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灵台县旅游景点
平凉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2,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文化城,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界石铺红军长征
平凉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
,2,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文化城,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景点。
3,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蕴涵着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
4,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以“人修的龙门洞,天生的莲花台”而久负盛名。
5,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平凉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
平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
...
甘肃的主要比较出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谢谢!
史上最全的旅游景点大全,都是很著名的嘉峪关关城 甘肃--嘉峪关 长城第一墩 甘肃--嘉峪关悬壁长城 甘肃--嘉峪关祁连山七一冰川 甘肃--嘉峪关 魏晋壁画墓 甘肃--嘉峪关黑山岩画 甘肃--嘉峪关崆峒山 甘肃--平凉回山王母宫 甘肃--平凉古灵台 甘肃--平凉庄浪梯田 甘肃--平凉莲花台 甘肃--平凉龙泉寺 甘肃--平凉敦煌莫高窟 甘肃--酒泉东风航天城 甘肃--酒泉酒泉公园 甘肃--酒泉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酒泉榆林窟 甘肃--酒泉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甘肃--酒泉敦煌古城 甘肃--酒泉玉门关 甘肃麦积山景区 甘肃--天水仙人崖 甘肃--天水石门 甘肃--天水伏羲庙 甘肃--天水玉泉观 甘肃--天水甘谷大象山 甘肃--天水石门山 甘肃--天水水帘洞石窟 甘肃--天水乌鞘岭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 甘肃--武威武威文庙 甘肃--武威瑞安堡 甘肃--武威白塔寺 甘肃--武威八盘峡 甘肃--兰州兰州黄河及中山桥 甘肃--兰州五泉山公园 甘肃--兰州白塔山公园 甘肃--兰州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甘肃--兰州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甘肃--兰州兴隆山 甘肃--兰州滨河路绿色长廊 甘肃--兰州八盘峡 甘肃--兰州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兰州敦煌雅丹地质公园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甘肃--敦煌焉支山 甘肃--张掖黑河森林公园 甘肃--张掖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甘肃--张掖马蹄寺 甘肃--张掖大佛寺 甘肃--张掖山丹军马场 甘肃--张掖张掖丹霞地貌 甘肃--张掖文县天池 甘肃冷龙岭 甘肃--金昌铁木山自然保护区 甘肃--白银寿鹿山 甘肃--白银--景泰黄河石林 甘肃--白银--景泰贵清山 甘肃--定西狼渡湿地草原 甘肃--定西遮阳山 甘肃--定西扎尕那山 甘肃--甘南州...
平凉又有哪些旅游 景区
“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之一,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处。
崆峒山雄踞西北、东瞰五岳,景区景点众多。
全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泾川温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陇东名泉贯珠泉等水域景观滴翠凝碧,旖旎多姿。
回山瑶池,先后被评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品牌”、荆山森林公园、静宁仙人峡等森林峡谷险峻幽深,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
静宁古成纪,是人文初祖伏羲的诞生地,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
古灵台为周文王所筑祭天台,自成风景。
崆峒十万沟、太统森林公园,凭借自然天成的山水胜境和大气磅礴的龙文化景前公园,成为新兴的西北休闲旅游胜地。
“省级风景名胜区崇信五龙山,“华夏古槐王”、菩提树等千年以上古树名木至今根深叶茂,因“丹崖流珠,古柏龙蟠”奇观而得名,集北雄南秀于一身,融自然美、省级地质公园崇信龙泉寺、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蕴藏着神秘的周文化,秦始皇曾祭天于此,被誉为“秦皇祭天第一坛”。
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融合北魏佛教石窟艺术与碧水林海美景,被国内外专家喻为“黄土高原上的碧玉瑰宝”。
“针灸医学第一祖”——皇甫谧故里环境幽雅,庄严肃穆,物种繁多,文物遗迹丰富,被称为“神州祭灵第一台”。
莲花台群山巍峨,森林茂密、人文美于一体,被誉为“西镇奇观”、“西来第一山”、“中华道教第一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西王母的诞生地和祖庙所在地而被尊为“天下王母第一宫”。
泾川回山王母宫景区,风光绮丽,自然生态良好平凉山川毓秀 展开
著名旅游景点月牙泉、鸣沙山都位于甘肃省的哪个县级市?
