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大西北旅行感言

我还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就已经人生过半,蓦然回首,不禁愕然。人生天地之间,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逝水惊心。韶华不再,徒留感慨,何以慰藉!余生,每一寸生命该怎样消耗,才不枉在这世上走过

我还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就已经人生过半,蓦然回首,不禁愕然。人生天地之间,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逝水惊心。韶华不再,徒留感慨,何以慰藉!余生,每一寸生命该怎样消耗,才不枉在这世上走过一回,才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更有意义,有价值,这是我一直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世界上我们掌控不了的事情太多,就连生命也未必能完全自己把握,但是,一个人的心情和价值取向却是自己的,如何用自己剩下的生命去做一些令自己快乐的事,并且尽可能使这些事对别人也有所帮助,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梓君(赵丰鋆)在大会上发言

纵观世界,生活中实在没有绝对必要的追求,那些在俗眼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慧眼里也不过是浮云泡沫罢了。带着这样一份淡然的心情,我踏上了远去西宁的列车。知道自己心中想要的是什么,也就不再拧巴、不再纠结,带上灵魂,轻松出发。从中国的大东北横跨至大西北。一个人的旅行,一路风景,有书相伴,心情宁静、怡然、惬意。

在西宁举办的是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颁奖大会。于我而言,这份奖项无论分量多重,都不过是对作者一篇文章的认可,对创作者劳动的一份鼓励。然而,我非常明白一点,对于一个作家而言, 最具有生命力的奖项应该是读者的喜欢,社会的认可。如何获得这份殊荣,是要靠自身的实力,和不断创作的优秀作品。

作者梓君(赵丰鋆)

颁奖大会七月十三日在青海省党校一楼多功能大厅隆重召开,我与澳大利亚、山西两位作家在颁奖大会上做为获奖代表发言。毕淑敏说:“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内心的沸腾”而我,那一刻的心中升腾起的是一份责任感,折射出的是一份淡定与从容。

我只是这样与同仁分享自己的获奖感言:“......我们拿到的只是对一篇文章的认可和鼓励,这并不能代表我们的全部。我对自己的写作要求是:要关注社会,不要人云亦云,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观察、用善良的心去感知、用敏锐的头脑去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文字,揭示人生百态,向社会传递满满的正能量。一个好的作家,最大的殊荣不是一个证书,而是赢得读者的喜爱、社会的认可,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未来的路很长,需要我们忍耐孤独,与时代同步、与国家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为传承中华文化做一份贡献。”

整个大会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开始,在如潮的掌声中结束。签名,邀请合影,场面温馨而热烈,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和快乐,那一刻会定格在他们人生的轨迹上,并留下深深的印记。我没有挤上去签名,因为我知道自己心中想要的是什么......有个词叫鼓励。当人们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跃跃欲试的时候,需要鼓励;当他们努力奔跑在路上的时候,需要的还是鼓励。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这就是本次活动最深刻的意义。马拉松起跑线上队伍庞大,最终坚持到底的,一定是长期训练的,最有耐力的人。尽管奔向目标的路上有太多的人跌破了头、磨破了脚,也一定会有人最终到达理想的顶峰,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如果我们并不在意最终的目标,而是一路的风景,那么,只要感觉快乐,就去做吧!把每个阶段都当成人生的经历,端正心态,沉着、淡然、摒弃浮躁与浮夸,活得踏实、坦然。我觉得,这也便是人生追求的一个良好的态度!此次活动,另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十四日下午的创作论坛,我是极其认真地聆听了邵主编关于散文、诗歌创作的讲座。他的讲解诙谐幽默,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创作中应该注意什么,经常出现的弊病应该怎样克服等等,几乎打开了我创作中遇到的所有的结。整整一个下午,收获超出我所期待的。

在一个人的发展中, 大家都希望有个好的条件和机遇,希望在活动中结识更多的同道人,以便于有更多的学习交流和发展的机会。当然,外界环境和条件是不可忽视的,然而,物质的变化中,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外因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鸡蛋是要在适当温度下才能孵出小鸡来,反之,太热也会被煮熟。所以,自身具备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而理性掌控自己则更重要。能辩证地看待一些问题,也便能从容地处理问题!本次参会,结交一些有份量的文友,是此行又一收获,以文会友,单纯欣赏彼此的文字,在文字中交流,在创作上探讨,产生心灵的碰撞,灵魂的对话。能有友同行,便不再孤单! 但是,必须明白一点,凡事不要寄希望于别人,更不要寄希望于上帝,如果你非要寻找上帝的话,他就是你自己!追求成功是人生永恒的目标, 给自己的每个阶段,每件事的成功下个定义,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任何人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作者:赵丰鋆 笔名:梓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