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独立性的旅行
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从单纯地提高学习能力扩展到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些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辅导孩子功课,假期还会给孩子安排各种体

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从单纯地提高学习能力扩展到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些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辅导孩子功课,假期还会给孩子安排各种体验活动,却忽视了其实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孩子也可以锻炼独立性,提升责任感。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文章来自《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来看看这位妈妈是如何利用家务活让孩子成为家庭的一分子吧!
我父亲疼爱两个外孙女的程度在疼爱我之上,他个性刚烈,却唯独愿意“臣服”于两个女孩,不论是家里摆放的精致的陶瓷小物件,还是用来装饰的小雨伞,只要女孩们喜欢,他都不厌其烦地拿给她们玩。女孩们有阵子特别爱鱼,父亲每天带着女孩们去捞自家鱼缸里的金鱼,女孩们乐在其中,常开心地拍打着鱼缸玻璃,把那些金鱼吓惨了。
当我跟女孩们回台北生活之后,父亲常有不舍,他回回打来电话的主题都是我的两个女儿。
有一次,女孩们正在帮我整理客厅,妹妹负责扫地,姐姐负责拖地,此时父亲打来电话,第一句话依旧是问女孩们在做什么,我答得轻松:“哦,她们在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她们还那么小,你怎么啦?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有啊,我身体挺好的,你呢,最近好不好?”
父亲却不管我的问话,喃喃自语:“那么小,可以帮你打扫?”
我笑着点头:“她们是家庭的一分子哦。”
我当然知道父亲对两个女孩的心疼,或许他觉得小小年纪正是玩耍的好时光,怎么能让她们接触“粗重”的活呢。要知道,我父母对待孩子的首要原则是给其足够大的空间发展,其次就是呵护备至、疼爱有加。
我为什么还会让女孩们跟我一起做家务呢?这说来话长。
大女儿约两岁的时候,某次我在厨房洗碗,她也兴高采烈地想要加入,但是我怕洗洁精会伤害她的皮肤,便以这个借口搪塞了她,她虽然没有再吵闹,但是眼神里有些失落。
没多久,女孩再度站在我身旁,询问可不可以帮我洗碗,我当时的回答是:“只有几个碗,妈妈快一点洗好就可以陪你了。”
“可是我很想帮忙。”
“可是你还太小了,等你再长大一点,好不好?”
大女儿撅着嘴,一脸不悦地调头就走。
此后,两个女孩渐渐长大,我偶尔会让大女儿帮我忙,问她:“姐姐,你可不可以帮我拿一下杯子?”
女孩一脸认真地回答我:“可是我还太小了,等我再长大一点,好不好?”
此时我才惊觉,我看似好意的安排,或许让女孩理解成妈妈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她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她还太小”的事实,以此为正当理由,再也不愿意出手帮忙了,而何时才能让女孩再燃起做家务的兴趣呢?
坦白说,我一点也不确定,但我想试试看。
某天吃完饭,我故意在洗碗池前磨蹭,不时把沾满泡泡的手伸向姐姐,诱惑她说:“洗碗真的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两岁的小孩一学就会,你要不要学?妈妈可以教你哦!”
女孩认真地摇头:“不行,上次你说我太小了。”她说完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厨房,剩下我一个人哭笑不得。
后来我又“诱惑”了女孩好几次,女孩都无动于衷地摇着头,一脸认真地跟我强调:“我还太小了……”
先生劝我不要太在意:“她只是现在不洗碗,不帮忙做家事,不代表以后不会做。”
我却摇摇头:“不,不仅仅是‘洗碗’这件事情,我觉得我那次拒绝她实在是太敷衍她了,我连让她试一次的机会都没有给她,就直接告诉她不可以做,那她以后呢,会不会所有的事情都不愿意再去尝试了?”
