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旅行团一起坐飞机
2018年3月14日
Taichung 天气 晴转阴
#还记得樱花正开 还未懂得跟你示爱#
听说阿里山的樱花开了。
听说阿里山的日出很好看。
听说阿里山的云海缭绕半山。
听说来
2018年3月14日
Taichung 天气 晴转阴
#还记得樱花正开 还未懂得跟你示爱#
听说阿里山的樱花开了。
听说阿里山的日出很好看。
听说阿里山的云海缭绕半山。
听说来台湾应该走一下阿里山。
所以我背上行囊就离开。
#
出发的前一天,和林同学说第二天起床就要出门了,他让我早点休息。
我:“不是,你明天不是有课吗?你下课的时候我起床出门就差不多啦。”
哈 哈 哈。
中午出发,14:17的火车票。
从台中到嘉义。
途径几个城市,穿梭在城市里的感觉,好不真实。
即将从一个陌生的城市,
到另一个更陌生的城市。
#
到了嘉义,是一个小县城的模样。
感觉像是自己回惠州的时候
在县汽车站下车,一模一样——
面对的是一个路口
来来往往的车辆
行色匆忙的路人
还有想要找到车子前往目的地的我。
那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陌生啊。
到嘉义的时候已经是三点多了,已经没有公车上山了,只能选择拼小黑车或者乘计程车。我们四个女生在多番考虑过后,还是选择了计程车——安全为上。
哪怕贵一点。
毕竟老命要紧。
经过多次沟通,终于召唤了计程车。
一路都非常有趣,计程车司机很健谈。
把我们四个人逗到笑得不行。
#
路上看到许多景区标识——
都是指向阿里山。
到山前了,一路都是往上的趋势
以致于耳朵都有一点点耳鸣的状况。
沿路的风景都是陌生的。
越往山上,湿气、雾气越重。
看到山里的小村庄,不由得开始想象他们终年在山里的生活。
下山实在太困难了,山里雾气实在太重了。
不过,这么多年,也习惯了吧。
就好像这么多年,我习惯了自己的可爱啊。
【噗呲笑出声。】
两个多小时之后,终于到山上了。
#
非常幸运,刚进景区,门口的伯伯就跟我们说
“来的是时候呀,上车站二楼可以看到日落哦!”
于是一下车,四个人飞奔上二楼。
像谢飞机看见了猪。
是云海啊。
是日落啊。
看完日落才想起没有买第二天早晨去祝山的火车票。
但是,今日售票已截止——我们太晚了。
于是,我们第二天必须要更加早起到车站买票。
那不管咯。明天再说
也是这个时候,才意识到
到了山上,一下子凉了。
才裹紧自己的大外套。
呼 真的冷呀。
#
第二天要四点起床。
应该要早睡。
但睡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就醒了。
几乎 一宿没睡。
摸着黑,四个人就出门了。
太冷了,我们都缩着低头走。
我无聊抬了一下头。
哇好多星星啊,又大又亮
接着在丹童的指示下,还看到了北斗七星。
第一次肉眼看到,不是图片不是别人描述。
抬头就是满天的繁星,困意一下就被驱散了。
能看到这样的星星,就觉得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没用鬼啦chiu,这样都会被影响。
#
终于坐上小火车啦。
带着我的困意,小火车摇晃在一片漆黑里
哐叽哐叽。
和预计的一样,半个小时后我们就到了台湾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祝山。
为了寻找最佳观景台,我们混进了旅游团。
下坡又一个漫长的上坡后,到了小笠原观景台。
突然到了一个海拔无敌高的地方,手开始不受控制。
很快蔓延到全身,全身都被冻到了。
于是哆嗦着开始倒计太阳出来的时间。
对面是玉山。
也不清楚玉山海拔是多少。据说很高。
远远看到玉山上有白白的一丝丝。
啊,那是地理书上说有积雪的地方啊。
是雪顶喔!
另一边的远处有稀疏的云雾
据说云雾的下面是日月潭
诶是小学语文课本里写的日月潭啊
再一边的天,随着晨光,也逐渐明朗。
可是,那是彩色的。
突然觉得原来课本上的东西和自己那么近
——北斗星、雪山、日月潭。
是啦 我孤陋寡闻啦。
#
终于等到太阳出来了。
不是第一次看日出
但是第一次在山里看日出
好像和在海边看不一样
看到太阳身影的时候,大家都在惊叹。
或许就像晨光一直被视为希望的原因吧
#
下了山 就觉得肚子需要拯救了。
——711是个好地方
在台湾 便利店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啊
我一定要写一个台湾便利店的“测评”!
#
然后是买火车票去沼平
看樱花。
粉色的东西似乎特别容易让人有遐想。
少女情怀啊
老阿姨也有少女情怀欸
不行吗?
#少女亦随年渐长 走得多么快#
(seven的饮料杯 直击少女心啊~)
阿里山的樱花和想象中不同
不是一片一片的那样 颜色也不同
随意走走呗
都是以前没看过的
#
然后,就该下山了。
太累了。下山的时候,一直睡。
一路睡到嘉义火车站。
后来就一直睡。
睡到东别,吃小火锅。
回到宿舍,就继续睡。
就这样,阿里山的旅程就结束了。
#
好像也没什么特别
或许是太累了,我和舍友说:“我再也不会去第二次了。”
又或许是想把这样难得的经历停留住。
随意吧。还是很喜欢阿里山的小火车啊。
哐叽哐叽哐哐叽叽~
#初春来时 彼此闭着眼 渴望未来
人置身这大时代 投入几番竞技赛#
图 / 丹童 芸妃 Chiu
文 / Chiu
音乐 / 樱花树下-张敬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