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中同学如何帮助

高岩儿时照片4月8日上午,在北大公开的“沈阳事件”处分的档案材料显示,沈阳曾说自己和高岩“算是女朋友”,并搂抱亲吻过高岩。值得注意的是,高岩的同学李悠悠的实名举报信中,李写

高岩儿时照片

4月8日上午,在北大公开的“沈阳事件”处分的档案材料显示,沈阳曾说自己和高岩“算是女朋友”,并搂抱亲吻过高岩。

值得注意的是,高岩的同学李悠悠的实名举报信中,李写到,沈阳曾跟另一名女生说:“我一点儿也不喜欢高岩,是她主动往我身上贴的,是她勾引我上床的……是她自己精神病。”

而这个女生不知出于何种动机,又把沈阳的话传到了高岩同宿舍及同班其他女生的耳朵里。

于是,一时间,流言四起……李悠悠称,自此之后,高岩开始承受双重的侵犯和打击,因而身心俱惫。

事件的真相还没有完全解开。但类似这种“脏女孩”式的道德流言,每个从校园里过来的人,都不会陌生。

几年前有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不能说的夏天》,片中被老师性侵的女生白白,在遭遇伤害后,同学们不但不帮助她,还辱骂他,连妈妈也不站在她那边。在法庭上,同时被侵犯的两位女孩都不肯站出来为白白讲出真相,甚至帮教授掩盖罪行。白白受了伤害,很害怕,也不敢说,像寒蝉。其他受侵害的女学生也噤若寒蝉。

为了维护群体的尊严和形象,在学校里,学生把白白当成不洁的异类;在她母亲眼中,她成为骚货。

唯一能给予她帮助的人,没有伸出援手,反而因为偏见将她往深渊更深地推了一步。面对整个社会的装睡,受害人自己也只好假装沉睡,并在无数个无法睡去的瞬间,因正义的黑白颠倒而陷入巨大的错乱

现在再说起古代贞洁牌坊那样的事情,大概每个人都会觉得很好笑,但在类似上面这样的事件里,却有很多人,或多或少地,都做过捍卫贞洁道德的帮凶。

被性侵后,“不要轻易选择告发”成了受害者心中不约而同的“常识”,因为结果不仅可能无法获得正义,还可能陷入“荡妇羞耻”的二次伤害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教授王大伟介绍,公安大学曾对全国5800名中小学生作过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性侵害案件的隐案率是1:7。也就是说,如果有一起性侵害案件被揭露出来,背后会有7起不为人所知。

李小达在《校妓:房思琪式的强暴 》一文中,分享了一个故事。

一个学校里,男女生都兴奋地八卦着一个“四大名妓”的故事,说是主人公丽只要给钱,随便什么人都可以陪睡…….

后来才知道是学校里一个官二代的男生追她,她没搭理,男生觉得没面子,带了另两个男生轮奸了她。丽的父母觉得丢人,也碍于对方的权势,选择拿钱私了。三个男生就开始造谣说是丽脱光衣服勾引他们的。

丽的名声开始坏了。没有人给她撑腰,反而都觉得她“脏了”。

她甚至真的甘于堕落......

有朋友讲起他们城市的一个案例,一个女孩被强奸后,流言传开,更多的男人被流言壮胆,抱着“这个女人反正已经脏了,可以随便睡”的想法,一次次地找上她,而青春期,三观未成熟建立的女孩,则迷迷糊糊不再反抗,甚至任人侵犯。

在这些事情中,强奸犯固然可恶,可我们也不能忽视,“吃瓜群众”无意中踩下的一脚恶意。

你一定听过类似于,某某女生去跟人开房,“公交车女孩”、给五块钱就能上、校妓之类的流言。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作为消息的源头,然后每传播一次,事实就被夸张地再放大一次。

许多父母也会跟孩子说,你们学校有个女孩是不是被强奸啦 ,你要跟这些不干不净的女孩离的远一点啊。

为何那么多人执着于散布和扩大关于“不洁女性”的流言?

