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研学旅行的感受
韩城素有“史圣名城,民居瑰宝,艺术之乡,文化圣城”之称。3月10日,蒲城中学组织部分教师赴韩城市进行研学旅行。短短一天的时间,老师们走出校园,来到百公里之外的黄河之滨,接受黄河
韩城素有“史圣名城,民居瑰宝,艺术之乡,文化圣城”之称。3月10日,蒲城中学组织部分教师赴韩城市进行研学旅行。短短一天的时间,老师们走出校园,来到百公里之外的黄河之滨,接受黄河文化的熏陶,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第一站:参观研学旅行基地
位于紫御华府小区的研学旅行基地,采用南北通透精装修房间,共30套,每套可入住学生20——28人。可同时容纳800多人。配备有纯实木橡木架子床,无线宽带、网络电视、空调、冰箱 等设备,还有洗浴间、自助式厨房,可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研学旅行的需要。
第二站:走进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感受千年前的灿烂文化
投资数亿元的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日前刚刚开馆,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798件(组)文物正在展出,其中国宝级文物就有70余件(组)。据了解,梁带村两周遗址 共发现两周时期墓葬1300座,出土各类金玉铜文物2万余件。
在梁带村芮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中,青铜器数量众多,工艺精湛。
镇馆之宝当属距今5000年的玉猪龙,是黄河流域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山时期岫岩玉制的玉猪龙。
第三站:寻访民居文化 走进党家村
党家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大大小小120多座四合院和十余座祠堂、25个哨楼,以及庙宇、戏台、文星阁、节孝碑等古建筑,保存完整,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
第四站:拜谒司马迁祠 寻访读书人本
司马迁著述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堪称我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曾经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杨锦麟说,来到陕西,有两个地方是不得不去的,一个是黄帝陵,一个是司马迁祠墓。前者是文化人的根,后者是读书人的本。
老师们们沿着司马坡的石阶,一级一级地、一点一滴地去追想这位古人的伟大精神和高尚人格。
司马迁下狱受刑之后,遭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和耻辱。身处逆境,司马迁忍辱负重,历时13年,最终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曾有人有人这样评论司马迁,“有一种苟且偷生是高尚的,它叫忍辱负重;有一种低头弯腰是无奈的,只为高尚的追求。”(李 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