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新加坡旅游安全

新加坡旅游安全吗,有哪些安全须知吗?
新加坡,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安全舒适,狮城新加坡是许多学生最向往的留学国度。然而,新加坡法律制度的严格也是全世界有名的,而且对于风俗

新加坡旅游安全

新加坡旅游安全吗,有哪些安全须知吗?

新加坡,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安全舒适,狮城新加坡是许多学生最向往的留学国度。

然而,新加坡法律制度的严格也是全世界有名的,而且对于风俗礼仪也有诸多讲究之处。

去新加坡自由行,还是很安全的啦。

去新加坡自助游,想玩的有特色一点,可以找专业的旅游平台,不仅可以玩经典路线,还可以定制一些小众独特的体验。

我上次和朋友就体验了一场鲁滨逊漂流记。

哈哈。

来到一片无人踏足的荒岛,逃离纷扰寻求清静的同时寻找一种求生的刺激。

哈哈。

当然,安全肯定不用担心,有远程帮助服务随时保驾护航,不懂语言都可以翻译的,有个手机导游中文导航指路,多少米都很清楚哦。

我们是找到小蝌蚪旅游,找他们真是一种特别的旅行体验。

在新加坡人身安全吗?

新加坡法律严明,国民素质高,治安良好。

当地某华文媒体记者小纪打趣道:“每一次突发新闻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难得的经历。

在这里,如果有人跳楼、或者车祸死人,那绝对是大新闻。

”义安理工学院的高帆说,在中国大学里,学生用饭盆或者书本占座儿,在这里,大家都用钱包占座儿,不必担心丢钱。

“女孩子深夜一两点在街上走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所以每当听到某个国家的留学生遇害时,新加坡的留学生会暗自庆幸。

在这里,最坏的情况就是被骗而已,但人身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

新加坡治安好吗?如果去旅游还安全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新加坡治安一贯良好.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

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 治安相当好,犯罪率很低,算得上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安全大都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应该有。

天黑了不要到人少、僻静的区域,特别是一些事故多发地段,如小印度,牙笼等地,尤其女孩应该更加小心。

去新加坡旅游不会遇到安全方面的问题吧。

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安全舒适,狮城新加坡是许多学生最向往的留学国度。

然而,新加坡法律制度的严格也是全世界有名的,而且对于风俗礼仪也有诸多讲究之处。

特别是留学生,初到新加坡一不小心就会被罚款,并且有可能被处以刑律。

因此,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新加坡留学专家提醒,请大家在出国之前一定先了解清楚新加坡的法律和风俗礼仪,这样才能让自己尽快融入到新加坡社会中去。

在新加坡,有些我们看似非常平常的小细节,在新加坡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这里我们将一些常见的法律条例列举如下,请大家一定要注意遵守: 1. 语言 新加坡共用4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

马来语是国语。

英语不仅是行政语言,而且是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媒介。

新加坡的学生一般上要学习第二语言,培养未来人才的双语能力。

2. 社会条规 毒品:贩毒可被判死刑。

吸烟:新加坡力图建设成“无烟国”;若在禁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将被处以高达新币2000元的罚款。

垃圾:乱丢垃圾初犯者将处高达新币1000元罚款,再犯者将罚款额提高至新币2000元以及在劳改法令下受罚。

新加坡禁止销售口香糖 。

公共卫生:乘坐地铁或公共车辆时,禁止吸烟、饮食、吐痰、乱丢垃圾,违者最高罚款可达新币500元。

逾期居留:在新加坡移民法令下,逾期居留者将处高达新币500元的惩罚,海外学生应注意社交访问签证及学生准证的有效期限。

随地吐痰 有可能被处以最高500新元的罚款或在劳动法令下受罚或两者兼施。

不允许直接吐在垃圾桶里,要吐在纸上,包好再扔。

乱按地铁的警示铃或紧急制动闸 有可能被处以最高5000新元的罚款。

上完厕所不冲水 有可能被处以最高500新元的罚款或在劳动法令下受罚或两者兼施。

横穿马路 有可能被处以最低50新元的罚款。

乱按防火警报 有可能被处以最高1000新元的罚款或在劳动法令下受罚或两者兼施。

偷偷进入军营 有可能被当场击毙。

新加坡有很多军营分布在各个地方,外面有明显的标志,用铁丝网隔开。

同样,很多大使馆、政府机关都是这样规定的。

公共汽车逃票 这个处罚是最轻的,只是补齐差额并罚一倍的车费。

盗版光碟 一张1000新元。

必须知道的风俗礼仪 俗话说,“入乡随俗”,留学生在新加坡也应该尊重当地的习俗,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以下是一些比较有新加坡特色的风俗礼仪: 自动排队 如果说评选新加坡最常看见的景象,那排得长长的队伍绝对是前几名。

