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趣味旅行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えみと申します。私の趣味は日本文化、旅行、ドラマで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愿いします。大家好,我是えみ,快乐国际语言中心的日语老师,我姓邓。我喜欢教学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えみと申します。私の趣味は日本文化、旅行、ドラマで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愿いします。
大家好,我是えみ,快乐国际语言中心的日语老师,我姓邓。我喜欢教学,怀着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日语,感受日语的魅力的初衷,毕业以来,一直在从事日本教学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老师曾在大学执教,与外国友人有过非常多的交流,也体会到了日语真的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语言。
在快乐国际,えみ也接触到了许多爱好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学生,也有过非常多精彩的课堂:与学生们一起遨游在日语的世界里面,一起制作日式美食,一起进行日语口语的演练,排练日语话剧等等。


这样的课堂你会喜欢吗?我们都爱日语,希望这份热爱里面也会有你的加入哦!

接下来就正式进入我们的日语兴趣小课堂了。
提到日本,大家首先能够想到的城市会是什么?
应该是东京和京都吧▼

东京

京都
东京,现代日本的首都,是集时尚和繁荣于一身的城市。而与现代化的东京相比,京都是充满古韵的城市。京都作为日本历史上平安时代和室町时代的首都长达1200年之久,因其浓郁的日本风情,被称为“日本人心灵的故乡”、“真正的日本”。
提到京都,同学们应该都会想到:作为禅寺“菩提所”的金阁寺、日本国宝级建筑清水寺、神社代表--伏见稻荷神社等朝圣之地;花道、茶道等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文化▼




其实,京都还有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祗园(qi yuan)。也许很多同学会把祗园读成:zhi yuan,这是错误的哦。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印度的佛教圣地--祗园精舍。京都的祗园和印度祗园精舍中的“祗园”的日语发音是一样的。关于“祗园精舍”的来源也是非常有趣的。
在日本文学著作《平家物语》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诗:祗园精舍の钟の声,诸行无常の响あり。翻译成中文是:“祗园精舍钟声响, 诉说世事本无常”。这里的“祗园精舍”便是指印度的佛教圣地。祇园精舍是“只树给孤独园”的简称,“只树”是“只陀王子的树”,“给孤独园”是“给孤独长者的园子”(ps:只陀是梵音音译)
只陀王子是印度侨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之子。给孤独长者则是波斯匿王的大臣。祗园原本是只陀王子的园子,但后面他把园子送给了给孤独长者,自己保留了树。所以称为“只树给孤独园”。
日本祗园是京都最大的艺伎区,可以说是京都代表性的地区。
祗园并不是一个园子,而是有一座城的规模。在这片区域,清水寺、高台寺、八坂神社、建仁寺、祗园寺等都在游览的范围之内。这里完整地保留了日本传统的街道和建筑,大都是以木结构为主,房屋低矮,看起来历史的沉淀感十足。整个大街的格调寂静安谧,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祗园从最初江户幕府时期允许茶屋营业,到现在在这一片日式建筑中也有许多可品尝中式菜和意式菜等的餐馆,这成了祗园的另一个魅力。
关于祗园的特色建筑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那便是祗园的花见小路。“花见(hanami)”在日语中的意思为“赏花”。但花见小路并非因为花而出名。
从江户时代起,花见小路便是整个日本最有格调的风月之地,也是目前为数不多尚能看到艺伎的场所。

花见小路是一条南北横贯祗园地区全长约1公里的神秘小路,小路的南北风情大不相同:北段到处林立着现代小酒馆、俱乐部;南段却是难得一见的日本传统花街。

花见小路还是章子怡、巩俐主演的电影《艺伎回忆录》的取景之处哦,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是不是觉得这里的场景似曾相识呢?
这里又有一个重要的祗园元素登场了,是的,那就是作为日本艺术家代表的艺伎。日本艺伎的由来跟祗园茶屋发展有很大联系。
最初的艺伎是茶屋主人为客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解闷而安排表演的小丑角色,由男性担当。后来渐渐出现了女性艺伎,并且数量超过男性艺伎。经过三四百年间的发展,艺伎文化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体系,也作为京都独特的文化而存在着。这种文化的最大舞台便是在这神秘的祗园。


艺伎文化在日本当中是一种神秘而又暧昧的文化,如果大家感兴趣呢,emi老师在以后的文化小课堂上会继续为大家揭秘讲解,也希望大家到时候继续关注~

在京都的祗园,还有一个很重大的活动--一年一度盛大的祗园祭。对于喜爱日本和日本文化的同学们来说,应该对日本的祭祀活动并不陌生。在日本公认的三大祭中:东京的“神田祭”,京都的“祗园祭",大阪的”天神祭",祗园祭排名第一。

东京“神田祭”

大阪“天神祭”

京都“祇园祭”
祗园祭在每年七月份举行,时间跨度大概一个月。祇园祭起源于平安时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当时日本流行瘟疫夺去很多生命。人们认为是“牛头天王”作祟,就用66个棍子(代表当时日本66个地区)制造了神轿,送到神泉苑,游街祈祷,这就是祗园祭的前身。
到了今天,祗园祭已经不局限于祗园,而是遍及整个京都中心地区。但核心区域依然是祗园旁的八坂神社。

祗园祭的高潮有“山鉾巡行”和“花伞巡行”两个环节。“山鉾”指的是巡游的彩车,一共32辆。彩车体型庞大,重的达十几吨,彩车上装饰的绣品、花纹尤为有名,大多是来自于欧美、中国、印度等国的一流绣织艺术品,前亚洲美术部长称其为“世界其他地方无处可寻的独特存在”,它的艺术性被称为“动く美术馆”(移动的美术馆)。

“花伞巡行”指的是艺伎撑着花伞游街,平日难得一见的艺妓,在这一天可以一饱眼福。此外艺伎的舞蹈表演也是不可错过的哦~

祗园的精彩之处还不仅仅是这些。它被人们当作与俗世隔绝的空间,这里拒绝被同化,保留了很多日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是一座孤傲之城。
关于祗园,同学们听完emi老师的介绍之后是不是很期待实地去体验一番呢?希望大家有机会去到日本亲自感受这个神秘的地区,打开祗园更多的精彩之门。

好的,我们今天的兴趣小课堂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哟!
emi老师今后会分享更多有趣的日本文化和日语知识给同学们,如果大家喜欢emi的课堂,可以把它转发给同样喜欢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小伙伴,当然老师也更期待和大家有线下的交流与分享,我是emi,快乐国际语言中心的日语老师。
ご清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また今度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