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旅行的一段对话
那年你18岁,打点行装来到南京,开启一段宿舍生活。你从没想过那段时光,会那么短,又那么长。四年宿舍生活,很多人的记忆交错重叠。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以宿舍集体记忆的方式述说
那年你18岁,打点行装来到南京,开启一段宿舍生活。你从没想过那段时光,会那么短,又那么长。
四年宿舍生活,很多人的记忆交错重叠。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以宿舍集体记忆的方式述说。
恋恋风尘程璧 - 红星20号
“你看过《流星花园》么?”“我喜欢道明寺诶。”“我觉得花泽类更帅啊。”这样的对话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那一年,从台湾刮来的流星雨落在了所有人心中,女生宿舍里关于道明寺和花泽类的话题总是争论不休,杀马特的发型一度成为了时尚。
后来,道明寺走了,江直树来了。每逢期末大考,复习得头昏眼花之际,宿舍里难免会有人大喊:“上天赐我一个江直树吧!”接着总有室友一盆冷水浇下来:“你又不是袁湘琴。”台湾偶像剧在大陆火成一片的年代里,宿舍里的男神从言承旭到郑元畅再到明道换了个遍。国产剧渐渐崛起,宿舍里追起了仙剑,追起了清宫,追起了谍战,男神人选再次从胡歌到王凯到李易峰转了个圈;韩剧的悄然入侵里,你的男神是不是又从李敏镐、金秀贤切换到了宋仲基?追的剧在变,心里的男神在变,而宿舍里追剧的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
你的宿舍里,是否有一个整天抱着电话秀恩爱的室友?
手机普及之前,学子们与外界的联络是一部电话机。挂在墙上的固话,可以免费接听,往外打则要通过电话卡。异地恋的情侣们省吃俭用,把生活费换成了一张张电话卡,什么IC卡、IP卡,不知不觉就攒了厚厚一叠。多年后,你翻出了当年没舍得丢掉的电话卡,却尴尬地发现那些情话早已下落不明。
后来,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五花八门的手机开始走入学生们的生活。一个滑盖手机让你轻松秒杀整个宿舍。你还记得,那些抱着手机傻笑的日子吗?还记得最多的一个月发了多少条短信吗?

大学期间经历过非典的人,多年后总忘不了那段独特的宿舍记忆。
那阵子,紧张症发作的,一天要反复洗十来次手。公用的厕所里听到有人咳嗽,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摸出体温计,悄悄给自己量体温。医用口罩卖到脱销,去食堂打饭,都不忘武装好再出门。大多数的乐天派,总觉得非典跟自己无关,即使生活已经悄然被改变。
封校了,哪也去不了。平常没事希望往外校跑的,开始宅宿舍了。谈异地恋的,不再想着坐火车去外地见心上人了,也开始宅宿舍了。人多,又宅,八十分忽然流行了起来。不管到哪个宿舍串门,都可以看到牌局正酣。牌技差的,只能沦为备胎一旁观战,等牌桌上的人上厕所的间隙,帮忙顶缺摸牌。你牌技的巅峰时刻,是否就在那时?

无心睡眠的夜晚,是电台安慰了你。熄灯后,一个宿舍一起收听电台节目的日子,成为了青春岁月里简单的小幸福。张艺的《都市夜归人》、文岚的《今晚我是你的DJ》、成杰思的《男生宿舍》、小龙讲鬼故事……当年每个红火的广播节目背后,都有一批高校忠粉。
广播道完晚安,你关掉广播,加入临睡前的卧谈。你一言我一语,信息量总是很大,各种小道消息绯闻八卦很快就拼凑了出来。
每个宿舍都有一首主题曲。那些寂寞的夜晚,不知谁忽然哼起了歌,很快变成了一次宿舍大合唱。多年后,你不经意哼起,却发现已无人跟着和。
05年之后在南京上大学的人,青春的时间轴被清楚地记录在曾经风靡的校内网,也就是后来的人人网。
那时候每天下课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登陆人人主页,忘了第一条状态是什么心情下发出来的,只是不知不觉就连续登陆了几千天。日志四年断断续续发了几十篇,里面的自己单纯又好笑。加了几百个好友,其中有辗转找到的暗恋多年的那个人,有素未谋面的朋友的朋友,大部分还是以前毕业了后会无期的老同学。
大学旅行多是黄山、周庄这些南京周边景区,每次回来习惯性地就把照片传到人人,四年竟然塞进了五六百张。每次发照片的时候,也是来访量突增的时候,看到最近来访里有喜欢的人,心就漏跳了半拍。
毕业之后几年,忽然有一天想起来再去翻人人,那些熟悉的老友主页,时间线空空如也,人人的时代结束了,一代人的青春也已走远。

