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去旅行
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不管是打开地图,还是翻阅古诗词,你会发现,江西有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的滕王阁;湖南有"





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
不管是打开地图,还是翻阅古诗词,你会发现,江西有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的滕王阁;湖南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的岳阳楼;湖北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的黄鹤楼……它们还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是古代文人雅士们汇聚之所,许多文学名篇也于此诞生。
而对于身处交通如此便利的新时代,广东人带娃周末来一趟瞻仰之旅一点也不难。
新快报记者 毛静 实习生 陈依莎
A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顶滕王阁看"九重天"
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位于现今江西南昌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滕王阁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两个辅亭,以宋式仿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碧瓦丹柱,雕梁飞檐,气势颇为雄伟。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而流芳后世,也让其在三大名楼中最早天下扬名。
来到滕王阁的入口处,又可见那对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进入滕王阁,第一层大厅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浮雕中的王勃,抬头仰望远方,显得精神抖擞。第二层是《人杰图》,画面上生动地描绘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江西历代名人,第四层则是《地灵图》,江西的名山大川全都画在上面了;第五层与第三层相似,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而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若由台座之下的底层算起,这一层实为第九层,故大厅题匾"九重天"。
联游: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这是南昌市的精神坐标,位于南昌市区中心人民广场南端。纪念塔广场上,有水幕电影和八一音乐喷泉,金水桥两旁河床铺排各种造型的喷头,高低起伏的喷泉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黄河颂》等歌曲组合成水舞歌飞、色彩斑斓的视听景观。造型雄伟挺拔的纪念塔,上下分别设置的6层灯光和多组投射灯,使夜间塔身显得明亮通透,昭示人们,八一军旗永远鲜红亮丽。
南昌胜利路步行街
作为南昌市的一条商业老街,一直是南昌市的商业集聚中心,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步行街全长960米,百年老店亨得利的钟声,见证了胜利路往昔的繁华。
B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发现《岳阳楼记》
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汉族古建筑--岳阳楼,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其实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诗人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也已改为岳阳城了。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采用纯木结构,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梁柱、构件、装修具有线条优美的表现力,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独特的民族风格。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技能。岳阳楼至今也保留着许多历史文物,诗仙李白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最为著名,其次要数清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
联游:
金鄂山公园
金鄂山现已开辟为岳阳市区最大的森林公园,山峦叠翠,溪水环流。在此你可聆听到"金鄂斗巴蛇"的传说,目睹文昌阁,一览古城风貌。青砖碧瓦的古建筑--金鹗孔子书院让人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
汴河街
在美丽的洞庭湖畔,有一条古香古色的街道。它紧挨着举世闻名的岳阳楼,那就是汴河街。汴河街建筑设计古朴典雅,是目前国内仿古建筑面积最大的传统风貌商业街,历史上该地区称之为汴河区,仿古街因此而得此名。凭栏可眺望长江之势,错落的青石台路,悠扬的古琴曲,给这条仿古街增添一分韵味。
C
从另一个角度看黄鹤楼
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的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相传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的《黄鹤楼》一诗,更是使它闻名遐迩。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黄鹤楼还曾作为道教的名胜。
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渺。中央主楼两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气势雄壮。楼外铸铜着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主楼周围还建有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白云阁,还是很值得你花点体力从另一个角度看看黄鹤楼的。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联游: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被誉为"民国之门"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湖北武汉辛亥革命文化的标志性景观,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也称"红楼"。这里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学、照片资料。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栩栩如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