您好,我是西北旅游包车姜师傅,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
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包括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
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
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距离城市最近的沙漠”等荣誉称号。
2015年7月20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拟认定甘肃省酒泉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可以赤脚滑沙,爬沙山,也可以骑骆驼,乘坐越野摩托车在沙漠里体验。
希望可以帮得到您!
平凉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地方,求大神们推荐
平凉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为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
全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 处。
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门票),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全国首批30个“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之一。
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
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文化城,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景点。
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蕴涵着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
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以“人修的龙门洞,天生的莲花台”而久负盛名。
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平凉好玩的地方推荐崆峒山崆峒山属六盘山(门票)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门票)神韵。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云崖寺云崖寺集石窟艺术与天然美景于一身,史载与崆峒山、麦积山(门票)齐名,位于海拔1402-2875米的关山之上,山崖悬空,层恋叠嶂,洛水凝碧,是天然的旅游胜地。
主峰分东、西、南、北四台,其峰秀拔,其壁如削。
各有洞天,其中北台由笔架山(门票)、棋盘峰、神仙桌等五峰汇集而成,与云崖主峰合成一幅“五老观太极”的图画,意趣盎然。
西峙罗汉崖,起伏多变,垒垒怪石似罗汉排坐。
极目四望,被翠色掩映的奇峰秀岭如狮,如虎,如游龙,如鹤立,如兵士列阵,如高士对弈,维妙维肖,历代游人形象地称为狮子岭、金驼峰、屡牛望月、金龟饮水、行军峰、棋盘峰等。
柳湖在平凉市城区北郊。
宋神宗时,蔡挺知渭州,“引暖泉为湖,环湖植柳,建避暑阁于其中,为柳湖之所由肇”。
明嘉靖时,韩藩昭王占为苑圃,筑亭榭楼阁十多处。
清乾隆时(1736—1795),辟“百泉书院”,后改为“高山书院”,增建石桥牌坊和南北学舍。
同治十年(1871年)毁于兵燹,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修复,更名“柳湖书院”。
1958年辟为公园,新建花栏式门庭、喷水花坛和彩绘木牌楼,增设儿童游乐场,并将古碑数通移于园内。
进入园中,如入含灵蕴秀、苍郁翠雅之诗画境界,最妙时在阳春三月,柳絮如雪,随风而起,飘洒纷扬,游人被罩在如烟似雾之轻纱中,佳境妙趣,难以言表。
昔日“平凉八景”之一的“柳湖晴雪”即得名于此。
庄浪梯田庄浪梯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
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
其“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原精心描绘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
龙隐寺龙隐寺又称“兴教寺”,位于平凉市区西35公里的龙尾山腰。
始建于汉唐时期。
以后明、清、民国等各代均有扩建。
先后开凿洞穴5孔,有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配殿等建筑。
龙隐寺之名,来源于唐肃亨下塌寺内的传说。
相传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玄宗李隆基仓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从嵬(围)驿回军北上,“通夜驰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乌氏驿,辛酉至平凉郡……”李亨曾在灵隐寺(门票)内下塌。
翌年7月,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称帝。
因皇帝是人们心目中的“真龙天子”,而龙隐寺又是皇帝隐居过的地方,故“龙隐寺”之名沿称于今。
王母宫山王母宫山又称回中山。
在泾川县城西0.5公里泾、芮二河交汇的三角地带。
传为周穆王与西王母欢宴于山阳瑶池。
临行,对山爱不忍舍,一再回头观望,得名。
回山王母宫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以西1华里处的回山之上,景区内主要有王母宫、瑶池、回屋、石窟等四个景点。
平凉近几年来的变化 。
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的平凉市,辖崆峒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6.83万人,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境内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良好、资源富集,风物绮丽、民风纯朴,有着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
312国道横贯全境,宝中铁路纵穿南北,平定高速、西长凤高速加紧建设,天平铁路、西平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天平高速公路和宝平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工建设。
崆峒山道教文化、西王母寻根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独具魅力,出土于泾川县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
为甘肃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重要的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是甘肃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平凉各族儿女在平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市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聚精会神搞建设,实干攻坚抓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去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0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5亿元,增长42.1%;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0.1亿元和8.24亿元,增长24.6%和18.4%;财政支出达到55.3亿元,增长48%。
农民人均纯收入2414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00元,增长10.4%,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了两位数增速,并培育形成了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推出了“平凉煤电”、“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平凉旅游”四大特色经济品牌。
相继实施了平凉电厂、华亭电厂、崇信电厂、煤田开发、煤制甲醇和750KV超高压输供电等十大过10亿元工程,陆续引进了华能、中水、徐矿、海螺、雨润5家全国500强企业。
平凉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和“2007中国魅力城市200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平凉已进入一个机遇增多、优势凸显、活力增强的战略机遇期。
全市上下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个跨越”的总体思路,以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为主线,积极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强化投资拉动,突出产业开发,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在煤电和煤化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壮大旅游产业、改善民生民计六个方面集中突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旅游产业———打造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平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为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
