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儿童小公主旅行箱

你给的越多,孩子得到的会越少假期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因为暑假的关系,团员以家庭为主,甚至还有一个外国家庭,不经意间观看了一幕幕家庭育儿剧。毛毛一家最早到达集合点,毛毛同学戴着

你给的越多,孩子得到的会越少

假期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因为暑假的关系,团员以家庭为主,甚至还有一个外国家庭,不经意间观看了一幕幕家庭育儿剧。

毛毛一家最早到达集合点,毛毛同学戴着很潮的太阳镜,扎着时髦的腰包,轻装领行在前面,不时回头催促身后拖着大旅行箱,亦步亦趋的父母。到达旅行车前放下行李,毛毛爸妈顾不上擦一把自己脸上的汗珠,围在儿子身边忙活开来,爸爸递给毛毛湿巾,妈妈递给儿子水杯,把儿子伺候利索了,夫妻俩才得空彼此擦擦满头的汗水,妈妈还不忘忙里偷闲,给兀自玩手机的毛毛扇扇子,爸爸殷勤地给儿子嘴里塞面包。

第二家到达出发地的是贝贝家,小公主背着一个玲珑的休闲包,戴着耳机享受美妙的旋律,随着节拍蹦蹦跳跳,贝贝妈妈拖着旅行箱、背着旅行包走在后面,后面跟上的家庭跟经过排练似的,无一例外围着孩子打转转,孩子们在旅行车四周的阴凉里舒服地或坐或站,享受着父母的服务,连拧杯盖这样的动作都不屑于做,他们只需杯口抵达嘴边时,张开嘴配合一下即可,目光根本不需要也没时间离开手机屏幕。

最后抵达的是老外一家,他们没有乘私家车,也没有坐出租车,而是每人一辆公共自行车骑行来的。爸爸在前面,妈妈在后面,孩子在中间,每人背负一个双肩背,一列纵队迤逦而来。

导游点齐人数,招呼大家等车。爸爸妈妈们协作分工,一个上车给孩子安排座位,一个在行李舱安排行李,毛毛、贝贝等一干孩子被父母拉着手,安坐在舒服的座位上,父母开始分工合作,你递水果,我喂甜点,孩子嘴里呜呜的反抗声,无法抵消父母的执着。

老外一家三口先在行李舱安放好自己的行李,再依次登车,跟中国父母紧紧围坐在孩子身边不同,老外夫妇跟孩子是分开坐的,孩子自己在我身边找到空位,爸爸妈妈去了最后排。孩子先是很大方地跟我交流,自报家门名叫戴维,然后拿出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来,回首看看孩子的父母,也是安静地读书。

旅途总是在疲劳中愉快流逝,每个景点,每处酒店,总是上演着相同的剧情,毛毛、贝贝们要么一路绝尘,要么踯躅在后,孩子的爸妈一个寻找景点,另一个帮着孩子摆造型,抑或小心翼翼地安慰烦躁的孩子,周围的美景都在烦躁与焦虑中逝去,父母陪着小心迎合着孩子,把孩子的赏光当做莫大的荣幸。

戴维一家慢悠悠地跟在队伍里,各自带着各自的个人用品,遇到好的精致,先合影在单独留影,父母给孩子拍照,孩子说“Thank you”,孩子给父母拍照,父母说“Thanks”,发自由衷的感谢,没有丝毫的造作,与周围贝贝、毛毛们不耐烦的抱怨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没有上过学,一个普通平凡的农村妇女,小时候家里姊妹多,母亲从没有因为偏爱而对哪个孩子格外另眼看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母亲挂在嘴边的话,孩子们从大到小都有家务分工,大孩有大活,小孩有小活,每个孩子必须完成自己的任务才有饭吃。看到同龄伙伴扑在母亲怀里打滚撒娇,我只有眼馋的份儿。

母亲的严厉几番招来孩子们的反抗,但都在母亲的原则免去失败了,其中就包括我的逃学。小时候,我不仅皮,而且皮得有些贼,学校对我而言,就是一个鸟笼,我是不甘心被幽闭在里面的。我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学校,当母亲从老师那里得知我逃学的真相后,母亲没有理会我的讨饶,她用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让我俯首帖耳。母亲满足了我辍学的愿望,每天带着我出山劳作,严酷的太阳让我渴望清凉的树荫,但母亲顶着烈日一丝不苟地劳作着,丝毫没有要停手的意思,她似乎有意让我体验自然课堂的严酷,几天下来,我开始怀念宽敞清凉的教室了。

母亲没有给我很多的迁就与呵护,她用直接的体验让我感知对与错,小时候,我曾经怨恨母亲的狠心,现在年纪大了,回看当年受到百般呵护的伙伴儿,境况窘迫远远比我糟糕,我是那一茬孩子里唯一坚持上学并学有所成的孩子,他们时下的困苦源于当年父母的过多的给予。

最近看到的一步几分钟的短片《鹬》,面对扑面而来的巨浪,鹬妈妈对鹬宝宝的卖萌没有丝毫退让,她几次三番把孩子从自己的翅膀下拽出来,鼓励宝宝迎着风浪冲上去,最终战胜风浪的鹬宝宝品味了沙滩上美味的贝类。

我的丰衣足食,鹬宝宝品味可口的贝类,都源于鹬妈妈跟我的母亲都深谙一个道理:父母给的越多,孩子得到的就会越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