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旅行 众筹
编者按:从电商到 VR 、再到在线教育,互联网行业中的一些创企貌似正在经历一场浩劫。放在更大的格局看,其实就是互联网作为工具,起步阶段的红利正在消退。并且在盈利模式不明显
编者按:从电商到 VR 、再到在线教育,互联网行业中的一些创企貌似正在经历一场浩劫。放在更大的格局看,其实就是互联网作为工具,起步阶段的红利正在消退。并且在盈利模式不明显、巨头掌握总体格局、烧钱模式难以再续的情况下,加上资本寒冬期,整体资本市场都是比较冷的。2016年很多互联网公司将面临生死大考,不幸中的万幸却是,资本市场的转冷会更加突出那些真正优秀的模式。
最近,我除了给一些企业内训、陪一位朋友做了一次直播外,比较少有外界的活动。团队增加了新成员,需要手把手地培训、教导,同事之间需要磨合、熟悉、合作,所以我上周末组织了一次周边小游。全程当司机,累成狗,回来后结实地葛优躺了一天。当然,除了工作以外,我还要照顾家庭。
说这些,其实不是为了拉家常、扯野棉花,我自以为这才是一个小公司的真实日常和应该呈现的场景,这也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生活。
我从来都怀疑一路高歌式的狂飚突进,像复印机一般的扩张,令人眼花燎乱的项目,每个周末排得满满的路演,上千份看不完的BP,比创业者数量还多的孵化器工位……
如果说创业是一场马拉松和长征的话,你长期舍弃个人该有的正常生活,也让员工舍弃他该有的生活,这种创业可以持续多久?
还有,你创业究竟是为了什么?你实现的梦想究竟是什么?不要跟我说你是为了实现中国梦。
最近,我也看了大量的创业生态方面的文章, O2O电商、 VR 、在线教育类公司正像瘟疫袭来一样地倒闭,兔死狐悲。这些一地鸡毛的乱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创业已到了下半场,资本寒冬带来的马太效应,沉渣泛起,牛鬼蛇神都登场了。
我担心下一个被玩坏的是所谓的内容创业,我决定 从现在起开始冬眠,到创业纪年再苏醒。
上面这一句是一个三体语的玩笑,但下面所有的内容都是绝对事实!
2016,哪些创业项目倒闭了?
--以下内容来自投资家网
电商、VR、在线教育,这些在兴起之后被极度看好,现在却迎来一轮“倒闭潮”。
1、博湃养车:烧出来的用户不是真用户,拿到创新工场、京东投资也没用

2015年下半年以来,继e洗车、赶集易洗车、云洗车、我爱洗车之后,功夫洗车宣布关闭上门洗车业务,如今为史上最大O2O洗车及养护平台的“博湃养车”也于4月5日凌晨发布公告长文《认识这么久,第一次说再见》,正式宣布破产倒闭。
“博湃洗车”的前世今生是这样的:2013年12月,博湃养车的前身“易捷卡”在北京成立;2014年9月,获得创新工场千万元级A轮融资;童年10月,“博湃养车”正式上线;次年3月,完成京东、易车等参投的B轮1.1亿元融资,员工剧增至1400名;2015年年底,被传因资金链断裂业务全面停止,员工人数锐减,传只剩不到10人;2016年4月5日,正式倒闭。
博湃养车本想用低价甚至是补贴来迅速改变消费者的保养习惯,推出过1元上门保养和免费的“45项车辆监测”活动,在全国迅速扩张。但这种“烧钱”活动最终因为资金链的问题不得不停止,并且在15年年末的寒冬中并不能满足业务继续开展。
博湃不是第一个转型或关停业务的洗车O2O项目,当然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个。
2、淘在路上:旅行创业团队全军覆没