无论什么,他们总是早早就排好队等着,自动站成一排,很少一拥而上。

注意着装 不同的场合要注意衣着。

新加坡一年四季气温都很高,但是在大街上一定不要把上衣脱掉,一来触犯法律,二来极为不雅观。

注意称呼 新加坡人把学位、资历什么的看得很重。

一般都是以职称为后缀的。

比如某某教授等等。

尊重宗教习惯 新加坡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但是又是一个对于宗教言论和反宗教言论很敏感的国家,所以在公众场合最好不要提起宗教的话题。

注意乘车习惯 坐公共汽车或是地铁时,切忌大声喧哗。

坐公共汽车时,如果要下车就一定要提前按铃通知司机。

3. 出国前准备: 身分证件:出国前,你必须具备有效国际护照、入境签证(入境后可转换成学生准证)。

货币携带:新加坡对外币或旅行支票的数额没有限制,主要的国际信用卡都可在本地使用。

学生在入境前,应携带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备到达时的交通、住宿和饮食之需。

若到达时没有新币,可在机场的24小时营业银行或市区内任何拥有合法执照的钱币兑换商处进行兑换。

4. 随身物品 a) 若干张护照规格的照片。

b) 适合热带气候的轻便装。

c) 照相机、闹钟、雨伞、浴巾、计算器。

d) 禁书、毒品及版权书籍的复制品都禁止入境。

5. 保险合同 学生在新加坡留学期间,应购买个人医疗保险。

接机安排:学生可以安排亲戚、朋友或担保人亲临机场接机,请提前通知你的航班号、抵达日期及时间。

大多数新加坡华人可以讲英语及华语,需要时,请随时向周围的人求助。

6. 移民厅有关事项: 学生准证/社交访问签证:每名持有社交访问签证入境的学生,应在入境新加坡后的两个星期内,前往移民厅办理转换学生准证的手续,办理转换手续必备的文件有: 1、社交访问签证; 2、有效护照; 3、学校录取通知书(由校方提供); 4、新加坡医院的体检证明 5、移民厅批准函的复印件及准证费用,共60元新币。

7. 新加坡移民厅的地址: (靠近E2劳明达(Lavendar)地铁站) Singapore Immigration & Registration Building 10, Kallang Road Singapore 208718 移民厅联络电话:0065-6391-6100 担保金:前来新加坡留学的中国学生,按照移民厅规定:在学生准证获得批准后,必须由新加坡担保人向移民厅缴交5000元新币作为担保金,若学生在留学期间,遵纪守法,顺利完成学业,离境后,移民厅将退回此担保金。

8. 持学生准证的海外学生,必须遵守以下条例: 1. 学生在新加坡居留的唯一目的是学习,在未取得其他准证的情况下,禁止逾期逗留和永久居留; 2. 禁止涉及任何不符合学生准证持有人身分的活动; 3. 禁止从事任何形式的有薪或无薪工作,禁止任...

新加坡很安全?

新加坡很安全的。

新加坡,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英语: Republic of Singapore),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14世纪,新加坡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

19世纪初被英国占为殖民地。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军占领。

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

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成员经济体之一。

...

现在去新加坡自助游安全吗?当地治安怎么样?

不仅可以玩经典路线,还是很安全的啦,想玩的有特色一点,找旅行达人做攻略、秩序井然、安全舒适,新加坡法律制度的严格也是全世界有名的,而且对于风俗礼仪也有诸多讲究之处。

当然,安全肯定不用担心新加坡,环境优美,狮城新加坡是许多学生最向往的留学国度。

然而。

去新加坡自助游,还可以定制一些小众独特的体验。

上次和朋友就体验了一场鲁滨逊漂流记。

哈哈,不懂语言都可以翻译的,有个手机导游中文导航指路,有远程帮助随时保驾护航。

去新加坡自由行

去新加坡旅游要注意哪儿些细节?

在新加坡可以和不可以做的事: 1.与别人相处时一律使用姓,而不是名。

在新加坡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

2.在公共交通用具、电梯、戏院、电影院、政府办公厅、有空调的餐厅和购物中心里吸烟是犯法的。

初犯者可能被罚款,最多1000新元。

虽然在设有空调机的场所吸烟是不被允许的,但在空调酒吧、舞厅、卡拉OK场所和夜间场所是可以吸烟的。

3.在为别人或在清真寺、寺院拍照是要询问并获得允许后方可进行,以示礼貌。

在进入新加坡人的房子或清真寺前要脱鞋。

不要用左手吃东西或将任何东西递给穆斯林教徒,而且永远不要和穆斯林教徒握左手。

4.交换名片应在会议开始前进行,要记住用双手递过或接收名片。

接过名片时应礼貌的将其浏览一番并在谈话时手持名片。

5.历经20年以上的公共教育与针对乱扔垃圾的严厉措施形成了新加坡今日整洁、充满绿色的新面貌。

对于任何形式乱丢垃圾的初犯者法律规定罚款1000新元,而对于有前科者则处罚2000新元并当众清理一处公共场所以示警告。

由禁止乱丢垃圾而延伸到在新加坡进口、贩卖或拥有任何口香糖是被禁止的,因为口香糖实在很难清理干净 6.在新加坡随地吐痰也是被完全禁止的,所以下次在你想要清理喉咙时要注意了。

