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一个旅行计划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超过 50%的人会在年初会制定新的一年的计划,但只有 8%的人能达到目标。每到年初野心勃勃定计划,到年末啪啪被打脸,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的自尊心是有限的!大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超过 50%的人会在年初会制定新的一年的计划,但只有 8%的人能达到目标。
每到年初野心勃勃定计划,到年末啪啪被打脸,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的自尊心是有限的!
大多数人把自己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归结于“计划赶不上变化”、“执行力差”,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本身就有问题。一个不靠谱的目标会大大增加你的完成积极性和完成难度。
管理学大师PeterDrucker在他的著作《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中提出了一个“SMART”原则,它被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管理和目标管理中。同样,健身作为个人管理的一个重要项目,也可以用“SMART”原则来改进自己的健身计划。
1、Specific(明确、具体)
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你的新年计划里只写了一句“我要减肥!”“我要练出马甲线!!”“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根本算不上什么计划,最多只能算个愿望。而当人们说:“我的愿望是XX”时,是否能实现通常是没底的。
健身仅从目标的角度就可以具体到很多方向,比如:减脂、增肌、塑形、加强运动能力、强化心肺能力、提高柔韧性、改善健康状况等。而不同的目的也决定了你健身计划的具体内容。你到底为什么健身?在扪心自问的同时你还需要先了解自己。
如果你的BMI指数大于 24,那你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减脂。如果你不是“你妈都觉得你胖”,只是自己觉得胖或者穿衣不够好看,那需要再具体分析一下,是体脂率比较高,还是围度比例不够好?或是体态有问题?(驼背扣肩会显背厚,脖子前伸久了会有双下巴,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减肥而是纠正体态)
那么,具体到“我要减脂!”、“我要增肌!”、“我要提高柔韧性!”就够了吗?当然不。除了计划的目标是什么,还要包括为什么要完成这个目标和怎样完成这个目标。
2、Measurable(可衡量)
就像小时候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你的成绩怎么样,你和老师说的都不算,得看分数。一次分数说明不了问题,那就两次。
把“我今年要变得更瘦!”改成“今年年底时腰围减掉 5公分”,把“我要前凸后翘”改成“腰臀比达到 0.7”,把“更健康”换成“体检XX指标恢复正常”,把“更柔软”改成“能做一字马”,你会更容易找到努力的方向。
定计划时少用形容词,拥抱数字吧。
3、Attainable(可达成)
如果你想减重,一个月瘦十斤的目标并不现实,健康且理想的减重速度是每周不超过体重的 1%。还有的人元旦定计划,信誓旦旦要每天健身 2个小时,往往还没过完年就被年底的加班、放假,走亲访友破坏殆尽,脸打得生疼。
过高的目标不仅会让你压力过大、难以坚持,一旦达不到还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境地,这不科学。
4、Results-focused(结果导向)
如果你想减肥,你的新年健身计划是“每周健身 3次,每次 1个小时”,的确很具体、可衡量,但还远远不够。不是时间不够长,而是因为:它是过程,并不是结果,如果追求的不是身材,目的只是“养成健身习惯”的话,那还可以接受。
如果你喜欢跑步,不如先把目标定为“完成一次半马”,每周跑几次、跑多远,自己心里就有数了。
5、Time-bound(有时限)
“每周健身”不如改成“每周健身不少于 3次,每次不少于 30分钟。”把一年的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分阶段回顾和调整,会让你的计划变得更可控。
这里我们以一个微胖女青年的新年健身计划举个栗子:身高 160cm,体重 60Kg,BMI指数 23.4,腰围 75cm,臀围 95cm,体检血压血脂等指数都正常,但久坐办公室,有点驼背、脖子前倾,有时会颈椎不舒服。想要甩掉微胖标签,变瘦变美。
到这一步,基本就达到明确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结果导向、有时限的“SMART”标准了。
做好了以上的计划和目标,这里还有一些温馨提醒来防止被打脸。
给你的计划清单瘦身:如果你的新年计划里除了健身,还有读书、英语、旅行、学一项新技能……且都是还没有养成习惯的新任务,这会大大增加你完成计划的难度,最后很有可能一项都没完成。不如好好排列下优先级,选一两项对你来说最重要的,起码坚持到成为习惯,不再需要消耗意志力再开始新的任务。给自己的计划一个试用期:计划制定出来后,实施时发现与实际情况有差异,从而进行调整是很正常的事,不要因此打击自己的信心。如果开始前对自己能不能实现没底,可以先设置一个 2周到一个月的试用期或缓冲期,在这个阶段重点观察自己,完善计划。比如,如果发现当初一周健身五次的计划很难实现,可以把调整为一周三次。留些弹性的余地,防止“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制定计划时,尽可能给“变化”留出空间。比如发现年底工作更忙,且春节走亲访友时间不固定,把当月目标调整为“保持腰围和体重”就够了。当你意识到“变化”也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半途而废的概率会低很多。用更及时的奖励战胜拖延:如果没有瓜子仁,“嗑瓜子”其实也是一个挺无聊的动作。但很多人会上瘾一嗑几个小时,就是因为有“瓜子仁”的即时反馈。给自己每个阶段的小目标追加一些小奖励吧,比如一件种草很久的新装备(反正没有这个借口你也会买买买的)。把你的计划昭告天下:和心里默默想一下的人相比,写出来并且把自己的计划和打卡记录发朋友圈的人完成计划的可能性更大。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