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去丽江旅行英语作文

高考状元出炉,也许这就是寒门子弟奋斗的意义寒门如果不出贵子,又如何改变命运?01这两天,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状元相继出炉。 一个需要直面的真相是: 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

高考状元出炉,也许这就是寒门子弟奋斗的意义

寒门如果不出贵子,又如何改变命运?

01

这两天,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状元相继出炉。

一个需要直面的真相是:

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的名校,家教极好,家庭殷实,素质全面,光环等身。

比如,2018年的安徽高考文科第一名,是来自合肥一中的郑辰筱,她以总分678分的成绩夺冠。

接受采访时,这位戴着眼镜的文静女孩说,她最爱出国旅行,初中时就跑遍了十多个国家,12岁时曾一个人只身去美国旅行。

比如,四川省理科状元周川,高考成绩718分,来自四川省遂宁市,高三18次摸底考试他15次都是第一。

周川有个已经在北大医学院读书的姐姐,最崇拜的偶像是C罗,家境不错,家教极好,极其自律。

再比如,以653分荣摘四川省文科第二名的卓汐聪,来自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他长相英俊,爱好众多,是学校主持人,喜欢模联。

在成绩出炉接受采访时,他当场就秀起了英语剧《猫》中的片段,引来阵阵喝彩。

父母优秀,家风良好,自信乐观,成绩优异。

这些高考状元所展现的特质,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

不管你承不承认,那些拥有合格父母、丰富资源的城市孩子,正在把那些家境贫寒、信息闭塞的农村孩子,远远甩在身后。

寒门难出贵子,是自古以来的现实。

但寒门如果不出贵子,又如何改变命运?

02

几天前,一位在乡村教书的读者,给我发来微信。

周末,她到城里办事,顺便看了几家教辅机构。

看完后,她震惊万分:

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口才班……每个班都人满为患,异常火爆。

看完出来后,她痛心疾首地对我说:

当农村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把幼小的孩子留守在家,一年也见不上两面时,教育已成为城市家庭的重中之重。

培训机构里,到处都是满脸焦虑的家长们,费尽心思为孩子弥补短板、制造特长的身影。

当农村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奥数,什么是潜能英语,什么是美声唱法,什么是一对一教学时,教辅已成为城市孩子的学习日常。

特长课堂上,到处都是一脸稚气的孩子们,绞尽脑汁奋笔疾书、自信满满力争最好的模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之后,更加无奈。

农村孩子资源太匮乏,视野太狭隘,想走出去太难,想改变命运太苦。

是的,条条道路通罗马。

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些人一辈子也没去过罗马,更有一些人拼尽全力赶往罗马,却在中途丢了性命。

现实从来不平,只因起点压根儿不同。

但是,对于穷人家的父母和孩子来说,如果不尽最大努力去缩短自己和罗马的距离,那一辈子只好待在远离罗马的缺憾与短视里,活得艰难又委屈,辛酸又不易。

03

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出身地地道道的寒门。

但从小,我没有怎么读过书的父母,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农民家的孩子,除了读书,没有别的出路。”

我哥自幼聪慧,但初中时和一帮坏孩子混到一起,成绩日益下降,懒散不思进取,甚至逃学旷课。

我永远记得那个雨天,父亲接到老师的通知后,把他从学校领回来,关到喂牛的西屋里,扬起鞭子狠狠抽下去的心碎与绝望。

没有谁比一个农民更知道,放弃读书的孩子将要面对怎样艰辛又粗粝的人生。

我哥15岁辍学,就北上南下地打工,曾经被老板骗过,被工友黑过,被老乡欺过,也曾因工伤险些残废。

一直人到中年,他才在省会开家小店维持生计,所赚的每分钱都饱含着辛酸与不易。

而我,在父母的教诲下,读完中学,考上大学,参加工作,致力写作。

虽然,我过得也不富有,但相比我哥要轻松开阔许多。

内心的光亮和见识,身边的人脉和资源,也让我能在父母和兄妹遇到难题时站成一棵树,尽最大可能陪他们出谋划策,渡过难关,找到出路。

每每这时,我都忍不住这样感慨:

当初,父母之所以尽最大努力送我到更远的地方,是希望我有一天不再如他们那样,活得卑微又迷茫。 虽然,像他们这样的寒门父母,无法给予我最好的条件和资源,但他们已经尽力把能给予的最好的一切,都给了我。

寒门或许难出贵子。

但如果寒门的孩子不去努力,不去争取,不去奋斗,就永远无法从寒门来到朱门,由卑微变得尊贵,从困苦走向新生,从底层来到顶层。

04

高考状元出炉,寒门子弟沉默了。

为什么?

因为,出身寒门的孩子,想一鸣惊人太难了。

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弃自己?

因为,只有一代又一代寒门孩子不停努力,咱家才能从农村来到城里,从贫贱变得富裕,从清贫之家变成书香门第。

是的。

今日寒门里,很难觅得高考冠军的身影。

但明日冠军里,一定有寒门之家的后代。

这,正是代代寒门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义。

1964年12月,我们小分队在滇西北找矿。小分队一共8人,其中4名警卫战士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一天,出发前,一位纳西族老乡搭我们的车去维西。那天路上积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洼不平,车子行驶一段就会被雪坞住。我们不得不经常下来推车。就在我们又一次下车推车的时候,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我们正惊疑、猜测时,纳西族老乡急喊:“快、快赶紧上车,是一群狼。”司机小王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但是很不幸,车轮只是在原地空转,根本无法前进。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只狼,个个都象小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纳西族老乡一手夺下小吴的抢。比较沉着地高声道:“不能开枪,枪一响,它们或钻到车底下或钻进树林,狼群会把车胎咬坏,把我们围起来,然后狼会嚎叫召集来更多的狼和我们拼命。”他接着说:“狼饿疯了,它们是在找吃的,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紧张,大脑似乎已经不会思考问题。听老乡这样说,我们毫不犹豫,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往下丢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红了,兴奋地大吼着扑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着,刚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乡继续命令道:“再丢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约50斤肉品又飞出了后车门,也就一袋烟的工夫,又被8只狼分食的干干净净。吃完后8只狼整齐地坐下,盯着后车门。这时,我们几人各个屏气息声,紧张的手心里都是冷汗,甚至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令我们从狼群中突围出去。看到这样的情形,老乡又发话道:“还有吗?一点不留地丢下,想保命就别心疼这些东西了!”此时,除了紧张、害怕还有羞愤……!作为战士,我们是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物资的,哪怕牺牲自己。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车被坞到雪地里出不来,只能被困在车里。我们的子弹是极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唤来,我们会更加束手无策。我们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迟疑片刻,谁也没有说什么,忍痛将车上所有的肉品,还有十几包饼干全都甩下车去!8只狼又是一顿大嚼。吃完了肉,它们还试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几包饼干,但没有吃。这时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经滚圆,先前暴戾凶恶的目光变得温顺。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其余7只狼没动。片刻,那只狼带着狼群朝树林钻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不一会儿,8只狼钻出松林,嘴里叼着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树枝帮我们垫起轮胎,让我们的车开出雪窝。我激动地大笑起来……哈……哈……刚笑了两声,另外一个战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这突兀的笑声惊毛了狼。接着,8只狼一齐钻到车底,但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呢,赶快发动车,”车启动了,但是没走两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先往车轮下垫树枝,然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大约重复了十来次。最后一次,汽车顺利地向前行了一里多地,接近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这时,8只狼在车后一字排开坐着,其中一只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老乡说:“靠前面的那只是头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并用力地向它们挥手致意。但是这8只可爱的狼对我们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连凶猛的狼都懂得报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身?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我们是不是应当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文章转载自:慈怀读书会

作者:刘娜

来源:闲时花开(ID: xsha369)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