7.在用过厕所后却没有冲水的行为会被罚款75元新元,但被发现的机遇是非常小的。

但是如果在电梯里小便可能会被锁在里面直到警察的到达!由于许多厕所都不供应卫生纸,所以随身携带一些是必要的。

银行业 大部分银行会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办公,星期六的工作时间为上午11点至下午4:30。

货币 新加坡使用新加坡元(S$),兑币请到有官方兑换标记的地方,大约1.50元新元=1元美金。

硬币的面值分为:1分、5分、10分、 20分、 50分和100分。

纸币的面值分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和10000元。

文莱钱在新加坡十分普遍并可以自由兑换。

银行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5:00,周六11:00~16:30,周日9:30~15:00。

海关 免税物品:个人可以购买食物类物品不超过50新元。

来自非马来西亚国家的18岁以上游客可以带入境1升免税含酒精的饮料、1升啤酒、200只香烟或5只雪茄或250克烟草制品。

免税物品: 个人可以购买食物类物品不超过50新元。

来自非马来西亚国家的18岁以上游客可以带入境1升免税含酒精的饮料、1升啤酒、200只香烟或5只雪茄或250克烟草制品。

来访者身份卡 此卡片可以让游客在新加坡享受减价和优惠措施,这就意味着可以用同样的钱换到更多的实惠。

此卡在饭店、餐厅、其它娱乐场所或温泉区可以使用。

来访者身份卡是新加坡旅游局提供给每位游客的官方旅行证明。

由于受到Ez-Link旅行部的承认,此卡可以在新加坡公共交通设施上使用,如-大众快捷交通轻轨运输和公共汽车. 用餐 新加坡的食品折射出其社会的多民族性。

饭店里的菜单上可以找到欧洲及亚洲各地的美食。

但著名的小吃街可能是品尝各种新加坡料理的最好去处。

你可以在一个晚上尝遍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料理。

美食中心的多选择性,使新加坡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亚洲美食第一城”。

在新加坡有非常严格的食品监督,所以在任何餐厅或摊点上吃东西都是安全的。

在所有设有空调的餐厅吸烟是全面禁止的。

请注意你的食品,不是洁净和安全度,而是新加坡的食物经常会口味很辣。

如果不喜欢吃辣的话,在点餐时一定要说明,不然会被狠狠的辣一下。

饮用水 新加坡的自来水是干净的,可以放心的饮用,并不需要提前煮沸。

入境手续 (如:签证) 1.在新加坡停留14天内的时间基本不需要申请签证,游客在新加坡机场可以办理落地签证。

但如果想要停留更长的时间则要在到达后前往移民局办理。

2.游客应该携带抵达回程的机票和在新加坡所需的钱数。

以下国家的公民需要办理入境的签证:中国、俄国、印度、柬埔寨、老挝、越南、阿富汗、阿尔及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利比亚、约旦、叙利亚、突尼斯和也门。

以下国家和地区的公民不需要签证:澳大利亚、孟加拉、文莱、加拿大、香港、马来西亚、荷兰、新西兰、斯里兰卡、瑞士、英国和美国。

3.其它一些国家的公民可以在新加坡免签证入境并停留14到90天。

由于条款可能会有变动,所以在去往新加坡前应先向附近的新加坡大使馆或旅行局咨询。

4.东亚国家联盟免签证:来自东亚国家联盟国家的公民只要持有有效的护照就可以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免签证逗留14天。

在菲律宾如果停留21天以内则不需要签证。

印度尼西亚对于持有回程机票和通过指定通道出入境的游客实行优惠的2月免签证停留。

电力 新加坡的电压伏数为220-240伏。

大多数饭店都可以提供给顾客变压器,将电压变为110-120伏。

突发状况中的措施 警察:新加坡警察非常乐于帮助,如果需要请拨:999 火警和救护车:请拨:995 医疗设施 新加坡的医疗设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许多医生和牙医是在海外留学后归国的。

在很多场所都可以买到医药品,如:超级市场、商店和购物区和旅馆。

注册的药剂师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工作,有些店铺到晚上10点还营业。

大部分饭店都有24小时值班的医生。

如有需要则可联系前台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