍的费用,根本达不到游学的效果。

...

小学一年级研学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理念】充分运用目标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运用自主探究、讲座对比的方法展开学习,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该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这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从而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内涵2、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3、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的是研究性学习,同学们看一看我们这本教科书是不是与其他学科的书有所不同?它不像语文、数学、英语一看书就知道学的是什么内容,你们拿了一这本书是不是感到很含糊,究竟是学什么呢?同学们,看看这本书,它是研究性学习的背景材料与示例,所以说它不是一门学科,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好好的掌握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把它应用到其它学科中去,从而提高我们学习效率。

这种新型学习的方式主要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目的在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的呢?首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叫研究?(深入细致的钻研) (学生回答)二、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仅仅是传统教学中的接受或教导。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景和途径。

2、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

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中与人交流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1、重过程。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

比如研究的结果,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策划一次活动。

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的学科教学或必修课程的联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2、重应用。

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

在学习形式上,研究性学习具有发现、探究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

研究性学习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

即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习内容可能是跨学科的。

与一般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问题(习题)的学习活动相比较,研究性学习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3、重体验。

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认识,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掌握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丰富的知识体系。

然而现代学校教育还需要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经验的参与,这与学习者的个人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创造行为的个人的观念体系。

4、重全员参与。

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研究性学习重过程而非重结果,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小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制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

全员参与的另一层含义是共同参与。

5、重合作交流。

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

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

这种合作包括合作的精神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

低龄游学家长对孩子有哪些方面的担心?

暑期将至,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安排暑假游学项目。

所谓游学,是一种将学习和旅行相结合的学习交流方式,一般为期1~4周。

不少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国内或国际游学项目,丰富孩子的暑假,让孩子在旅行的同时学习知识。

近些年,游学日趋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纷纷加入游学队伍。

对此,家长们怎么看?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67名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家长曾让孩子参加游学项目,其中26.6%的受访家长让孩子参加过出国游学项目。

对于游学低龄化现象,63.3%的受访家长认为这是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整体变好,50.8%的受访家长归因于当前竞争压力大,家长不想让孩子被落下。

53.4%的受访家长担心小孩子出国游学不能照顾好自己,59.4%的受访家长认为孩子要到中学阶段才适合独立出国游学。

参与调查的家长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27.7%,二线城市的占47.3%,三四线城市的占19.7%,城镇或县城的占3.6%,农村的占1.5%。

受访家长的孩子所处教育阶段方面,幼儿园的占19.2%,小学的占43.1%,初中的占28.1%,高中及中专的占9.6%。

64.3%受访家长曾让孩子参加游学项目 谭静(化名)家住北京海淀区,她的孩子今年读初二,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学项目,最长的一次去了12天。

“孩子寒暑假期间我要工作,没时间照看,学校组织的游学项目一般比较成熟,更放心。

”谭静说,这类游学项目一般都配备随队老师,老师的费用由参加游学项目的孩子家长分担,“国内的游学项目一般几千元,出国的话一次就要上万元,去瑞士、奥地利等国家的游学项目要三四万元。

这样算下来,要比家长自己带孩子出去贵很多”。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刘云(化名)是个12岁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小学毕业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内游学项目,但还没有出国游学过。

刘云介绍,现在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参加游学项目,私立学校去游学的学生明显比公办学校的多。

调查显示,64.3%的受访家长曾让孩子参加游学项目,其中26.6%的受访家长曾让孩子参加出国游学项目,37.8%的受访家长曾让孩子参加国内游学项目。

进一步调查显示,35.3%的受访初中学生家长曾让孩子参加过出国游学项目,比例高于高中及中专(26.5%)、小学(22.7%)和幼儿园(22.5%)的孩子家长。

“我身边有不少家长,在孩子还在上小学时就送他们去游学,尤其在大一点的城市,游学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张菁是一名五年级孩子的家长,据她介绍,每年4月,她的孩子所在的学校就会组织报名暑期游学项目,报名的人很多,“如果临到暑假再想参加,基本就只能选择一些机构的,而且有些热门线路很早就抢购一空了”。

调查显示,对于游学低龄化现象,63.3%的受访家长认为这是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整体变好,有了更多选择,50.8%的受访家长归因于竞争压力大,家长不想让孩子被落下,50.3%的受访家长认为现在家长普遍对孩子教育进行更大投入,受访家长认为其他原因还有:出国更便利(36.0%),受周围人影响、盲目跟风(34.2%)和受游学项目宣传影响(21.2%)等。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陈闻晋分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了解、接触和观察世界,这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积极价值,游学受到学生和家长青睐也与教育部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倡导研学旅行不谋而合。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立国认为,“游学热”现象背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家长对孩子教育更重视,希望孩子尽早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二是因为现在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三是因为家长的焦虑和攀比心理。

“有的家长可能本来没打算让孩子暑期去游学,但看到周围家长都让孩子游学,就担心如果自己孩子不去,未来发展会受到影响”。

59.4%受访家长认为孩子要到中学阶段才适合独立出国游学 刘云担心,太小的孩子不具备独立自理的能力,游学时即使有老师跟着,还是可能出问题。

调查显示,53.4%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过早出国游学会因自理能力差,不能照顾好自己,52.0%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太小,安全防范意识低,自己去游学容易出现安全问题,47.5%的受访家长认为年龄小的孩子游学会以玩为主,学不到知识。

受访家长认为孩子过早出国游学存在的其他不利因素还有:存在语言障碍、沟通不畅(40.4%),价值观未形成、容易受到不良影响(38.6%),导致孩子之间相互攀比(29.1%)和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22.7%)等。

李立国认为,孩子过早出国游学有可能达不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阶段,对外界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比较有限。

再加上游学项目多是机构组织的,他们以盈利为目的,安排的学习项目可能和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不相关,结果让游学变成了游山玩水的旅游项目”。

多大的孩子适合独立出国游学?调查显示,30.2%的受访家长认为初中阶段的孩子适合出国游学,29.2%的受访家长认为高中阶段的孩子更适合出国游学,二者相加比例为59.4%,其他依次是小学(17.5%)、大学生(14.6%)...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