在过去的时间里,在线旅游行业对“资本寒冬”的感受也很强烈。今年5月,传言麦兜旅行倒闭,后又有淘在路上宣布破产清算;在这之前,拒宅网、脚丫旅行网、找好玩、周五旅行网等超过十家在线旅游行业的创业公司宣布破产或倒闭。
“淘在路上”是一款基于移动终端的旅行度假商品预订平台,2011年下半年发布初版“在路上”,2012年7月获得红点创投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13年4月,再获阿里巴巴300万美元的A+轮投资;14年4月18日,“淘在路上”APP正式上线;同年9月,获得新天域资本数千万美元的B轮投资。
在2015年5月23日,创始人陈伟公布的成绩单中显示,“淘在路上”仅用一年积累了超300万注册用户。在线目的地商品数量12357个。但是从4月开始却蒙上了阴影,淘在路上C轮融资失败,CEO李鑫带着团队离开。6月23日晚,“淘在路上”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正式停止运营,所有员工被强制离职。
淘在路上宣布倒闭,意味着从2011年到2016年,5年内新成立的toC端的旅行创业团队全军覆没,几百个团队,几亿美金投资,全部化为乌有。
究其原因,不外乎“除了资本寒冬外,没有实质竞争力、靠烧钱的旅游商业模式很难在现在的OTA市场存活。”淘在路上热衷于大促,大量的资金用于采购流量、广告投放以及用户补贴。从15年10月来时,淘在路上开始收缩营销成本、补贴成本,团队规模也从300人裁到200人。这种“疯狂烧钱”带来了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后遗症,从一开始50%的规模裁员,到最后的破产清算。
在去哪儿、携程、途牛之类的巨头前后夹击以及资本的冲击下,旅游电商出现的一批“阵亡”名单也表明了在巨头林立、竞争超级激烈的情况下,旅游电商已经成为竞争血海,想要杀出重围并不容易,休闲度假产品中的门票产品渗透率低、增长缓慢。想要改变现状显然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和消耗。
3、美味七七:说倒就倒

曾获得亚马逊中国2000万美元入股,成为亚马逊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一度风光无限的知名生鲜电商平台美味七七说倒就倒。4月7日下午,网上一份美味七七倒闭清算的公告彻底揭穿了以前的假象:风光背后是烧钱黑洞,资金链断裂公司难以维系。
美味七七倒闭清算的公告贴在公司门上,大致内容是:由于公司目前运作出现严重困难,已没有资金全额支付包括员工2016年3月份薪资和社保在内的所有债款。公司从2016年4月7日起与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物流与配送问题、产品安全问题、盈利问题都是生鲜电商的命门。美味七七在2015年年初的一份宣传材料上称“通过自建的冷链物流将新鲜食材直送到千家万户”、在冷链车和零单配送之间加入了站点作为中转站,这些良好的出发点背后都带来了巨大的消耗。而且美味七七的产品质量也曾收到过质疑。
4、Skully:近日宣布破产,VR看房被玩坏

在过去一年中,70%的VR硬件创业公司都倒闭了,2014年中国共有200多家做VR头盔的公司,2015年只剩下60多家。很多在VR行业进行创业的人都抱着山寨的创业心态--画大饼骗投资者的钱,捞一把就走。
例如这几天,外媒报道虚拟现实摩托车头盔公司Skully已经在近日宣布破产。而这家VR硬件公司上个月还差点被乐视收购,不过最终收购案告吹。这款头盔于14年在Indiegogo上线众筹,并 15年发货,同年3月,Skully完成了一笔高达1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资方包括Intel、Riverwood、EastLink等多家机构。
但是公司之后的发展一直是不顺利的,据外媒消息,在资金全部耗尽后,Skully也为挽救情况做过不少努力。创始人曾一度打算将公司卖给乐视,但由于以往积累的财务销售报告和制造产能问题,造成并购谈判破裂。
VR技术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也很广泛,万科、绿地、当代置业等企业都开始在众多项目中引进VR技术,打造VR样板间,并以此作为吸引消费者的一种营销方式。此外,也有一些团队开始在房产+VR领域进行创业。
但是,动辄数十万到上百万的VR投入费用,也让业界对VR在房地产的应用褒贬不一。有业内人士曾表示,VR看房只是一个吸睛的宣传噱头。
首先是因为它并不能取代实体样板间,购房者无法只根据VR看房效果就做出购房的决定。而且目前有已经被玩坏的趋势,不仅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硬件设施攀比,而且对实际的交易没有产生对应的帮助。
也许随着VR技术的发展,VR看房在未来能满足消费者更多要求时能成就一种商业模式,但如今来看,似乎为时还早了一些。
5、梯子网与那好网:在线教育盈利仍难实现