境内发现齐家、仰韶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
出土于泾川县的佛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
全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处。
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全国首批30个“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之一。
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
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文化城,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景点。
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蕴涵着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
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以“人修的龙门洞,天生的莲花台”而久负盛名。
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崇信县境内的4A级景区龙泉寺、千年菩提树、“华夏古槐王”自成风景,引人入胜。
崆峒十万沟、静宁仙人峡等森林峡谷险峻幽深,旖旎多姿。
泾川温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陇上名泉贯珠泉等水域景观独具魅力。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开发,先后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化名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和景区景点功能配套建设,旅游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达到18家,旅行社15家。
与周边14个城市建立了旅游经济区域联盟,共同构建了丝路遗珍之旅、寻根朝觐之旅、红色教育之旅、休闲度假之旅、西北风情之旅五条精品线路,成为甘肃旅游的重点区域和陕甘宁三省(区)旅游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
开发出了五大类上百种旅游商品,发掘恢复的“中国纸织画”备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平凉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优惠的旅游发展政策,是您投资兴业的热土。
我们在旅游产业开发上,对全市各...
平凉近几年来的变化 。
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的平凉市,辖崆峒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6.83万人,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境内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良好、资源富集,风物绮丽、民风纯朴,有着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
312国道横贯全境,宝中铁路纵穿南北,平定高速、西长凤高速加紧建设,天平铁路、西平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天平高速公路和宝平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工建设。
崆峒山道教文化、西王母寻根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独具魅力,出土于泾川县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
为甘肃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重要的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是甘肃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平凉各族儿女在平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市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聚精会神搞建设,实干攻坚抓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去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0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5亿元,增长42.1%;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0.1亿元和8.24亿元,增长24.6%和18.4%;财政支出达到55.3亿元,增长48%。
农民人均纯收入2414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00元,增长10.4%,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了两位数增速,并培育形成了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推出了“平凉煤电”、“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平凉旅游”四大特色经济品牌。
相继实施了平凉电厂、华亭电厂、崇信电厂、煤田开发、煤制甲醇和750KV超高压输供电等十大过10亿元工程,陆续引进了华能、中水、徐矿、海螺、雨润5家全国500强企业。
平凉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和“2007中国魅力城市200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平凉已进入一个机遇增多、优势凸显、活力增强的战略机遇期。
全市上下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个跨越”的总体思路,以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为主线,积极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强化投资拉动,突出产业开发,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在煤电和煤化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壮大旅游产业、改善民生民计六个方面集中突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旅游产业———打造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平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为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
境内发现齐家、仰韶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
出土于泾川县的佛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
全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处。
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全国首批30个“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之一。
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
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文化城,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景点。
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蕴涵着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
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以“人修的龙门洞,天生的莲花台”而久负盛名。
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崇信县境内的4A级景区龙泉寺、千年菩提树、“华夏古槐王”自成风景,引人入胜。
崆峒十万沟、静宁仙人峡等森林峡谷险峻幽深,旖旎多姿。
泾川温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陇上名泉贯珠泉等水域景观独具魅力。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开发,先后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化名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和景区景点功能配套建设,旅游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达到18家,旅行社15家。
与周边14个城市建立了旅游经济区域联盟,共同构建了丝路遗珍之旅、寻根朝觐之旅、红色教育之旅、休闲度假之旅、西北风情之旅五条精品线路,成为甘肃旅游的重点区域和陕甘宁三省(区)旅游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
开发出了五大类上百种旅游商品,发掘恢复的“中国纸织画”备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平凉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优惠的旅游发展政策,是您投资兴业的热土。
我们在旅游产业开发上,对全市各...
