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三个警察和三个囚徒共同旅行

爱,在多大程度上关乎距离?有时候,耳鬓厮磨的执着相守却拦不住怅然流逝的爱意;而有时候,跨越千里,百找千寻,却发现——原来爱人就在旅程最初的起点等你……《蓝莓之夜》(My Blueberr

爱,在多大程度上关乎距离?有时候,耳鬓厮磨的执着相守却拦不住怅然流逝的爱意;而有时候,跨越千里,百找千寻,却发现——原来爱人就在旅程最初的起点等你……

《蓝莓之夜》(My Blueberry Nights)取材于导演王家卫早期的一部电影短片,影片由三个独立的故事组成。作为主线索的女主角Elizabeth因爱而起的一次旅行,将这三个独立的故事串联成了一场殊途同归的关于爱的旅程。

被女友抛弃的Jeremy在纽约的街角经营着一个小酒吧。一个冬日的夜晚,Jeremy认识了被男友欺骗的Elizabeth。两人同病相怜,心有戚戚,情愫暗生。但隐隐作痛的旧伤口还是让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忘记过去:Jeremy选择留下等待爱来敲门,而Elizabeth则决定离开这座伤心之城,开始了孤独的寻爱之旅。Elizabeth首先来到了孟菲斯,在那里她见证了一场略带血腥的爱情悲剧。之后又来到内华达州,却差点成为一个赌场老手的猎物。经历了三百天的孤独旅程,Elizabeth意识到她爱的人其实就在这个旅程的起点。于是她回到纽约,回到了Jeremy的小酒吧里。在王家卫唯美的俯拍镜头中,Jeremy轻吻掉Elizabeth嘴角的奶油,两个人的爱情苦旅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蓝莓派和钥匙——王家卫的电影符号

王家卫不愧是一位电影符号大师,他总能以独特的手法和视角给其电影打上明显的王氏烙印。正如看到烈火中飞翔的白鸽就能定位吴宇森一样,暧昧的烟圈、出租车里斜倚的身段、快速移动的高跟鞋,以及怀旧的拉丁音乐都是王氏电影的身份证。

当然,鉴别王家卫电影的不仅仅是画面和镜头符号,还有很多具象的实体。《阿飞正传》里的无脚鸟、《春光乍泻》里的伊瓦苏瀑布、《花样年华》里的船票,都是故事情节里非常重要的传情之物。在《蓝莓之夜》里,担任这重要串联角色的则是蓝莓派和钥匙。

同一个人,同一种派,先后两次品尝,却是两种滋味。Elizabeth第一次在酒吧点蓝莓派时,正在品尝被抛弃后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就像没人要的蓝莓派。而当Elizabeth回到纽约,在Jeremy身上找到遗失的爱情之后,第二次点了一份蓝莓派。当Elizabeth大口大口地咀嚼着蓝莓派时,她的脸上挂着甜蜜。原来这没人要的蓝莓派,竟是如此可口。寻找到爱情的Elizabeth也再次找回了自信。电影中的蓝莓派就像生活中的爱情,不关乎本身的味道,只关乎不同的选择。

如果说蓝莓派是Elizabeth的化身,钥匙则是Jeremy的替身。Jeremy在影片中还有一项特殊兼职,就是替来往的顾客转交钥匙。

原来,每一串钥匙都代表一个破碎的爱情故事。钥匙是打开房门的工具,两人共有一把钥匙是两人相互信任、彼此慰藉、共同生活的暗示。而每把交出去的钥匙则代表着关闭的心门。有时候,这扇心门还可以再打开,所以“Sometimes they pick them up in a few days. Sometimes it takes a few weeks.”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却是破镜难以重圆,覆水也难再收。

但在这一罐钥匙里,有一串钥匙尤其与众不同。

Jeremy以第三人称隐晦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然而,或许是同病相怜,Elizabeth心领神会,立刻意识到那位来自曼彻斯特、满怀浪漫主义的英国小伙其实就是眼前的Jeremy。但她和Jeremy却具备了两种不同的性格特征:Elizabeth优柔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倔强和冒险的灵魂,而Jeremy却更像一个被动的等待者。Jeremy说的一句话也暗示了他的人生哲学:“If I ever got lost, I had to stay in one place.”这种性格的矛盾也决定了两个人在匆匆数面之后注定选择不同的方式疗伤:Elizabeth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没有目的地的征程,而Jeremy则继续偏安于纽约一角,在他的咖啡馆里等候爱情的再次来临。

有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往往能改变另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完全颠覆对方的性格。也难怪有人说:“The reason I love you is not because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Elizabeth与Jeremy的相遇为两人最后的角色互换埋下了种子。在影片结尾处,Elizabeth回到了纽约,因为在离开纽约的三百多天里,她发现她爱的人实际上就在旅程开始的地方。而Jeremy死水微澜的心在Elizabeth走后如被狂风暴雨掀起的海面,他不停地寻找着Elizabeth,哪怕毫无线索。他甚至决心关门歇业,卖掉咖啡馆,放弃他从小到大所坚守的守株待兔式的人生哲学。为了体现Jeremy的这一重要转变,当影片最后Jeremy和Elizabeth再次重逢时,王家卫不忘再次借钥匙传达感情。

这样的结局再完美不过:各自丢掉那一串不忍舍弃的钥匙,如同斩掉先前剪不断、理还乱的苦恋情丝。在经历过刻骨铭心的伤痛之后,两个人经历了完全不同的旅程,如同完成了从蛹到蝶的蜕变,终于修成正果。Elizabeth这块“蓝莓派”,终于找到了情有独钟的仰慕者。而Jeremy的钥匙串里,也终于有了一把打开爱情锁的新钥匙。