2016年,在线教育的资本市场渐渐低迷,北京商报发布的《2016在线教育趋势报告》显示,在线教育盈利的企业只有5%,70%的企业是亏损的,还有15%的企业濒临倒闭,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拿到融资。
在之前网上盘点的在线教育阵亡的26个名单中,不乏创业5年的相对老牌子的择师网和满分网等,也包括梯子网、那好网等熬过了最危险的前36个月,依旧没能笑着活下去的在线教育项目。
梯子网和那好网的创始人都是龚海燕,被称为“女版俞敏洪”,在“出走”自主创办的世纪佳缘之后,龚海燕先后创办了91外教网、梯子网和那好网。梯子网和那好网都属于K12(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梯子网涵盖中小学K12阶段的全学科教学资源共享,那好网主打“互动直播”,定位中小学线上教育平台。
梯子网的用户仅为20万左右,远远低于预期,也远远不及竞争对手一起作业网的600万。
在苦苦坚持了10个月之后,龚海燕不得不宣布放弃梯子网。开垮了梯子网后,龚海燕又开了那好网,那好网上线推出2个月资金链就断了,宣布关闭。龚海燕自省道:“自己过于乐观冒进,战线拉得太长,以至于几个月前就花光了公司融资,一直在用自己的资金支持公司运转。”
据投资圈人士透露,龚海燕在14年上半年就已经遇到了资金困难,虽然曾拿到过某VC的投资意向书,但在做完尽职调查之后,该VC选择了停止投资。其后几个月,龚海燕一直在试图融资,但再次遭到挫败。最后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不得不关停。
6、老师来了:宣布倒闭,家教O2O平台履冰

早在去年9月份,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宣布B轮融资失败,项目停止运营。种种风波背后折射着,家教O2O行业也面临众多商业逻辑问题。
老师来了是杭州来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是一款基于网站和移动App的家教服务产品,曾于2014年9月获得IDG资本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同年10月,老师来了安卓版App正式上线。
优秀的老师是稀缺资源,如何变现也是个难题,商业模式不清晰、低频服务、生源缺乏、品牌实力弱等,都成为阻碍家教O2O平台发展的绊脚石,而这些问题仍将长久存在。
创始人虞益栋对此次的失败原因分析道:一方面是由于资金链断裂,另一方面是目前来看,各个平台都还停留在解决师生交易撮合环节上,对于教师、学生、家长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都没做深。而在家教场景下,做深教学服务过程的价值,非常困难。
在线教育出现“倒闭”、“泡沫”,归根结底是因为行业目前尚未走出盈利困境。像其他初创期的互联网行业一样,绝大多数在线教育企业目前仍靠融资存活,很少有企业真正实现盈利。
从电商到VR,到在线教育,这些互联网行业中的一些创企貌似正在经历一场浩劫。放在更大的格局看,其实就是互联网作为工具,起步阶段的红利正在消退。并且在盈利模式不明显、巨头掌握总体格局、烧钱模式难以再续的情况下,加上资本寒冬期,整体资本市场都是比较冷的。最后想说的是,2016年很多互联网公司将面临生死大考,不幸中的万幸却是,资本市场的转冷会更加突出那些真正优秀的模式。
如果说每个创业公司都要经历资本寒冬的话,现实往往是 too big to exist ,那我们宁愿 too small to go die 。
需求、场景还有商业模式以及发展空间本身就需要想好,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找准需求、选对方向才是第一重要,产品化是第二,商业模式其实是水到渠成的,能够提前设计、预判好商业模式自然是更好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