中国锦绣河山有什么
巢湖风景名胜区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的区域生态基础,以巢湖辽阔水域风光为背景,以较为原生态的湖岸环境为基础,以湖岛、山林、湾咀为自然景观特征,以巢文化和典型的圩田风光为资源要素,融风景游赏、环境保持、运动体验、科普研究、休闲康养、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特大型国家公园。
巢湖风景名胜区地域宽阔,包括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包河区和庐江县五个区(市)县的部分陆域,共分为十大景区,其中三河古镇景区(AAAAA景区)、中庙—姥山岛景区、牛角大圩景区、滨湖湿地森林公园、王乔—紫微洞景区、银屏山景区、龟山公园景区、旗鼓山范增故里景区、四顶山-黑石嘴景区、大小黄山景区、三汊河湿地公园-孤山岛景区、唐咀水下古城遗址、灵台圩—袁家山景区等。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南四大古镇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
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
三河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有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杨振宁旧居、孙立人故居、董寅初生平事迹展览馆、大夫第、三县桥、望月桥、望月阁、鹊渚廊桥、“八古”等历史遗迹,是庐剧的发源地。
三河古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
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
三河古镇的小吃和土菜也是很有名气和特色,有米饺、牛皮糖、酥糖、麦芽糖、茶干、米酒等,三河还是著名的富光口杯的故乡。
姥(音:mǔ)山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境内的巢湖湖心,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地形椭圆,周长约四公里,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115米。
以其神奇、优美和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著称,是巢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也是皖中著名旅游区。
姥山岛地处中庙镇西南方向,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之中,地形椭园,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
姥山四面皆水,如同一叶飘于水中,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是巢湖第一胜境。
相传“陷巢州”时,焦姥为救乡邻,自己被洪水吞没,化成了一座山,后人遂称之为“姥山”。
2016年2月,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拟评定合肥中庙姥山岛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张圩,靠近巢湖北岸南淝河入湖口,是中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创了人工林成功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先河。
合肥滨湖湿地公园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于2014年4月12日正式挂牌,成为继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之后,合肥市第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同时也让合肥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在市区拥有两座国家森林公园的省会城市。
2016年2月,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拟评定合肥市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渭南市的旅游景点图
东濒黄河,华山险道,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渭南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有"小江南"美称的洽川风景名胜区,有"天下第一荡"的合阳处女泉等等。
