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旅行提交订单
◆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每当春运出行旺季,通过线上平台购票已成消费者首选模式。不过,购票搭售现象尤其是默认搭售保险,却令消费者深恶痛绝。为此保监会特意在上周发布风险提示
◆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每当春运出行旺季,通过线上平台购票已成消费者首选模式。不过,购票搭售现象尤其是默认搭售保险,却令消费者深恶痛绝。为此保监会特意在上周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防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选购保险产品。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携程网曾在去年12月初,因为搭售保险问题被上海保监局处罚。不过,线上平台的搭售现象仍是屡禁不止,比如在去哪儿网订购火车票时,仍存在默认购买保险的情况。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在线旅游平台的捆绑消费,实质上是一种强制消费的违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消费自由权、知情权等。
保监会提示“搭售”风险
保监会在官网发布的《关于在线平台“搭售”保险的风险提示》中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有消费者反映,通过某些在线旅游平台(OTA)或网上APP订购机票、火车票时被默认勾选“搭售”保险,受到关注。
此类做法通常是在票务、酒店预定页面设置了默认勾选项,比如勾选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退票险等,由于勾选项字体偏小或不易引起注意,致使消费者在不留意的情况下没有取消勾选项,从而被选购了相关保险产品,或是通过附加条件“搭售”保险,比如在提供某些优先服务时将购买相关保险产品作为附加条件。
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消费者,对于此类搭售,首先要关注勾选项目,核对在线消费账单。消费者通过在线平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关注勾选项目,并在支付价款前认真核对消费账单,防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选购保险产品。
消费者还应了解自身权利,谨防权益受到侵害。在线平台默认勾选推荐的一些保险产品,通常未明确列明承保主体或代理销售主体,未完整披露保险产品条款等相关重要信息,这种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权益。
如果消费者主动选择购买在线平台推荐的相关保险产品,以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保监会则提醒留意以下方面:一方面,留意所购买保险的保障内容。部分在线平台销售的保险不能主动弹出保险条款页面,需要点击页面条款链接,消费者往往因此忽略保险条款内容。建议消费者留意在线平台推荐保险产品的保费、保险责任、保险期限、保险金额等重要内容,并选择购买符合自身保险保障规划和实际需求的保险产品。
另一方面,留意保险条款的限制条件。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特别是了解掌握保险产品的责任免除条款,以及投保地域、就医、退保和特别约定中的限制条件等,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仍有平台屡教不改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发布风险提示外,保监系统对在线平台“搭售”保险的违规行为,也在加大处罚,但仍有平台屡教不改,默认搭售现象一直存在。
去年12月初,上海保监局曾连发两份处罚决定书,直指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在2016年度通过携程旅行网违规销售保险产品,为此,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计被上海保监局罚款40万元。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携程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表现在,在通过携程旅行网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未明确列明承保主体和代理销售主体,未具体告知消费者承保公司、代理销售公司名称;在保险订单确认环节,罗列了全部合作的多家保险公司产品条款链接和备案号,未具体披露消费者所投保的保险产品适用哪家公司条款及相应备案号。
上海保监局表示,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根据《保险法》第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责令携程公司改正,处罚款30万元;时任总经理李某某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
即便保监部门处罚携程,警示在线平台的“默认搭售”行为,却仍有部分平台我行我素。
11日,经济导报记者登录去哪儿网,打算选购一张2月14日济南-哈尔滨的K294硬卧票,车票金额351元,但在页面下方提交订单时,订单总额已变成了381元,默认增加了30元的保险。去哪儿网已默认勾选了“我已阅读并同意《火车票代购协议》及《保险说明》及《保险经纪委托协议》”。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该保险为30元/份保额为150万的意外保险,但对于承保公司、保险条款等一应细节,在该网页上却无法找到任何信息。
而对于平台搭售现象,在2018年春运来临之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再次对国内主流OTA平台进行了调查评测,结果显示,火车票方面,途牛、去哪儿、驴妈妈存在“默认勾选”意外险现象,同程、艺龙、飞猪、携程意外险为推荐选项。飞机票方面,同程、驴妈妈、艺龙、蚂蜂窝尚依旧存在“默认搭售”现象,可谓屡教不改、“顶风违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