魔兽问世十多年,对于那些年在南京上大学的你我来讲,一个个新英雄出现,一个个英雄重做,一代代版本更迭,青春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书写的。
最开始的记忆是属于war3的时代。那时和室友一起在乌烟瘴气的网吧打2V2,一起看WCG,中韩对抗赛,种族荣耀赛,Sky和Moon成了那些年的偶像。
08年前后,DOTA开始流行。当年宿舍电脑已经普及,于是每当下课回到寝室,楼道里总是能听到“开黑啦""又被一血了"”走,哥带你超神“。在充斥着臭袜子味道的男生宿舍里,那句口号你还记得,无DOTA不兄弟。
毕业之后各奔东西,下班回到家依然会在11上冲着天梯。打到高兴时回过头想再跟兄弟说看我多NB,才发现宿舍生涯早已远去,就像11上那些熟悉的头像不再亮起。

男生宿舍生活里除了游戏,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看球赛。备上几瓶啤酒,再来几包零食,赢了一起呐喊,输了一起唾骂,一群人的热情总比一个人高涨得多。世界杯那几天,男生宿舍楼的喊叫声总是响彻夜空。
虽说国足谁都赢不了,但2002年,在米卢的带领下,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冲进了世界杯。那一日,所有人都相信起奇迹的存在,宿舍里的男生翘首以待,从不看球赛的女生也加入其中,这一刻,所有人都在期待。然而,一球未进的赛况瞬间将所有人打回现实。
06年的世界杯,70年代大师们的集体谢幕礼,卡恩、菲戈、齐祖、内德维德,球迷们永远无法忘记。那些让人无限感慨,久久不能平静的场景,嘶吼、泪水、热情永远地留在你关于宿舍的回忆里。毕业后每年的世界杯,也许除了章鱼保罗,再无人陪你熬到凌晨,无人伴你激动落泪,也无人与你见证所有上帝般的进球。一部《致青春》引发对大学生活的集体追忆,许多06年前后在南京上大学的女生,想起了那些年在宿舍的床头灯下,为之如痴如醉的暖伤青春。
每个室友都有自己所偏好的某位作家,辛夷坞、匪我思存、顾漫、桐华……那时有人说,每每看辛夷坞想心疼,看顾漫就想结婚,看匪我思存想发疯。
《何以笙箫默》《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那些年,在女生宿舍传来传去,最后全班女生都看过了一遍。每个人看完都是一副唏嘘不已,红尘看破的表情,即使很多人恋爱都没谈过一次。
书里大多都有斑驳的泪迹,书借来借去最终下落不明。一届学生毕业了,很快又有新书在宿舍流转,时代不同,相同的是年轻时候那些敏感细腻的心情。

老宿舍的记忆是怎样的,住过本部的你最有发言权。搬进去的第一天,你安慰自己说,住的是情怀啊。
没有空调,一层楼共用一个厕所一个公共洗手池。夏天的时候,不少人站水池边就冲起了澡。那种臭味混合着肥皂的味道,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南京的夏天总是格外讨人厌,没有空调的宿舍宛如炼狱。你嘴里念叨千万遍“心静自然凉”,身体却很诚实地汗如雨下。集体被热醒了,马上开启一场夜聊。
后来,学校终于大发慈悲感念宿舍条件艰苦,南京大多数高校都装上了空调。从此以后,夜里绵长的呼吸声多了,夜聊却少了。宿舍人来人往,聚散不由你我。
偶然想起,所有的青春瞬间卷土重来。
文 | 游戈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