洽川风景名胜区陕西合阳洽川风景名胜区位于渭南市合阳县东部,素有"小江南"美称,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河滨湿地,温泉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洽川黄河湿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河滩湿地、温泉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洽川芦苇荡以"天下第一荡"而闻名天下,栖息着百种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禽,芦苇丛生,野鸟成群,是休闲和拍摄的好去处。
华山风景区华山是我国着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
以华山、玉泉院、西岳庙三组景观为核心,把魏长城、汉华仓遗址、潼关十二连城、古潼关、少华山、潜龙寺、渭华起义纪念馆、渭南鼓楼、慧明寺塔、石鼓山、灵台寺等景观连成一片,形成了陕西东线,渭南南线旅游黄金线路,并与西安、洛阳相衔接,形成陕西大东线-汉唐古道旅游热线。
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因其挺拔峻峭,势凌云天,故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美誉,更是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黄河魂黄河魂景区是渭南市东雷抽黄灌溉工程管理局利用工程和自然资源,创办的融娱乐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水利生态游览区。
该景区位于黄河小北干流中段的合阳县境内,诠释推介"黄河魂",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
积极挖掘景区的人文资源,规划与建设了天亭、河亭、诗经亭、韩信渡军亭、曹全碑亭,极大地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少华山少华山位于陕西省少华乡刘家河村南,在县城东南约五公里处。
东连小夫峪,西郊白石峪,因与西岳华山峰势相连,遥遥相对,并称"二华",但低于华山,因名其少华山,又名小华山。
少华山包括三个巍峨雄险的山峰。
少华山主峰由三个并立紧连的山头组成,当地人称东峰、中峰、西峰,少华山不仅是中国道教名山,而且是西岳华山的姊妹山,自古并称"二华"桥上桥在华县赤水镇西的赤水河上有一座保护完好的古代双重石桥,即赤水桥上桥。
桥为东西走向,桥面宽5米,长70米。
桥身全部以花岗石条砌筑, 下桥为7孔拱形 石桥,上桥为九孔拱形石桥,在第2孔至第8孔桥拱上方正中,各有一个石雕龙头,桥北有石雕龙尾。
据《三续华州志》记载: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 年),竣工于康熙六年(1667年)。
后因山洪暴发,河床淤高,桥眼堵塞,遂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在原桥之上叠建了一座九孔石拱桥,从而形成了桥 上桥的奇观。
后来下桥被淤泥淹没,与八十年代初,被当地群众挖取砂石时发现,从而使"桥上桥"的奇姿展现于世。
合阳处女泉处女泉东鲤瀵、伏鱼泉,位于黄河之滨,北接司马迁祠,南望西岳华山,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河滨湿地、温泉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处女泉实际上是一个泉群,大小泉眼难以数计。
有 "沙浪浴"之美誉。
洽川的芦苇荡因其面积广, 无虫害,茂密旺盛等诸多特点, 素有"天下第一荡" 的美誉,夏阳瀵周围丛生的芦苇,开阔的水面,一望无垠、美丽的天鹅湖,更是镶嵌于芦苇荡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郁郁葱葱的芦苇一簇簇,形成一道道天然、严实的屏障,曲曲折折、迂回的水路常令乐不思蜀的游人迷惑了靠岸的方向。
神奇的芦荡迷宫,吸引众多的游客纷至沓来,去领略天鹅湖秀丽、旖旎的水上风光。
韩城韩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距省会西安240余公里,北依宜川,西邻黄龙,南接合阳,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乡宁、万荣等县市相望。
韩城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历史人物众多,文物古迹荟萃,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
桥陵桥陵是唐睿宗李旦之墓,位于陕西渭南市蒲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丰山。
桥陵的建制与乾陵相仿,依山为陵,坐北面南。
玄宫造在丰山正峰东坡,前瞻广阔的关中沃野,后枕雄伟的山峰丘峦,借天然之气,展气吞山河,磅礴壮观的雄姿。
南寺唐塔南寺唐塔位于蒲城县城内西南的角慧彻寺(今蒲城中学),原是慧彻寺舍利塔。
该塔为方形四面十级楼阁式砖塔,各层叠涩出檐,下砌作菱角牙子,一、二、三层叠 涩砖多至15层,以上各层檐递减,塔身亦逐层收减高宽。
整个塔身造型玲珑秀丽、挺拔俊逸。
南寺唐塔是陕西省唐塔中建造较早的一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