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行悦国际旅行社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19岁的熊云飞是靠做学生旅游起家的“创”一代,自从在大学社团里通过拿景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19岁的熊云飞是靠做学生旅游起家的“创”一代,自从在大学社团里通过拿景区团体门票的方式,赚了四五千元后便有了创业的目标,而熊云飞的目标也不仅仅限于一家高校,对于他来说,武汉所有高校的新生,都是他的目标客户。
在江西,他的业务覆盖到几乎江西所有高校,但转战武汉市场之初,他却遭遇种种不顺,他又是如何扭亏为盈的呢?
第一桶金,年利润近百万元。创业的起步总是来源于一些很意外的收获,2004年,19岁的熊云飞就读于庐山脚下的九江学院。和大多数新生一样,融入大学生活从社团开始。2005年下半年,学校社团换届,熊云飞担任社团负责人,开始组织采风活动。每次活动都会根据主题,选择聚会地点。几次活动下来,熊云飞通过从景区拿团体门票的形式,赚了四五千元。
创业的想法油然而生,2006年底,他和4个同学一起注册了一家票务公司,从景区拿优惠票卖给学生,帮景区免费宣传。由于策划得当,这个以学生为目标客户的小公司也越做越大。2009年,熊云飞和同学李根在九江盘下一家叫青悠的旅游公司,还开设了两家分公司,业务辐射到江西大部分高校,年利润近百万元。
转战武汉一年损失30万,熊云飞在江西开设的两家分公司年利润近百万元后,信心大增,2010年,公司在江西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熊云飞向合伙人李根提出:想去武汉发展。他有自己的考虑:武汉高校云集,要走出去,武汉是首选之地。2010年9月,熊云飞筹集50万元注册了武汉行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江西的旅游产品熊云飞虽然是信手拈来,但是初到武汉,熊云飞遭遇了水土不服。由于在执照申请上出现问题,错过了十一黄金周,加之对武汉市场的不熟悉,缺乏懂行的团队人员,一年内,熊云飞亏损了近30万元。他通过分析发现:相比于江西的高校学生,武汉高校学生对旅游的要求更加个性化,而且整体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江西高校学生。在江西畅销的旅游产品,在武汉根本吃不开。
扭亏为盈一年利润50万,虽然熊云飞亏损的数额之大,但熊云飞依然保持头脑清晰的状态,迅速找到缺点,对症下药,他开始迅速调整思路,使产品多元化发展是当务之急,比如在主打班级团体一日游的同时,开始推周末两日游活动,并且创新了露营和其他长线产品。此外,熊云飞还督促领队安排游戏、夜晚活动等环节,使得公司的产品更具吸引力。
以学生旅游为主的创业当然也要有学生的能力参与,为了抓住学生客流,熊云飞的公司在高校招募在校生当业务推广员,并通过他们进行市场调查,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哪些活动能让学生接受,并作相应调整,这样的方式让行悦迅速打开市场,2013年公司利润近50万元。
迅速成长的熊云飞在创业期间的大起大落也为他自己带来了许多收获,现在的熊云飞对公司的未来也有了规划,既然武汉的高校学生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不同于江西,但熊云飞已经计划请专人进行长线产品的开发,根据顾客不同要求,也定制不同的特色产品,如西藏、尼泊尔、丝绸之路等线路的深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