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德国作家黑塞。旅行

猫,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下班刚到家,还没进屋就听见它焦急地召唤。一开门,小家伙就喵喵喵地蹭上来,亲昵地依偎你的腿,小可怜似的。一天闷在家里很寂寞吧,你一边心疼着,一边警惕地巡视

猫,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下班刚到家,还没进屋就听见它焦急地召唤。一开门,小家伙就喵喵喵地蹭上来,亲昵地依偎你的腿,小可怜似的。一天闷在家里很寂寞吧,你一边心疼着,一边警惕地巡视房间,最惨的是水杯,倒在床边,果汁撒了一地,里面泡着被子,还延伸出一片淡黄色的脚印,桌腿惨不忍睹,上面全是抓痕,旁边摊着被咬坏的日记本,你惨叫一声,刚想揍它,它早就飞快地躲在窗帘后面,露出无辜的大眼睛,天见犹怜。心疼、气愤、爱怜……既爱又恨,是主子调戏铲屎官的诡计。

有种绝症叫“猫病”,无可救药,很多作家都是病人。

最宠猫的莫过于丰子恺,家中猫丁兴旺时有五只,它们十分狡猾,常偷吃大司务的鱼。有一阵,市场上猫鱼短缺,大司务一次买了很多猫鱼屯着,为了防偷吃,特地放在菜橱的最高层,然而,一晚上就被五只江洋大盗吃光了,大司务气得各赏了五十大板。

隔天大司务做了鱼,端在桌上,等大伙几分钟后凑到饭桌边,发现桌上一只空盆,里面只盛着一点汤,再仔细一瞧,桌边汤水淋漓,还有几只猫脚印,才恍然大悟,全家四处通缉,最后在卧室里猫脏并获,鱼汤、鱼肉、鱼骨点缀在当时价值30万的白毛毯上,几个人挨个把猫一顿揍。

面对这几只为非作歹的猫儿,不同于大司务的棍棒教育,丰子恺想到的是它们吃不饱才到处偷偷摸摸,于是要求增加猫儿的伙食费,可见他对猫儿的爱怜。

他最喜欢“白象”——朋友寄养的波斯猫,通体雪白,圆圆滚滚,眼睛一蓝一黄,颜值极高,见到它的人“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它特别粘人,喜欢跳到人膝上睡觉。有一天,白象不见了,大家遍寻不见,正在担忧,它和一只斑花猫一起回来了,原来是谈了恋爱。几个月后,白象做了母亲,一胎五子,月子里每天都有鲜鱼和奶粉。

可惜有两只猫崽夭折了,后来,衰老的白象离家出走,在大街上殁了,留下三只遗孤,一只送给爱猫好友,另外两只常伴丰子恺左右,在他读书写字时跳到头上、蹲在脚上。

海明威说:“猫是最善良最忠诚的伙伴。有了一只猫,便会有另一只猫!”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养了30多只猫。他的第一只猫是“六趾猫”,是一位水手送的,据说“六趾猫”会带来好运,海明威很喜欢它,取名叫“雪球”。时至今日,海明威纪念馆的猫都是雪球的子子孙孙。

这个硬汉作家臣服在猫的肉垫下,用著名的艺术家、作家、明星的名字为猫取名,如莎士比亚,卓别林等。

猫不仅给他带来快乐,还有痛苦。1953年,一只陪伴他11年的猫被车撞伤,半身瘫痪,海明威不得不用手枪结束了它的痛苦。他说,这种感觉,就像杀死自己爱了11年的人。

在最后时刻,海明威也不忘详细安排他的猫,当身体和精神日渐衰弱,引以为豪的创作灵感濒临枯竭,他选择用手枪结束生命。在遗嘱中,他说:“猫是这所庭院的主人,它们可以享有这里的一切,可以随意地嬉戏,可以在床上休息寻欢,可以在书房里沉思未来!”

“晚安,我的小猫”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说不爱宠物的父母自从养了猫,一改往日的正儿八经,把猫宠上了天,梁实秋正是这类。爱猫出了名的梁实秋,年轻时并不喜欢猫。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妻子从门口屋檐下发现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猫,不知道是谁家的,只好抱了回来。它就是后来多次出现在梁实秋作品里的“白猫王子”。

小猫一点也不怕生,狼吞虎咽地喝了一碗牛奶倒头便睡。很快,牛奶就不能满足他了,要吃鱼,很快,普通的鱼也不吃了,只吃新鲜的蒸好了去刺的大鱼。吃饱喝足,还有各种健身设施,橡皮鼠、不倒翁、小布人,乒乓球……尽管如此,小猫还是很快长胖了,一年就长了18斤。

