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青海旅行线路地图

当夕阳把最后的余光洒向大地的时候,我站在嘉峪关城楼上,与祁连山对视,与戈壁大漠对视。沉寂的戈壁,雄浑,静穆。没有喧哗,没有张扬,只有数百年固守的沧桑和弥漫沙尘散发出的干燥味道

当夕阳把最后的余光洒向大地的时候,我站在嘉峪关城楼上,与祁连山对视,与戈壁大漠对视。沉寂的戈壁,雄浑,静穆。没有喧哗,没有张扬,只有数百年固守的沧桑和弥漫沙尘散发出的干燥味道。

打开中国地图,历史上有两条横跨东西的生命线,以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身躯:一条自西向东直达于海,是守护古老民族的万里长城;一条由东向西深入大漠,是拓展华夏文明的丝绸之路。

这两条紧系着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在历史的长河中飘移、延伸,终于在600年前,在祁连山下、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交汇缠绕,结结实实地打了一个结。

这个结就是嘉峪关。

嘉峪关前后修了168年,从洪武5年动工,到了明嘉靖年间方最终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修关筑城是件大费钱粮之事,嘉峪关能在嘉靖皇帝手里完工多少有点出人意外。这位痴迷于炼丹修道、20余年不临朝视事的荒唐皇帝,竟会舍得把银两花在边塞关防上,看来他还是知道丢了江山社稷,叩道骨仙体也是无所依附的。

沿着关城通道缓缓信步,细细品赏着雄关的一砖一瓦。黄昏下,古铜色的城墙露出肃杀与坚毅。青色的城砖将一缕历史深处的冰凉浸透进骨子里,历史的脉动突突有声。

放眼望去:祁连山脉绵绵不绝,落日为千山万岭抹上了一缕缕的光影,散发出一种意味悠长难以言表的柔和。几千年的烽火狼烟、几千年的世事沧桑,都溶进了这梦幻般的光影之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