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深圳去三亚旅行团
【蓝科技】祁浩然近日,国家旅游局直属研究机构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内领先的在线旅游公司携程旅游集团,基于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全国旅游市场情况,超过3亿携程用户、平台两万多
【蓝科技】祁浩然
近日,国家旅游局直属研究机构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内领先的在线旅游公司携程旅游集团,基于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全国旅游市场情况,超过3亿携程用户、平台两万多家旅行社百万级度假产品预订数据,对十一假期的旅游情况和游客行为进行了全面监测,发布了《2017国庆中秋长假旅游趋势报告与人气排行榜》。
一、7.1亿人次出游 8天长假出游占全年14%
今年国庆中秋8天“超级黄金周”,将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集中旅游潮。据测算,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国内旅游市场预计接待7.1亿人次,同比增长10%;出境游客预计超过600万人次;一半中国人将以旅行的方式度过长假。旅游收入将达到5900亿元,同比增长12.2%。
长假对推动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从2008年-2017年的十年来,国庆黄金周旅游人次持续快速增长,从1.78亿增长到7.1亿人次,增长近3倍。旅游收入规模从798亿元增长到5900亿元,增长超过6倍。国庆黄金周在旅游业中的占比很大。2017年国庆长假人次、收入,占全年的比重预计超过13%、14%。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成为推动我国黄金周旅游的动力,国庆成为“手机上的黄金周”。根据携程业内规模最大的跟团游、自由行等产品的预订数据统计,70%的在线旅游者通过手机客户端预订,预计50%以上的旅游者需要使用24小时客服、“微领队”、全球SOS等行中服务。目前携程这类旅游客户端下载量已经突破30亿,位居全球领先。
中国国庆也成为“全球黄金周”,出境游客预计超过600万人次。我国游客从近300个海内外城市出发,到达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1155个国内外城市。国家数量从去年的68个增加到了88个,增长近29%。
因此,集中的长假对满足国民旅游权利、推动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观念转变,加上假日制度、带薪休假的完善,旅游成为黄金周最重要的消费方式。
二、黄金周游客画像:女性、8090后、家庭
这个长假,哪些人更热衷于出游,和谁一起旅行?女性、8090后、亲子家庭成为黄金周游客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女性成为黄金周出游主力,黄金周预定携程跟团游、自由行、邮轮、当地玩乐等产品出游的游客,60%是女性。
“年轻化”特征明显,80、90后支撑旅游消费。消费能力强、体力充沛的31-45岁(占比33%)、19-30岁(27%)青壮年人群成为黄金周出游主力军,占比达到6成。
“家庭”也是国庆旅游的关键词,出游的人群中,42%以家庭为单位占比最高,他们在黄金周花费重金犒劳孩子(32%)、孝敬父母(10%)。从在携程旅游的订单看,“2+1”三口之家占比最高,但二孩政策开放使得“2+2”带两个孩子旅游的比例增长超过50%。其次是和朋友一起出游放松身心(22%),一些情侣则把黄金周当成了远走他乡度过二人世界的绝佳机会(20%),也有人独自上路,一个人看风景(6%)。
三、哪些省市的“出游力”、“消费力”更强?
今年十一,哪些地区的市民最热衷外出旅游?从在线预订旅游度假产品的人数看,“出游力排行榜”排名前20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西安、天津、长沙、重庆、厦门、昆明、合肥、贵阳、青岛、济南、郑州、无锡。
上北广深依然是十一旅游的主力军。成都、杭州、南京、厦门、武汉、天津、西安在内的16个城市跻身出游“新一线”城市,特别是西部中心成都在出游规模上接近一线城市。西南、西北的几个中心城市西安、昆明、长沙、贵阳游客增长达到50%到100%。
国庆旅游花费多少钱?根据游客预订携程跟团游、自由行等度假产品的花费,国内游人均费用为3200元;出境游为9800元,与去年略有提升。
今年数以千亿的长假旅游消费,哪些城市的市民消费能力更强?“旅游消费力排行榜”显示,通过携程预订跟团游、自由行产品,人均消费最高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沈阳、广州、大连、福州、深圳、武汉、成都、天津、杭州、重庆、南京、温州、厦门;出境游消费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昆明、青岛、重庆、天津、成都、广州、西安、厦门、武汉、杭州、南京、深圳、大连。
与收入水平基本成正比,北京、上海两个“超一线”城市十一出游人均消费元达到六七千元,与其他城市拉开差距,出境游消费更是超过万元。除此以外,各省会城市和城市、大连、广州等东南沿海城市消费水平较高。
四、 长假怎么玩?消费升级,最长达30天最高花60万
