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如何成为一个旅行作家

季羡林,享有盛誉的“国际东方学大师”,一生笔耕不辍,写过数百万文字。内容关乎文学,国学,教育,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很多作品都深受大家喜爱,也引起众人反响。文字被汇编成《季羡林文

季羡林,享有盛誉的“国际东方学大师”,一生笔耕不辍,写过数百万文字。内容关乎文学,国学,教育,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很多作品都深受大家喜爱,也引起众人反响。

文字被汇编成《季羡林文集》,总共有24卷。

但是,他少年时,曾经遭遇写作障碍,甚至发生“抄袭”事件。

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对老师出的写作题目完全无从下笔,实在不知怎么写。无奈之余,就从书上抄了一段话:“空气受热而上升,,他处空气来补其缺,遂流动成风。”意外的收到老师的表扬。

可是这也引发了他的羞愧感,他当时只有只十几岁,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完全是为了好玩才去抄袭的。

但是,过了很久,他一想起来心里就不是滋味,觉得愧悔有加,从那以后,他一生就再也没有剽窃过别人的文字。

那么他到底是怎么走上写作之路,成为作家的呢?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有一年的秋天,学校里组织全校学生游位于济南千佛山上的开元寺。那是他小时候经常游玩的地方,当时的旅行引发了他极大的兴致,归来后仍然意犹未尽。

学校恰好出了一个以《游开元寺记》为题的作文比赛,最好的文章都会张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他的作文也榜上有名,虽然是排在八九名上,却也让他明白了一件事,写作一定要有感而发。

此后,在他一生的写作生涯中,他都信奉这一点,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大量读“闲书”

所谓闲书,在当时指非教科书类的无用之书,是被学校禁止的,但他还是“偷偷”看了《施公案》《彭公案》《小五义》《东周列国志》《封神榜》等大量书籍。光一部《彭公案》,就反复看了四十多遍。

后来谈及这段经历对他写作的影响时,他说,千万不要相信教人“文章做法”,这一类的书籍,要想作文好,无非就是多读多看,久了,文章自然就写通了!

注重文字的结构

季羡林说在他写作时,非常注意文章的结构,争取每篇文章都写的层次分明,有节奏感。

尤其注意开头与结尾,开头写的平淡没关系,但要平淡的有意味。结尾的诀窍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有食橄榄般的余位之美。

为此,他特别力劝青年学生一定要多读些古文或者过去的传奇小说,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好的文字从来不是生搬硬套,特别是散文的写法,唯情最是动人,也最感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节奏有美感的文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