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的青蛙 称号在哪里看

“我的儿子怎么还不回来?”短短几天,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的「狂、拽、酷、炫」的文艺青年们统统都变成了终日牵挂独自在外儿子的空巢父母;各种微信群

“我的儿子怎么还不回来?”

短短几天,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的「狂、拽、酷、炫」的文艺青年们统统都变成了终日牵挂独自在外儿子的空巢父母;各种微信群里动辄几百条信息刷屏,主题当然也只有「你家儿子回来没有?」一个--俨然变成了「子女关系」交流群。

而让他们如此牵肠挂肚、忧思成疾的元凶竟是一只青蛙。

最初,对于这样的「养蛙狂潮」,理( zhuang )智( bi )如我当然会表现出不屑一顾。

原来,这是日本《猫咪团队》团队推出的一款新游戏《青蛙旅行》(旅かえる),游戏简单到近乎幼稚--它的界面设置只有院子和屋里两个场景。

和那些呆在井底的家伙不一样,这是一只向往「诗和远方」的青蛙。

在游戏里,你只需要给小青蛙准备好食物和行李。他会按照自己的心情出门,绝大部份时间都在外面玩耍,偶尔会在旅途过程中给你寄他游玩的明信片以及当地的特产。

他的行程不受你的控制,你甚至不知道他的日程安排。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等他回家。

而等他回来,他又像个「佛系」青年一样,宅在家里看看书、吃吃饭、写写信、做做手工,好一个岁月静好的场面。

看着他在家的乖乖宝宝模样,你会不由自主地露出一股「老爹妈」的微笑。

但是当他背起行囊外出旅游的时候,那种奇妙的思念就会莫名涌上心头--你不知道它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你只能通过它传回的照片猜测,它去到了哪里,玩得开不开心,遇到了什么新的朋友。

传说中,这是一款佛系游戏,可等你玩儿上手之后才发现,这一点儿也不「佛系」,那种对他未知旅程和命运的担忧真是让人牵肠挂肚。

那些「为蛙父母」的人究竟是如何花开成海、思念成灾的呢?

有人招贴寻蛙启示来寻找他的蛙

▲ 你试过从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吗?

有人发长文思念出门在外的蛙

而除了思念之外,更多的还有温情和感动。

我蛙出去了一天 得了一个不回家之旅的称号 现在又默默做手工 一定是麻麻太穷了辣

哇的一声老母亲流下欣慰的眼泪。一上线就看到我家蛙回家了(*╹▽╹*),明明昨晚才出的门,竟然那么早归。吃那个糖真的能多照片!昨天刚说我家蛙孤独没朋友,今天一看照片,有!朋!友!了!虽然是螃蟹……而且带了特产!

我的蛙出去了一整天终于回家了!!!超开心!!!还认识了新的朋友!感动,我的蛙终于有朋友了!

这样的心情,不正我们远在家乡的父母面对独自异地求学、工作的我们的心情和期盼吗?

此时此刻,捧着手机为了给「蛙」买旅行便当和装备而拼命「拔草」劳作的我们,和家里那个总是担心我们、希望满足我们一切愿望的爸爸妈妈,不是很像吗?

其实,今时今日的「养蛙」热潮,早在20年前就已经「席卷」过日本了。

1996年,日本万代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拓麻歌子」的电子宠物玩具,在鸡蛋造型的游戏机上,你只要通过三个按键就可以控制并养成屏幕中那只小小的宠物。

「拓麻歌子」推出不到半年,就俘获了众人的心,就连成年人也未能幸免。

据报道,一位名叫西口真由美的女士把「拓麻歌子」中的宠物小鸡「花子」视作自己的孩子,走到哪儿都带上它。在「花子」死去后,她还为自己的电子宠物举办了一场葬礼。

仔细想来,不管是现在的「青蛙」,还是以前的「拓麻歌子」,这种被依赖情感依然是当今社会中我们所需要的。

约翰·多恩曾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人类总是善于活在某些特殊的情感羁绊之中。尽管我们喜欢标榜自己的「酷」和「特立独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被依赖本身就是一种固有的、令人愉悦的事情。

不说了,我要去看我的「呱儿子」回来了没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