微博@WeLens的用户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经历:

有一类,是被无中生有:

@小岛样:我也被传过,那时候读书家里给的生活费,2009年的时候1700(元)吧,然后同学说我做台。

@qiqi:当时和一个男生恋爱中 ,我的性格比较开朗,和男生关系不错。一个当时玩得比较好的姐妹,不知为何,开始传说我不检点,脏啊, 说我跟班内班外的男生都有一腿,然后就有各种同学直接过来对我说,你为什么这么骚这么贱,那段时间我有被孤立起来。

我在教室哭的时候,完全没有人理我。那时候还是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解释。一直到现在,我都养成了特别独立的性格,不会去迎合谁,还总觉得背后有人指指点点。到现在我也会跟男生保持距离。

@春子:那会儿我学习挺好 、比较清高,长得也好 ,老师们看我很努力也特别喜欢我。一个长得也不错的女生,不知道为什么,在QQ空间里写说我一晚上400。那时候很多人都信了。

我抑郁了一段时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女孩子要这么恶毒,后来我就跟男孩子玩了。

@我是小工:初中被女同学们联手造谣看到男生摸我大腿,女班主任说我早恋,自闭了两年,还好功课好谁也找不了我麻烦,考上喜欢的学校离开那些人……很长时间都非常封闭自己,直到遇到很爱我的男人。

有一类,是家庭、个性、命运多方的悲剧:

@旅行者Swan:在我们北方边陲小城,这是再常见不过的一类女孩子:穿当下最流行的衣服,留当下最流行的发型,家庭不关注她的成长,成绩班级垫底,整天和学校的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抽烟喝酒染发纹身,这在我们初中时代是很叛逆很不良的形象。

直到一天,我听说我们班的这个女生怀孕了,孩子的爸爸就是坐在我后面的同类型男生,他在班级里发起“众筹”,三块五块凑了几百,堕胎。

那时候我们认为她们和校园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总认为这是不好的。

初中三年过的很快,大家都考上了各自成绩对应的不同水平的高中,剩下的这群孩子只能考中专。高二,班长组织了一次初中同学聚会,听说那个男孩连中专都没上,据说去了北京打工,再无联系。

那个时候淘宝才刚流行,她就辍学在家做起了淘宝女装。2015年的冬天,我初中班长结婚,我赶回去参加,她也来了,衣着简单得体,简单寒暄聊聊近况,在老家托关系在一个事业单位上班,至今单身,她看似总算是“正常”了,只是还保留着抽烟。

后来,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小时候,她父母在一次旅游的途中发生了车祸,双亡。 她是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

她爱画画,她素描很好。她不聊过去,从不。即使大家聊到初中的趣事,她也装没听见。

现在回想起来,好想拥抱那个年纪的她,对她说这一切不是她的错…

而事件的源头,往往只是小小的恶:

@YixingStan妄想客:现在想来,这个女生要么是长得漂亮,要么是言行举止更有个性。

@Yhy-april:大都是被嫉妒异性朋友多的女孩。

@阿德赖地:初中我被传言,隔壁学校的朋友跑来问我是不是真的。好友走路上被两个陌生女同学拉住,并被告知别再和我玩……

荡妇羞辱首先是孩子们玩的霸凌游戏。

在十来岁的孩子们初步形成的集体等级意识中,去霸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生,与去拿鞋子打一个被传说是抱养的孩子的头,或者去欺负娘娘腔、智障的孩子性质差不多。

就因为一些标签,让你的等级差一截,其他孩子都争相过来踩在你头上,以显示自己“高一级”。排除异己,以快速地获得群体以及“更高级更有权势的群体”认同,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是本能,也是成就感。

“荡妇羞辱”,很多时候就是这条食物链的折射。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曾如此写道。

女生在传播流言的过程中释放着嫉妒心理,而参与言语之恶的男性群体呢?

一位男子说,我传过这种留言,我想的是既然别人能搞一下为什么我也不搞一下(当然我是没有搞的)青春期的男性用传谣言完成心理上的意淫。

还有人回忆当时的心理说:“我怎么没有这样的女同学,要不然可能提早有性生活了 。”

性越是讳莫如深,荡妇羞辱越是频发。

这类传言到底能对女孩造成多严重的影响,跟当地民风保守程度、家庭因素等都有关系。值得安慰的是,那些从恶言恶语中走出来的女孩,也有现在过的非常快乐自由的。

当她们在后来的人生中重新理解了性,重新想清楚这一切的时候,那些伤害的作用力就减弱了一大半了。

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体、重逢岛视频、沙龙等业务,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编辑整理:楚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