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黑龙江省中国旅行

9日,2018中国黑龙江国际生态旅游峰会暨“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开幕式在哈尔滨开幕。国内外生态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境内外旅游机构、旅游企业、旅游投资商共聚

9日,2018中国黑龙江国际生态旅游峰会暨“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开幕式在哈尔滨开幕。国内外生态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境内外旅游机构、旅游企业、旅游投资商共聚哈尔滨,共商以旅游为桥,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本次峰会以“新时代新生态新旅游”为主题,在2015-2017三届黑龙江湿地论坛的基础上,搭建的生态旅游国际交流平台。

峰会上正式启动了2018“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中国两极穿越生态体验自驾活动也在峰会上正式发车,一百多辆自驾车、近300名自驾车主、全国媒体奔赴从中国东极抚远到中国北极漠河的中国两极穿越之旅。“千车万人游龙江”的黑龙江自驾旅游年正式拉开帷幕。

9日下午,两个分论坛同期举行,2018中国黑龙江国际生态旅游峰会暨中国旅行社协会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讨会围绕“旅行社行业的变与革”主题,邀请了旅游企业代表进行主题演讲。9日下午以及10日全天的第十二届中国生态旅游论坛暨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研讨会,邀请了诸多生态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并与黑龙江省内各市地旅游委(局)代表共聚一堂,为黑龙江生态旅游发展把脉献策。

2018中国黑龙江国际生态旅游峰会以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为指引,以新生态的宝贵资源为依托,以新旅游的产业升级为目标,发布了《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和《中国生态旅游大数据报告》,打造了中国生态旅游资源最权威的评价体系。

国内外嘉宾论道“绿水青山”

畅想龙江绿色经济新时代

会上,国内外嘉宾论道“绿水青山”,畅想龙江绿色经济新时代。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致辞。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大课题,走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共同的发展大势,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新时代下对生态文明的发展和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三届中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生态旅游分会会长赖明深入阐述了生态+旅游对我国绿色经济的积极影响。他表示,我国生态旅游产业伴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呈现出高速发展之势,但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理论基础和经验薄弱,因此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探讨绿色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国际生态旅游专家、荒野基金会主席、世界荒野大会主席万斯·马丁先生在《全球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分析》中分享了不同国家的经验,他在发言中表示,对自然区域而言,负责任的旅游可以保护环境,造福当地人民福祉,生态旅游使保护、社区、经济、可持续旅游相结合。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旅游产业,为全部发展中国家创造的年收入预计大约为280亿美元。

“作为一名黑龙江人,虽然离家求学工作多年,但是仍然深爱着这片黑土地。”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士军从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出发,凭借深耕国际旅游市场多年的经验表示对黑龙江生态和旅游资源的认可,“黑龙江是全国生态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又处于东北亚的中心腹地,向北向西陆路可经俄罗斯抵达波罗的海沿岸;向东可经俄罗斯的港口出海,区位优势明显。”

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贾玉梅表示,“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挖掘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养老基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寻求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释放生态资源优势,实现黑龙江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契机。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首发

黑龙江荣登“森林之冠”

开幕式上,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旅游分会、国家智慧旅游重点实验室分别发布了《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和《中国生态旅游消费者大数据报告》。报告对中国生态旅游资源和消费市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森林资源维度,黑龙江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与国家级森林公园数量及面积均排名全国第一,荣登“森林之冠”。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首发,黑龙江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显示,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等七个生态资源维度进行评估,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储量排名前10的省份为:山东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贵州省。

其中,黑龙江省在七个资源维度总量上排名全国第三,黑龙江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数量及面积均排名全国第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排名全国第一,黑龙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数量和面积均位列全国第四,黑龙江在国家地质公园的数量上位列全国第十,面积居全国第六。

作为全国生态示范省,黑龙江全省森林面积2128万公顷,具有全国最大的连片森林,近一半面积被森林所覆盖,林区平均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达到2.7万个以上。今夏,黑龙江省提出了“大森林里的小夏天”的营销主题,重点推广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三大核心森林带和整体生态化的旅游资源,全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大数据精准画像黑龙江受一线城市游客青睐

《中国生态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生态旅游游客以中青年为主,结婚并育有子女的人员占比较大;出游时间以暑期和国庆居多,4月份春暖花开时也是一个小高峰;高达59%的生态旅游游客选择驾车出行,自驾游已成为最显著的趋势。此外,生态旅游游客最为偏好的住宿为特色民宿,“拥有”一幢森林小屋是许多受访者的共同愿望。

大数据报告还表明,黑龙江、江西、贵州等省份的生态资源对一线城市游客的吸引力最强;前往黑龙江、内蒙古和山东的游客中,拥有车辆的比例最高;此外,游客对高端消费品的偏好、出境旅游的占比、重游率的占比以及旅游黏性的高低,黑龙江都位列前三。针对高消费力的亲子游人群,打造高品质的休闲自驾游产品,将成为黑龙江生态旅游全新的增长点。

中国的生态旅游已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和《中国生态旅游大数据报告》的首发,为推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市场分析,更为黑龙江的经济结构转型和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引起与会国内外嘉宾的热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