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研学旅行活动基地有哪些
对于广大高考生来说,高考是一次很重要的考试。而它的每一次改革也备受各界广泛关注。未来几年,辽宁高考改革又将有大动作!稳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
对于广大高考生来说,
高考是一次很重要的考试。
而它的每一次改革也备受各界广泛关注。
未来几年,
辽宁高考改革又将有大动作!

稳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大幅减少并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
创造条件淡化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省普通本科高校调整为60所左右,打造与辽宁支柱产业、高新产业相适应的重点本科专业400个左右等等。
昨天 ,
辽宁省政府印发
《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提出了上述计划。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具体都有哪些变化?
大幅减少加分项目
探索多元录取机制
辽宁省将稳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大幅减少并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创造条件淡化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同时
加强命题和考试的组织管理,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安全;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加大查处违规行为力度。
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机制。
新建学校原则上采取集团化发展模式
依托小学、初中名校,
采取“名校+小校”“名校+普校”等形式,
开展集团化办学,
重组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
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支持建设品牌学校为总校、并入学校为分校或校区的“紧密型”“协作型”教育集团。
新建学校原则上采取集团化发展模式,通过输入教育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等,促进新建学校高起点发展。

在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方面,将开展新一轮保育教育改革,培养幼儿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2020年小学班额不超45人
中学班额不超50人
在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
到2020年,
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基本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
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完善引才配套政策,解决引进人才的任职、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
师德师风不合格
评奖评职称一票否决

完善师德师风考评监督机制
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首要内容,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估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制。

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
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实行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2020年所有学校、教师和
初中以上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到2020年,全省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比例达到100%;所有学校、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推进中小学校、职业院校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实现高等学校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到2020年,建成省级数字化校园100所、智慧校园30所。
鼓励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冬夏令营

《规划》还提出了
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与教学相关的共享型实训培训基地。
支持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多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
到2020年,全省本科高校调整至60所
打造400个重点学科
我省要吸引大型国有企业、
社会力量和外资以多种方式参与办学。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举办多样化、可选择的民办高中。鼓励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普通高等学校。

到2020年,全省普通本科高校调整为60所左右;独立设置高职专科学校调整为40所左右。
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基础人才、儿科医生、全科医生、学前教育,以及面向工业八大门类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专业。坚持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制度。
打造与辽宁支柱产业、高新产业相适应的重点本科专业400个左右。

另外,2020年,全省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到2020年,评星定级的幼儿园达到80%。
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
作为高校聘任工程类教师必要条件

大力推进科研人员聘用方式改革
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校聘任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
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校聘任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完善高校教师在岗兼职、离岗创业和期限内返岗任职制度。
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对高等学校分类实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高校规模核定、计划安排、专业调整、经费投入、项目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决策的主要依据。
支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方面
支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支持部分中央部委、省属高校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支持部分省属高校打造行业影响力大、居于国内同类学校领先地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推进其他省、市属高校提升整体水平,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以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为基础,以服务辽宁支柱产业为建设目标,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一流学科。
到2020年,重点建设3-5所普通高校进入全国高水平大学行列;重点建设30个左右学科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建设50个左右对辽宁振兴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特色学科。
鼓励高校推进内设机构取消行政级别试点
克服行政化倾向

依法自主制定招聘条件和标准,自主公开招聘人才,根据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自主做好人员聘后管理,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
下放教师职称评审权,改进教师职称评审方法,落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自主权。
健全符合现代大学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扩大高校薪酬分配自主权。
扩大职业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师评聘、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中小学在教学工作、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深化学校管理人员职员制改革,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鼓励高校推进内设机构取消行政级别试点,克服行政化倾向。学校重大决策和涉及师生利益的重大政策应当经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和通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