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青蛙同人图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突然从朋友圈到微信首页都刮起了一阵养娃的风潮。一时之间,"呱蛙子"和"养崽"以及后续的"等蛙回家"风靡一时。相关同人图转发过万,就连官方也想法设法找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突然从朋友圈到微信首页都刮起了一阵养娃的风潮。
一时之间,"呱蛙子"和"养崽"以及后续的"等蛙回家"风靡一时。
相关同人图转发过万,就连官方也想法设法找寻这款游戏的热度,就连中国消防的官方微博都整理了相关消防知识以旅行青蛙为例讲解消防知识。
一时间全民养蛙,仅仅"旅行青蛙"的微博超话就达到22亿的浏览量。
但是这阵风潮似乎并没有刮多久,第一是游戏本身不属于可玩性很高的,原作游戏公司HIT-POINT本身研发的就是放置类的游戏,之前的游戏《猫咪后院》也是此类型,几乎不需要氪金更不需要肝,没有什么竞技性,一切随缘非常佛系。
然而佛系游戏有个致命的缺点,也是现今不少手机平台端口游戏追求的:那就是在线时间。
作为一个只需要收收菜放点东西在桌子上,看看青蛙邮寄回来的照片的游戏,一天甚至不需要一小时的在线时间,这也是不少手游的大忌,因此这款游戏的风靡在所有人预料之外,尤其是在中国,有相关人员做了调查显示整个中国区的下载量占据全世界下载量的95%以上。【包括安卓和IOS两个分区】
但是这股风潮就像周董的一首歌:爱情来得快就像龙卷风。
真的是来得快去的也快,不到半年的时间这股风潮实际上就已经下降了很多,小编的朋友圈和首页关于这款游戏的讨论也日渐减少,几乎绝迹。
但是就在此时,阿里集团却宣布正版引进旅行青蛙。
不少游戏行业人员和自媒体也是一直看衰,表示已经卸载,这个时候投资前景堪忧。
然而这款游戏还是在这种声潮中上线,一开始就推出要以淘宝账号登陆,预约的时候小编还有点无奈,觉得以支付类账号登陆安全系数实在是让人担忧,但是很快小编就打消了这个顾虑。
但是此次阿里另辟蹊径,不是选择下载小游戏,而是类似于小程序的方式在淘宝手机端直接登陆游戏。
并且游戏也是诚意满满,除了熟悉的青蛙之外,从小伙伴的配置,商店的物品到所去的地方都是重新绘制的。
就连带回来的纪念品和特产都具有地方特色,小编本人还找到了自己家乡著名景点兵马俑。
可以说既有情怀,又接地气。
回到变现这点,阿里集团真的没考虑这个游戏的的收益吗?
其实植根于这个平台,淘宝此时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了:我们并不需要你氪金,也不需要很长时间的在线,我们需要的是你点开淘宝这一点点的时间。
在打开App可能产生的购物或者浏览,对购物都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更何况在版权日益被重视的年代,正版引进诚意满满的新图本身就能刷一波好感度。
现在,看客们还觉得这款游戏带来的价值仅仅是跟风蹭热度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