爱情与自由——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Elizabeth离开纽约之后,首先来到了孟菲斯,在那里做了女招待。在那儿,她遇到了一个因妻子红杏出墙而沉溺于酒精的名叫Arnie的警察。Arnie有一双被威士忌浸泡的眼睛,他是酒吧里的常客,并在一次夜里借助酒精的力量痛打了和妻子偷情的男人Randy。Arnie的暴力激起了妻子Sue Lynne的盛怒,两人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Arnie在绝望之中驾车身亡,没人知道是事故还是自杀。Arnie死后,Sue Lynne来到了她与Arnie初次相遇的地方,并向Elizabeth道出了她内心对Arnie复杂的爱恨纠葛。

Arnie与Sue Lynne之间冲突的爱情关系一直是个悬念,而厌恶Arnie的Sue Lynne对丈夫死讯的激烈反应也出人意料,直到这段对话解开了所有的谜底。Sue Lynne并不憎恨Arnie,相反,Arnie的死给她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痛苦。Sue Lynne无法忍受的只是Arnie对她的控制欲。Arnie在影片中的警察身份,似乎也是对他强硬性格的暗示。当Arnie竭尽其所能也不能留住Sue Lynne时,他最后掏出枪对准了自己的妻子。这是一个寓意复杂的镜头,在这组画面中,Arnie的身份立刻从丈夫转换成了警察;而枪口下的Sue Lynne则从一个妻子转换成一个囚犯。矛盾冲突的最终结果是Sue Lynne宁死也不愿回到Arnie的身边,而深爱Sue Lynne的Arnie最后并没有扣响扳机。这是爱到极端的两个角色控制与反控制的反映,也彻底宣判了Arnie的死刑。

爱情和婚姻并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人的所有制,密不透风的爱情正如高浓度的氧气,也会让人窒息。Arnie对Sue Lynne的情感是一种令人心酸的、自杀式的畸形感情,而深陷爱情囚笼的Sue Lynne也已丧失了自由、尊重和权利。爱情原本没有错;错的只是爱的方式。或许,王家卫希望通过影片中这个唯一的暴力故事,传达他对爱情中的自由空间的理解:攥紧手心,什么也没有;打开手心,就拥有了一切。

信任与欺骗——我本善良

离开了孟菲斯,Elizabeth来到了内华达州。在这里,发生了一个与爱情无关的故事。Elizabeth在内华达州一个赌场里做女招待,并在一场赌局中遇到了年纪轻轻却世故老辣的女赌徒Leslie。为了获得赌资,Leslie与Elizabeth达成协议:Elizabeth为Leslie提供赌资,如果Leslie赢了,她要将本金和赢得的三分之一都给Elizabeth,但如果Leslie输了,她将把她的车送给Elizabeth以偿还赌资。最终,老谋深算的Leslie赢了牌局,但她却不愿将赢得的三分之一给Elizabeth,于是骗她说自己大输特输。善良的Elizabeth虽然后来知道了真相,但却拒绝放弃与人为善的做人原则。Elizabeth的“不开教化”,甚至有些没有原则的信任和善良深深触动了Leslie,她苦心告诫Elizabeth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但善良的Elizabeth顽固地拒绝了Leslie的“厚黑学”。

一个毫无防人之心,一个毫无信人之心,双方都认定对方早已无药可救。戏剧性的是,就是这样两个性格截然对立的人物,却因一辆汽车而建立起了一份情谊。根据双方最初的约定,Leslie说她输掉了赌资,那么她应该将她手中的汽车送给Elizabeth。而Elizabeth正需要一辆车,这也是她一直打工攒钱的目的。但Leslie却不能把车给Elizabeth,因为那辆车是她刚刚过世的父亲留给她的唯一遗产。这样的一组矛盾使剧情冲突变得尖锐起来。夹杂进来的父女之情、同情之心使两人之间本来简单的债权与债务、信任与欺骗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最终,善良的Elizabeth为了成全Leslie对其亡父的思念,放弃了索取那辆汽车的权利;而Leslie则为Elizabeth买了一辆二手汽车,帮助她开回了纽约。

在这样一组矛盾里,汽车被影片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含义。它代表着亲情,见证了Leslie对其亡父的隐忍的悼念;它代表着善良,面对切切父女之情,Elizabeth放弃了对物质的追求;它代表着希望,Leslie千方百计留下老父亲给她的唯一遗产,反射出她麻木、阴暗的心底里未被污染的处女地;它代表着救赎,当最后两人各自驾车分道扬镳时,Leslie曾经的麻木表情已变为满眼的爱怜与幸福——Elizabeth的纯真对她的冲击已经不言而喻。或许,她也曾经如此纯真。

《蓝莓之夜》虽是一部爱情影片,但它所包含的深意已经超出了男欢女爱之情本身的狭隘寓意——朋友有情,夫妻有别,父女亲情已统统涵盖其中。不过,或许是Jeremy与Elizabeth的爱情故事略显老套陈旧,反倒映衬得另外两个独立故事更显深刻,引人思考。然而,抛开电影情节喧宾夺主的嫌疑,《蓝莓之夜》仍是一部赏心悦目的电影。因为,王家卫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镜头制造美丽,就连演员们抽烟、翻筹码的动作都显得与众不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