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华胜旅行

过寿,对于一个人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天,段华胜也不例外。女儿在他70岁大寿的这天送给他一件1000多元的新衣,他却找店主换成了三件,自己留了一件,另外两件却被他急急忙忙

过寿,对于一个人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天,段华胜也不例外。女儿在他70岁大寿的这天送给他一件1000多元的新衣,他却找店主换成了三件,自己留了一件,另外两件却被他急急忙忙带去了监狱里……

并不是家人在监狱服刑,也不是监狱里有特别的朋友,段华胜要做的,只是将两件新衣送给失足人员做新婚礼服。

他和监狱里的任何人都非亲非故,可是几十年里,他已经在监狱里多出几百个“亲戚”。

77岁的段华胜是江西萍乡市家喻户晓的老人,他的出名并不仅仅是志愿服务时间长达5万小时

和别人的志愿服务不同,段华胜的“专业场地”恰恰是许多人避之不及的监狱

40年来,段华胜风雨无阻地坚持去监狱帮教,500多名失足人员在他的引领下重新拥抱光明。省吃俭用下攒起的8万余元,全都用于帮教活动。自学法律、心理,只为更贴近失足人员的心。

社区居民杨珉(化名)因为偷盗被抓,后被判刑6年。在其服刑期间,段华胜曾多次到南昌新建监狱看望,不仅在思想上开导他,在生活上更是帮助他重拾信心。杨珉刑满释放后,段华胜的帮扶从狱中延续到狱外,一边忙着帮杨珉上户口,一边为他的生计做打算,鼓励他重新生活。

段华胜说,当时交通不便,为了省钱,他每次要先坐几个小时的顺风货车,下车后,还需要在路边拦免费的拖拉机载他一程,几番辗转才能到达监狱。可就算这样,旁人眼中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段华胜却没有一句怨言。

好在杨珉终于能自食其力,找到了工作,也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对于段华胜,本就不善言辞的杨珉碍于情面,从未说过一个“谢”字。段华胜也毫不介意,转身又奔赴去监狱里。

然而段华胜万万没想到,和杨珉再见之时,已是杨珉弥留之际。

杨珉的身体格外虚弱,但当着众人的面,他紧紧握住段华胜的手,百感交集,“我真的谢谢你对我一辈子的帮扶,可这辈子都没办法报答你,对不起了。”

在段华胜的安抚中,杨珉走完了一生的路,可是对段华胜的感激,杨珉却至死没变。

除了杨珉,段华胜对其他刑满释放人员同样付出真心,许多人出狱结婚时都要请他来证婚。每次收到帮教对象寄来的信件、打来的电话,他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而这些才是促使他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看着曾经颓废、反叛、懊悔的面容,一个个都拥有了全新的生活,段华胜的满足无法言喻,他说:“再见他们眼里的光,我很欣慰”。

2011年,赣西监狱萍乡远程视频会见中心开通后,市司法局设立了全省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段华胜工作室”。在这里,更方便了段华胜为服刑人员及亲属搭建心桥,开展亲情帮教工作。

段华胜打趣说,志愿服务让他忙成了一个“不老翁”,而他的忙,都用来帮扶失足人员,参加禁毒活动,开展志愿服务。

关注孤残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捐款捐物,送吃送穿;参与春运和暑运活动,维持秩序,急人所急;加入普法教育、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等街头宣传活动;当起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哪里有公益活动,哪里就有段华胜的身影。

在外面“风生水起”的段华胜,说起家人,却总掩饰不住内心的内疚,“我是个不称职的家长、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因为我很少关心自己的家庭,很少关爱妻子和儿女,很少干家务,也很少辅导儿女的学习和指导她们的工作。”

虽然家里挂着段华胜和老伴新补照的婚纱照,可段华胜惭愧地说,“这是评得五好家庭后免费给我们照的,也是我唯一能给我老伴的。”

段华胜又何尝不想关心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可他的时间都给了更多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曾经为了给白血病女孩募款不惜跪在人潮拥挤的广场,段华胜实则铁骨柔情。

这份执着和付出,让家人也都理解了段华胜的苦心。在他的影响下,不仅自家三代人都成了优秀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在他的感召下也加入了志愿工作。

这位有尿失禁后遗症,就算穿着尿不湿也要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老人,在乐享天伦含饴弄孙的高龄,却发光发热,不忘初心。

段华胜,把公益过成了生活,也就永远活力,永远年轻。

作者:许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