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旅行那一年
2018年,中国旅游集团喜迎九十华诞。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回顾九十载发展路,展望跨越百年新征程。 中国旅游集团的前行步伐,九十年来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
2018年,中国旅游集团喜迎九十华诞。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回顾九十载发展路,展望跨越百年新征程。 中国旅游集团的前行步伐,九十年来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中旅人“服务大众、创造快乐”的精神宗旨穿越时空、延续至今,始终不曾褪色分毫。 抚今追昔,我们推出“中旅90年”系列报道,冀求以史为镜,照亮前路,书写迈向世界一流旅游文化强企的新篇章!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记事铜板上,对于风起云涌、大事迭出的1927年,总共精挑细选记录了三则历史事件。其中一则就是首家由中国人创办的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在上海诞生,可见这件事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大幕,也由此拉开。
中国旅行社总部旧址
“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大家肯定听说过。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这类传统思想深深根植于民众的观念中,旅游出行风气未开。虽偶有文人游历山水,但人数少且沿途不便。当时既没有形成近代化的旅游概念,更没有像样的旅游产业。
随后,国外一些旅游机构开始陆续登陆上海这个得风气之先的城市,但服务对象多为外国人,且对中国旅客极藐视。如果有一家中国人开设的旅行社,在国内广开分社,服务同胞,那无疑会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中国旅游风气、旅游文化的培育。
到了1920年代,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银行家陈光甫是一个酷好山水、热爱旅行的人,曾遍访欧美名都胜迹,而在国内旅行,他觉得反不如在国外容易。
他自己写道,“有时一二百里的旅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竟较在国外远行一二千里者犹多。”
对于这种“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状况,对于国外把旅行当作乐事而国内把旅行当作难事的情形,陈光甫曾有过深深的思索,他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交通不便、关山重重,而另一方面是缺少为旅客服务的机构,使那些愿意旅行的人,因为琐碎问题打了退堂鼓。
后来,陈光甫成为了中国旅行社的创始人。在《创办中国旅行社自述》一文中他坦言,自己创办中国旅行社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与人方便”的一个念头而已。
而这个念头的产生,则来源于三件他切身经历的往事。
徐州车站的深夜时分
20世纪初期,某年深冬午夜,陈光甫一个人乘火车抵达徐州。那一年特别冷,寒风凛冽,满地冰雪,陈光甫穿得已经很多了,但仍冷得直打寒颤。尤其又是年终岁尾,夜色已深,那种萧凉落寞的感觉,不断涌上异乡过客陈光甫的心头。
陈光甫
而当他出站的时候,眼前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露天的月台上,许多三四等车乘客凑在一起等候搭车,无论男女老幼,都守着各自的行李,依偎成一团,在彻骨的寒风中发抖。
当时的徐州,是两大铁路干线的交叉点,不少旅客必须在徐州换车。陈光甫立即想到,假如车站附近能有一间屋子,只要够大够宽敞,可以躲避风寒,也不必追求多么豪华考究,有条凳,有灯火,再能免费供应一些热茶水。“让这些在长途旅程中备感辛劳的过客,暂时能有一个休憩小坐之所,岂不也算是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痛苦,增加了一些方便。”
这个念头,过了好久还时时涌现在陈光甫心头。这就是他设计中国旅行社的最早一幅蓝图。
如何展示中国?
另一件事情发生得更早。
当时美国总统轮船公司发起环游全球的壮举,以招揽顾客,一时间参加者众多。在他们的日程中,中国是重要一站,而轮船公司安排的时间却非常紧张,大概只有上海这一个地方,而且是上午驶进黄浦江,下午就要起航去往别处。
于是,就有一些略通英语的人做起了导游生意,陪着外宾登岸观光,迎合外人喜好新奇的心理,把他们带到城隍庙去,那时的城隍庙就好像北京的天桥。陈光甫觉得,这些对中国本来没有较深了解和印象的外国人,不远万里而来,一眼便只看到这一个地方,匆匆回去,少不得到处信口宣扬,说这就是他所亲历目睹的中国。
后来,不仅美国轮船公司办这种旅行团,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的轮船公司也相继举办。从各地出发环游世界的旅客,都来到上海,每到上海,就去逛城隍庙。而那些做导游的人,竟然是父亲传给儿子、哥哥传给弟弟,形成了一种专门领外国人逛城隍庙的职业。
陈光甫坦言,“记得我自己那时每天读报,一看到有环游世界团体东来的消息,就有不胜其忧虑惭愧的感觉”。他想,为什么不能采用外国人的办法,训练一些真正优秀的导游人才来引导外来旅客,让他们“瞻仰一些真正的名胜古迹,借机会也让他们认识认识我们这泱泱大国的衣冠文物”。
这个想法,后来也成为了中国旅行社的业务之一。
中国人自己的旅行社
第三件事发生在上海一家外国旅行社。
当时外国人在上海已经办了两家旅行社,一是英国人的通济隆(Thomas Cook & Son),另一个是美国人的运通(American Express),它们代售中国铁路的火车票,并且可以预定夜车铺位。
一天,陈光甫到某家外国旅行社去买票,已经是下午2点,应该是办公时间了。但柜台里的一位女职员,却正在和一位青年娓娓交谈,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柜台前的陈光甫一样,让他呆立在那里有十几分钟之久。
陈光甫心想,即使你们有重要的事情要谈,也应该把顾客照顾一下呀!然而,两人居然继续畅谈起来,陈光甫只好悻然退出。他觉得女职员不该如此无礼,同时也更感觉到我们自己需要创办一家旅行社的迫切。
中国旅行社代售海陆空客票
1923年8月,在上海银行总行总经理陈光甫的大力推动下,上海银行旅行部正式宣告成立。经营目标是:发扬国光、服务行旅、阐扬名胜、改进食宿、致力货运、推进文化,以服务大众为己任。
从言简意赅的经营目标中,不难看出陈光甫的经营理念以及三件“小事”对他的影响,“服务”两个字的分量被充分凸显出来。
港岛有了中旅社
成立之初,由于风气未开,上海银行旅行部使用各种方式来招揽顾客。
比如凡是购买车票,无论路程远近,均送一个蓝色布面熨金字的票夹。再比如开幕当天,有人来买上海经伦敦至纽约的全球联运票,当时旅行部还没有这种客票的发售业务,又不想失去主顾,于是由旅行部经理自驾汽车到英商通济隆公司购买之后再回来转卖。
数年之内,上海银行旅行部在各地先后设立了11处分部,规模与日俱增。1927年春天,经上海银行董事会开会研究后,决定使旅行部与银行分离。
于是,从1927年6月1日起,上海银行旅行部废除原名,改称“中国旅行社”,陈光甫任董事长,各地分部改称“中国旅行社某某分社”。更名后,于1928年1月获颁第元号旅行业执照。
香港中国旅行社旧址
为了促进金融和旅游业务的发展,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于1928年4月1日正式成立,地址设在香港皇后大道中6号。中国人创办的旅行社终于开到了港岛,这也正是中国旅游集团的前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