长假旅游者到达更多目的地。2017年国庆期间我国游客到达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1155个国内外城市。国人的旅行脚步也越走越远,花费越来越高。根据携程跟团游、自由行订单,国庆中秋长假跨度最长的旅游团是花30天周游南美,从阿根廷出发,到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庆旅游最贵的订单金额最高超过60万元,家庭组团前往冰岛欣赏“权力的游戏”绝境长城以北的美丽风光。
据携程统计,长假期间,预订最多的度假产品是跟团游与自由行、邮轮。当地玩乐、门票、游学、定制游、主题游等,增长更快。以出境游为例,45%的游客选择跟团游、44%的游客选择自由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黄金周旅游从跟团、自由行进入“私人定制”时代。每十位出境游客中,就有一位尝试定制旅行的新方式,成为今年旅游市场最大的变革。
定制旅游成为中国游客特别是中高收入阶层出境游的新选择,今年国庆,携程定制需求单增长超200%,亲子(32%)、情侣夫妻(24%)、朋友同事(15%)、带父母(11%)出行的比例最高。
我国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程度已经达到全球领先,国庆也成为“手机上的黄金周”。携程跟团游、自由行、邮轮、签证等订单统计显示,有超过70%的在线旅游者通过APP下单。除了预订,在行程中旅游者也通过APP随时预订当地旅游产品或者查询求助。
消费升级是今年出境游的一大趋势,游客更愿意把钱花在体验上,在吃住行游等方面追求品质与个性化。入住高星级酒店、行程体验升级的高等级产品最受欢迎。根据携程最新升级的跟团游“钻级标准”统计数据,国庆长假,选择5钻(入住5星酒店、纯玩无购物)线路的游客占比49%,4钻产品比例达到42%,远远超过3钻产品。
五、7亿人次国内游人气爆棚 北京成为黄金周最具人气目的地
今年黄金周,国内游人气爆棚,人次规模超过7亿。从携程等旅游企业组织旅游情况来看,十一国内旅游的超过出境旅游。携程跟团游、自由行产品的统计显示,59%的游客选择国内旅游,41%选择出境游。
国内旅游度假哪里最热?根据携程旅游预订出行数据,报告发布了十一国内旅游度假人气排行榜,从目的地省市来看,北京、云南、海南、浙江、广西、福建、湖南、四川、上海、广东将接待最多游客。有50%是选择这十个省市。
哪些城市将呈现人山人海?今年旅游者预订携程度假产品到达国内340个目的地城市,预计接待游客最多的城市将包括北京、上海、杭州、三亚、昆明、厦门、桂林、成都、张家界、贵阳。据统计,国内游有8%的可能性选择去北京,6%的可能性选上海、杭州。
六、出境游:600万人次出游 中国游客遍布这些国家和地区
长假对出境游也非常重要。预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我国出境游客预计超过600万人次。占全年出境旅游人次1.27亿的5%左右。中国国庆节将成全球黄金周。
根据携程跟团游、自由行、邮轮等出境业务数据,2017中秋国庆长假人气排名前二十的出境游国家(地区)依次是:泰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澳大利亚、柬埔寨、加拿大、意大利、马尔代夫、德国、英国、阿联酋、斯里兰卡。
约70%中国游客在亚洲地区旅游。其中,东南亚的比例最高,超过45%,其次是港澳台地区、东亚地区(日韩)。东南亚占据前10名的目的地中的6个。
黄金周出境游泰、韩、日三足鼎立局面打破。中国赴韩国旅游降幅最大,预计同比降下降七成左右,赴韩游客以自由行为主。东南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泰国是最热门的目的地国家,黄金周有20%的游客选择泰国。据统计,预计将有超过20000人预订携程泰国度假产品国庆出游。由于今年泰国打击低价团,纯玩团和自由行成为黄金周赴泰游主流选择。主要景点为曼谷、普吉岛、清迈等。
三分之一选择去免签落地签国家。2017年中国护照的含金量大幅提升,根据外交部门的统计,对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免签、落地签国家和地区达65个,相比去年国庆的57个增加了8个,增幅达到14%。今年国庆人气最高前十大的免签、落地签目的地是: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俄罗斯、柬埔寨、马尔代夫、阿联酋、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尼泊尔。
新目的地进入中国游客视野。摩洛哥、土耳其、阿联酋、捷克、芬兰、奥地利、德国、越南、柬埔寨、意大利成为2017年十一出境游十大黑马目的地,增速达到50%以上。其中前8个都是长线国家。中欧、北欧、中东、东南亚更多目的地被中国游客选择,一带一路国家人气高。欧洲目的地经过一年多的恢复,重回高人气。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俄罗斯等目的地,游客量也有较为明显增长。
中国出境旅游者特别是自由行游客,最需要哪些服务?根据携程“微领队”大数据统计以及预测,出境游用户咨询求助最为集中的问题是:交通15.9%、景点17.0%、美食18.7%、购物10.0%。其他热点问题还有:天气4.4%、出入境1.4%、外汇1.5%、行李额0.5%、可携带物品1.4%。有意思的是,“结伴”也是旅游者一大的需求,为此携程微领队提供了“旅途结伴”和“全球聚会”等服务。
出境旅游者的服务需求和预订行为正在从行前转向行中。通过微信群或者APP提供即时服务的“微领队”,也成为出境游的“标配”。据统计,2017年携程“微领队”服务的游客突破1000万,服务的反应速度也提高了以“秒”为单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