梁实秋为白猫主子写过一系列文章,不厌其烦地讲它的琐事,从一岁到五岁,像个絮絮叨叨的母亲。猫在家中独霸四个厕所,每日有鲜鱼清汤,住在蒙古包般的别墅中,被褥也是特意从商场买的。

长到五岁,家里添了二胎,“黑猫公主”,两只猫一开始隔着笼子都要打架,后来也其乐融融起来。

德国诗人黑塞家中有两只猫,“狮子”和“老虎”,名字虽然霸气,两只猫的性格却胆小羞涩,黑塞对猫寄予厚望,希望它们可以“红袖添香”:

而实际上却是这样的:

有一次,“狮子”离家出走,黑塞用“老虎”的口吻写了一篇寻猫启示:

没有你同在,即便世上最美好的事物,也不如粪便和一根老鼠尾巴

我要把逮到的每只老鼠和蜥蜴都送给你

与你分享一切心爱的事物

并帮你掏鼹鼠和甲虫

带你到主人不准我们进去的每个房间偷偷酣睡,同做美妙的好梦

只求你不要抛下我

让我孤单地在这蕨类迎风摇曳、有蜘蛛在染料木下爬行、

不时能闻到小鸟美味的林子里枯守

雨果说,上帝创造猫,是让人类享受抚摸老虎的感觉。

与狗相比,猫总是显得高冷、不近人情。猫是喂不熟的,对它再好,它也不懂感恩,始终若即若离,这是对猫的偏见,在铁凝的《告别伊咪》里,有一只充满灵性、让人动容的小猫伊咪。

它投错了胎,生在一户不爱猫的人家,小时候被一根破草绳拴在屋外,蓬头垢面,目光呆滞,面前有一只沾满嘎巴的空饭碗,像个小乞丐。

幸亏主人要结婚,新娘子不喜欢猫,伊咪得以改写命运,被爱猫人收养。它洗了澡,改头换面,浑身雪白、淡蓝色的眼睛配上淡粉色的鬓角,十分娇媚。

来到新家,伊咪渐渐放下警惕,接纳这一家爱它的人。它不再四处解手,学会了上厕所;它趁人不在,会迈着细碎的步子在钢琴上溜达,模仿女主人弹琴的手指;有着长鼻子、发出轰隆声的红色吸尘器曾让它惊慌失措,后来摸清了对方的脾气,它也会勇敢地在这大家伙面前嘶吼、打滚,而它选择的地方,都是吸尘器经过后的“净土”。总之,伊咪变成了一只漂亮、聪明、矫健的小帅哥。

伊咪极通人性。有一次,它悄悄巡视到这家女儿的房间,发现她正在哭。女儿是个作家,写到了催人泪下的段落,难受起来。伊咪站在她面前,探寻地望着她,像在安慰她。第二天,女儿的钢笔不见了,全家人找遍了犄角旮旯,最后想到了伊咪,伊咪起初若无其事地踱着步,后来在女儿和衣柜间跑了好几个来回,在它的提示下,女儿在衣柜下,找到了正安静躺在那儿的钢笔。

为了让女儿不伤心,它把笔藏起来,为了让女儿不着急,它又把笔交出来。它不懂女儿,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对她好。

可惜,伊咪究竟无关紧要,在这家住了五年后,为它创造天堂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又把它送回了地狱,以往把它装进那个旅行袋里时,它都会疯狂挣扎,宁死不屈。而这一次,它格外平静,仿佛知道唯有认命。

就像做了一场梦,伊咪又回到了灰头土脸、挨饿受冻、没有自由的日子里,脖子上拴着粗电线,他们去看过伊咪几次,却对它无能为力。

伊咪的故事不了了之。在各种猫故事中,这是最伤感的一个,比死别更难受的是将它交给明知不会珍惜它的人,就像把女儿嫁给一个恶棍。可见人对宠物的感情是不同的,有人当爱人,而有人只当做活玩偶。

猫总是象征着忘恩负义,其实若即若离正是它们陪伴人类的方式,它的身影轻捷地跳跃在古往今来的字画中,跳上键盘、钻进被窝、在人身边酣睡,除了狗之外,再也没有谁与人这样亲近。猫从不臣服于任何人,始终属于它自己,这是它在数千年的进化中学来的自我保护,当有一天被人无端抛弃,它不会像狗那样狂追三十里回到家,变成一个麻烦,而是潇洒地去享受新的猫生。

这些是来自猫的爱,也是我们爱猫的原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