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途中看的电影

前不久为大家介绍了一位利用Google全景地图拍美美的旅行照的“摄影师”《有人跟我一起环游世界么?重点:你不用花一分钱!》,有老铁就抱怨了说,马上过年了花了钱请了假好不容易出去

前不久为大家介绍了一位利用Google全景地图拍美美的旅行照的“摄影师”《有人跟我一起环游世界么?重点:你不用花一分钱!》,有老铁就抱怨了说,马上过年了花了钱请了假好不容易出去玩一趟,除了朋友圈定位以外旅行照就根本看不出来自己出去玩了(内心OS:这样就没办法让朋友圈的朋友们羡慕嫉妒恨了!)

这小北就只能说大家真是太粗心了,除了提高拍照水平以外,怎么可以忽略掉旅行照里最不可缺少的元素——能证明在路上的标志呢?

路牌

路牌可以说是最能够直接传达出“在路上”意思的标志物了,如果老铁们是在人烟比较稀少的西北部或者徒步旅行之类的,对着天空单拍一张路牌,画面简洁又很有延伸感,一切逼格尽在无言中

|Photo © 陈宇学长

|Photo © u_n_i_photo

如果是在城市里很难拍到干净的天空,小北建议大家可以直接粗暴地选择对称构图,不管怎么样都一样不会太难看

|Photo © 3styles04

有时候也许反而有空间线条的对称美感,就看大家发现美的卡姿兰大眼睛够不够亮啦~

|Photo © chan9gill

另外手抖总是拍不好对称图的话,老铁们也可以考虑选择后景有大片植物的路牌,整体色块最好不超过3种,避免画面太过杂乱就可以了

|Photo © 低低低

|Photo © macwss

旅行中最有趣的事就莫过于发现一些不同于熟悉的生活环境的小细节了,比如某些国家的路牌标志和国内不太一样就可以拍下来,像是日本奈良县的路牌拍下来发朋友圈,妥妥有人会评论问你:小鹿可爱吗?

|Photo © elfin_photo

|Photo © y__ang__

像前面这些警示性的路牌大多都是颜色明亮的橙色或红色,方便车辆行人能一眼看到,而国外还有下面这样比较常见的指路牌,色调大多比较简洁性冷淡风,在后期修图调色的时候老铁们可以直接选择冷色调或者把亮度压低,实在偷懒调成黑白也是OK的~

| Photo © mswisniewskaaa

|Photo © samantha__loves

不过尼古拉斯·北了解各位小菇凉的,照片里一定要出现自己你们才开心的

|Photo © tina__1013

和路牌合影没什么别的特别技巧,妹子们自己美就好了,不过最好让画面活跃一点,表情和动作尽量不要太僵硬,毕竟路牌只是个路牌,不是什么hin有逼格的热门景点,在拍照的时候尽量自然一点就好啦~

|Photo © 笑笑同学啊_

如果能够和路牌进行一些互动就最好啦,比如模仿路牌上的标识动作,或者只是简单地指着路牌都是可以的~

|Photo © 笑笑同学啊_

如果真的不会摆pose,那就拉上自己另一半就傻傻地站在路牌中间,正中构图,手牵手拍一张甜蜜照,有什么比得上和自己最爱的人一起去旅行更开心的事呢?

|Photo © 低低低

路碑

除了路牌,路碑是一个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小东西”,但偏偏它又是个拍旅行照的好东西!

个子不高的妹子们可以站在路碑上,再加上仰拍,别说了腿长1米8再加两公分!

|Photo © 蔡九记

还可以选择坐在路碑上,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千万不要像汉子一样蹲着,我不是说那样不好看,重点是妹子们要显腿长啊!把腿伸出去!最好是接近画面底部,敲显腿长的!

|Photo © 笑笑同学啊_

再加上一些别的道具例如头盔、背包之类的,更能够增加旅行途中的氛围感和自由感

|Photo © 小巍学长

一群好朋友一起去骑行,每个人各占一个路碑,拍照角度尽量放低,不仅画面比较稳定,也是拍合照万年不会出错的构图~

|Photo © 陈宇学长

一个人出门旅行,拍出自己徒步走过界碑的画面,也可以说是相当有逼格了

|Photo © 小八不是狗

其他路标

道路反光镜这个神器之前在《几乎所有摄影师都会用它来拍大片,我觉得你需要它...》也提到过,在路途中也是非常常见,可以拍出非常有趣的皂片,还不赶紧留意一下路边的反光镜?

|Photo © 蔡九记

小北我总是在强调,拍照这件事一定不能死学,要活学活用,不是说没有路牌、路碑就不能证明你在路上了,路墩边的杆子或者路灯都是可以表现出旅行氛围的

|Photo © i_jackf

|Photo © 小巍学长

那以上就是小北我发现大家出门旅行可能会忽略的一个小地方啦~以后出门旅行可别再只拍拍当地好看的咖啡馆,或者只是一面墙+人的固定组合啦~旅行就要有旅行的证明,定位只是说明你的身体去了那里,旅行的标志物却能说明你的心也在路上

今天的内容就是酱紫啦~最后送给各位男同胞们一个路牌吧,希望各位男同胞们“开车”都能慢一点~

|Photo © duruyang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