先生认同我的说法,也不断地提一些小建议给我。
有一天午后,我们母女三人坐在玩具区玩过家家,大女儿突然提议我跟她角色互换,由她来照顾我和妹妹。那个下午我们玩得很愉快,女孩成为一个非常称职的“妈妈”,把我跟妹妹照顾得非常好。我准备去做晚餐前突然抱住姐姐说:“宝贝,你真的长大了耶,把我跟妹妹照顾得特别好。”
“真的吗?”姐姐听了很开心。
我认真地点点头:“等一下吃完饭,要不要跟我一起洗碗呀?”
“我这么小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是家庭的一分子哦 !”
听到我这么说,女孩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她又问了我一次:“妈妈,妈妈,刚才你说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长大了?我可以帮忙了?”
我并没有手把手地教女孩洗碗,我觉得那就像是写字画画,我做了一次示范,其余的时间就站在她身边。当女孩忐忑地向我投以求助的眼神时,我都会鼓励她:“宝贝,你做得很棒,碗洗好之后,用清水冲干净就行了。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确认碗洗干净了,就照妈妈这样做。”
我拿起碗,把手放在碗里面,轻轻摩擦就会发出声响,告诉女孩:“你只要听到这个声音,像有东西从碗中间滑过去一样的声音,就是洗干净了。”
掌握了窍门的女孩很开心地洗碗,这样的事情每天重复做,她都乐此不疲。
我再也没有因为“水太冷”“你需要休息”等理由支开女孩,只要她愿意,厨房洗碗槽的主人永远都是她。等小女儿又长大一些,姐姐又将我当初教她的步骤一点点地教给了妹妹。现在的我,负责煮饭,清理一些汤锅和刀具,其余的皆是女孩们合力完成。
在她们洗碗的过程中,我依旧跟女孩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这种好习惯后来延续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刻。不管何时,不管我是在扫地,还是在拖地,女孩们都会跑到我身边吧啦吧啦地讲一通。有时候我需要时间消化她们的内容,给予回应,但在大多数时候,她们只是希望和我分享她们亢奋的心情,不需要我太多的回应,只需要我仔细地倾听就可以了。
慢慢地,女孩们跟我的感情愈来愈亲密。我们在家里简直成了连体婴孩,我做什么,她们几乎都要参与其中,因为只有那样,她们才能时刻跟妈妈在一起。
而我呢,再也不会说:“你还太小,这些事情你做不好。”我鼓励她们动手去做,因为她们是家庭的一分子。
让我意外的是,她们每天这样从点滴家事做起,越来越体谅爸妈的付出与辛劳。当我觉得疲惫的时候,她们有时会递上一杯热水,有时候会靠近我身边小声说:“妈妈,你今天看起来很累,你去躺着,我们帮你捶捶背。”还不等我道谢,女孩又说:“因为我们是家庭的一分子哦。”


作者简介
王双双,作家、编剧,江苏人,现居台北。2007年开始创作小说,出版小说逾十部。《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是王双双老师陪伴两个女儿十年成长之作,书中收录65篇温情文章。作者倾听两个女儿的心声,陪伴她们阅读,给她们爱和自由。
内容简介
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 ——
倾听胜过说教
倾听的最终目的不是说教,更不是批评,而是理解。倾听是运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快速抓住孩子想要对你透露的关键词。
只有倾听,才能看见孩子的内心世界;
只有理解,才能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
只有爱和尊重,才能给予孩子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一本能让妈妈学会倾听、让孩子敞开心扉,顺畅沟通的亲子书。
一本能让孩子学会尊重、换位思考、感恩,收获满满正能量的家教书。
一本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享受厨房料理和旅行乐趣的温情之作。
一本让孩子爱上阅读和亲子写作的指导用书。
本书已输出繁体版权,简体版已第二次重印,一年内总印量1.4万册。作家王双双老师用细腻温婉的笔触,分享对一双女儿的用心陪伴教育,让人感动钦佩折服!堪称《朗读手册》实践版。
妊娠分娩育儿微信公众号由全国孕产育儿类图书销售第一名的超级畅销书《妊娠分娩育儿》专家作者团队精心打造,悉心为妈妈和宝宝服务,提供体贴周到的孕产育儿知识和先进的早教启蒙知识,为妈妈的孕产健康和宝宝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