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独自一人旅行散文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日本人喜欢旅行,不仅喜欢到海外旅行,日本列岛也是百看不厌似的,国内游也红火。有一种旅行很适合真正的旅者,那就是“一人之旅”。有位日本媒体的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晴海观 黄文炜

日本人喜欢旅行,不仅喜欢到海外旅行,日本列岛也是百看不厌似的,国内游也红火。有一种旅行很适合真正的旅者,那就是“一人之旅”。

有位日本媒体的朋友告诉我,周末总是一个人开车去旅行,前一天打电话预定旅馆即可,到游人不多的乡间,他说一个之旅是为了“转换气氛”,周一到周五忙得团团转,满脑子是新闻报道,周末换一种生活节奏,还是一个人最好。有时候他在自己的博客上透露一个人旅行的细节,真是让人羡慕。早上不用闹钟,睡到自然醒,先去泡个温泉澡,边泡可以边看窗外高山或大海。吃过饭,可以在屋里读书,也可以去散步……人生至福不过如此。

足球运动员中田英寿是个颇有艺术气质、浪漫的人,退役后,一人游四方,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他还用6年半时间从日本的最南端走到最北端,在杂志上写了四年的游记专栏。当初他的设想是一个县花三天时间就够了,但是旅途中发生的故事越来越丰富,旅行的感想愈发醇厚,他与1万多人相识。在旅途中,中田英寿发现了自己的新天地——日本酒,他走访了全国250个酒库,体验造酒,后来取得了侍酒师的资格。后来他开了日本酒的酒吧,在伦敦奥运和巴西世界杯期间向世界各国的看客介绍日本酒。在旅途中,他还对工艺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田英寿的经历说明,足球选手退役后不仅可以当足球教练,还可以成为酒的专家。足球并不是足球选手的全部。

一人之旅的先驱当属江户时代前期的俳谐师松尾芭蕉,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是在旅行中度过的,他疾步如飞,每天走40到50公里,被称为忍者。在没有车、没有飞机、没有酒店的时代,松尾芭蕉的旅行该是多么艰辛又丰富。在旅行中,他遇到了追随者,后来志同道合的弟子和他同行。旅行改变了他的内心,后期松尾芭蕉的俳句充满了对自然的平静向往,追求平和冲淡之美。旅行后创作了《旷野纪行》、《散文之旅》、《奥之细道》等名作。在《奥之细道》中松尾芭蕉写道:“岁月为百代之过客,逝去之年亦为旅人也。于舟楫上过生涯,或执马鞭而终其一生之人,日日生活皆为旅行。”如今有旅行社推销名为“奥之细道”即“深处的小路”的一人之旅,其中就有探寻松尾芭蕉足迹的旅程。

一人之旅在日本盛行,自有社会原因。近年日本出现很多名人写的歌颂孤独的书籍,的确,在多个领域特别是艺术方面做出突出成就的人,多是能够很好地掌控、享受孤独的人。再者日本社会具有不麻烦他人、不求人、不希望他人无端走近自己的特质,我曾经问过一位大学时代的日本老师:日本人怀恋昭和时代,是否喜欢人际关系也变得像昭和时代一样亲密无间?对方摇头:日本人不希望走到外面到处都碰到熟悉的人,不希望自己的任何事都被别人知道。日本怀念昭和时代,但只怀恋那种速度和朝气。所以人际关系平平淡淡为好,如果去旅行还是一人自由。

我特别喜欢一人乘新干线时,看窗外的远近风景在时刻变换,好似听到地球自转带来的乾坤之声,只有独处才可以细致地聆听景致。去年的夏天,我到了宫城县的气仙沼,发现一人之旅并不孤独。在乡下,天地广阔,手机软件探路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需要问路,任何一个路人总是会热心地向陌生人指引方向。在曾遭受大地震海啸冲击而顽强地活下来的咖啡店里,店主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向我讲述了震灾前后的心境变化。如果跟朋友一起去旅行,我可能就比较依赖对方,一人前行,勇敢地与陌生人打交道,甚至能够不经意地触摸别人的心灵深处。

个人的想法是,逛街购物可以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去,如果是希望心灵彻底放松的旅行,一个人最适合。一个人到寺庙、神社去,可以集中注意力与神对话,向神倾诉愿望。

有时一个人到温泉,与陌生人在温泉池边赤裸裸地聊天,坦诚又刺激。有一次在温泉,一位老太太让我猜她的年龄,我说大约60出头吧,她愉快地说已经快80了。之后她聊起自己是独身一人,丈夫已经去世,儿女都独立了。十几年前曾在赤坂经营居酒屋,现在在家附近开个小杂货铺,邻里的小孩常来玩,守个小店跟大家有个接点。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事做。之后她邀请我到餐厅一起吃荞麦。

在一人之旅中,我发现自己骨子里的“记者气质”健在,总是不自觉地探究陌生人的故事。旅行灌溉了我的好奇心,让它发芽、长叶、开花。

一人之旅在日本盛行,一个人独享的日本是美丽细腻温情的日本,要自由,唯有独处,要让心灵自由,那就独自旅行去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